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现在,人类可以通过高科技仪器(yíq)ì将动物身体的某些部位放得很大、很大,让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动物的皮毛、眼睛、舌头等部位的样貌。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神奇的"纳米(nàm)ǐ动物世界"吧。  相似文献   

2.
在"反恐"这一"高、难、险"的行动中,某些动物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美国警方训练出一种老鼠侦(zhen)  相似文献   

3.
<正>1问题在生物防治中,会用到一些化学物质。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P.108"人们还可以利用特殊的化学物质扰乱某些动物的雌雄交配,使有害动物的繁殖力下降,从而减少有害动物对农作物的破坏"。又如,P.6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信息  相似文献   

4.
在纷坛复杂的动物世界里,有许多令人不解的现象。从表面上看,某些种类的动物之间是互相对立、不可调和的,而实际上却是和谐统一的。比如动物间的"冤冤相报"现象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5.
英文写作中的比喻和联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升武 《文教资料》2008,(14):43-45,23
中国人对动物的联想同美国人、英国人一样.譬如汉语中就有"蠢驴"、"鹦鹉学舌"、"像狐狸一样狡猾"等说法.在这两种文化中,联想相似的其他动物还有很多,人们时常把某些品质或特性与某些动物联系起来.这些品质或特性又往往能使人产生某种反应或情绪,尽管这种联想很少或根本没有什么科学根据.联想到的特性和所引起的情感也往往因民族不同而各异.在一种文化中提到某些动物时往往可以联想到某种特征,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联想不到任何特征;有些动物在两种文化中人们会联想到某种特征,但所联想的特征却不同.本文将讨论一些与禽兽或动物有关的比喻,以及在不同文化的环境中这些比喻所引起人们的相同或不同的联想.本文还将以汉语和英语如何运用表示"颜色"的词语为例,讨论某些颜色在不同文化中的联想.在不同的语言中对同一事物或现象却用不同颜色来加以描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形势的日益复杂化,一些国家难以摆脱遭受恐怖袭击的梦魇。有时,恐怖分子甚至会利用动物携带炸弹来进行恐怖袭击。其实,反恐部队也在训练动物来进行反恐。与人相比,动物在某些方面的反恐能力更加优越,隐蔽性也更好。目前,一些国家已经训练出多种动物特种兵,它们正逐步参与到反恐战争之中。  相似文献   

7.
雨竹 《少年月刊》2012,(8):36-37
在世界上,有许多国家与某种动物有着不可分割(ge)的关系,因此被人以动物"冠名"。牛的国度马达加斯加共和国盛产驼峰(tuo feng)牛,是个牛比人多的国家。全国有牛1000多万头,而人口仅为800多万。在这些牛中,驼峰牛占90%以上,因此有"牛之国"的称谓。在这里,人们认为牛是神圣的。作为祭(ji)品宰(zai)杀的都是白脸牛,  相似文献   

8.
正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可以通过吹风扇、空调和游泳等方式,来抵挡高温的袭击,那动物是怎样度夏的呢?有的动物会通过"睡觉"来避暑。专家将动物这种通过"睡觉"来避暑的行为,称为"夏眠",也叫"夏蛰"。它与冬眠一样,是某些动物在生命活动处于极度降低的状态下,为了生存而对外界不良环境条件作出的一种自然反应。哪些动物会夏眠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会夏眠的动物吧,它们都拥有奇特的本领呐!  相似文献   

9.
在炎热的夏天,动物当然不可能像我们一样躲进空调房享受清凉,那么它们怎样度过夏天呢?我们已经介绍过某些动物的"夏眠",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其他一些动物是怎样避暑的。  相似文献   

10.
赵叶 《下一代》2009,(3):20-21,32
一些国家利用某些动物的特异功能,经过严格训练后,使它们成为海底的新的特殊扫雷部队,备受人们关注与青睐。  相似文献   

11.
老虎和鹿老虎抓到一头鹿,正准备把它吃掉,鹿说:"你不能吃我。"老虎问:"为什么?"鹿说:"因为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老虎笑了,说:"为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就能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饿死吗?"  相似文献   

12.
正五四青年的救国并非源于士大夫的朝堂意识,而是属于全民国家意识。现代国家意识及民权意识的普遍化和实体化,才是五四启蒙的最终目的,是新青年的"爱国主义"不同于传统"兴亡有责"的关键所在。现代爱国主义不为儒家传统德目所涵。虽在理论上双方或可有所调和,但在特定历史情境下,儒家制度与文化的某些特征(君权、父权、夫权、绅权、宗族制度,等等),以及某些尊孔的政治势力(例如旧官僚及地主阶级的政治集团),和五四一代  相似文献   

13.
正俗话说"人有人语,兽有兽语",每种动物在群体中生活,总会跟自己的同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如果我们将语言看作是一种交流工具的话,那动物之间也存在着某些"语言",而这些语言甚至比我们想象中的更丰富!那动物们是如何跟自己的同伴交流的呢?它们又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呢?  相似文献   

14.
科学家在研究自然界中千奇百怪的杂交动物时发现,不同物种之间的"基因差别"或许并不是"无法逾越的巨大障碍",动物们某些自发的"混血交配"可能会产生奇迹般的"震撼效果",并且在保持濒危动物基因上发挥重要作用。杂交物种的发现和对过去杂交过程的检测有可能迫使生物学家们改变将物种视为独立单元的固有看法。  相似文献   

15.
正【案例】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我和动物交朋友》教学片段:师:现在让我们看视频,来看看里面的一些动物。(课件播放教学光盘中的动物视频。)师:大熊猫,被称为我们国家的"国宝",常过着独栖生活,昼夜兼行,不冬眠,喜欢吃竹子;东北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独居动物,感官敏锐,  相似文献   

16.
数学并不是人类的专利,自然界中的某些动物似乎也具有一定的"数学头脑"。工蜂筑巢时,能造出大小相等的六棱柱体蜂巢,用材最少,容积最大。  相似文献   

17.
英语里有不少动物名称改变了词性,却仍然保留该动物的某种特征,读起来生动形象.赋予某些动物名称新的意义,可以取其形似(1-6例),也可以取其神似(7-14例).  相似文献   

18.
看中央电视台赵忠祥主持的"人与自然"节目,总是被某些动物的可敬行为所感动,反观我们人类,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精神产业却越来越不景气,不能不使我们陷入沉思。  相似文献   

19.
看中央电视台赵忠祥主持的"人与自然"节目,总是被某些动物的可敬行为所感动,反观我们人类,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精神产业却越来越不景气,不能不使我们陷入沉思。  相似文献   

20.
壁虎     
看中央电视台赵忠祥主持的"人与自然"节目,总是被某些动物的可敬行为所感动,反观我们人类,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精神产业却越来越不景气,不能不使我们陷入沉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