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生由于沉迷于网络而离家出走、与网友约会等导致的人身伤害事件经常出现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中.面对不可阻挡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因网络而产生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而对中学生进行上网安全教育已成为当前家长、教师、学校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如果中学生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对他们的学习、身心健康会造成极大危害,许多学校、家长为杜绝学生上网和玩手机,想尽了各种办法,但收效甚微。我校在这一问题上不断地探索、调查、研究,从而摸索出用思想、心理教育和校园活动行之有效地解决。  相似文献   

3.
史欣 《教育》2009,(6):40-41
网络世界的风靡给社会带来巨大冲击,一些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暴力、色情之中不能自拔,网络犯罪案件时有发生。目前,河南省台前县人民法院作出宣判:两名中学生因网络犯罪被判刑。主审法官告诉《教育》旬刊记者:“网络问题己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4.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5):156-160
近年来,中学生网民数量不断攀升,互联网已对中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网络已成为最便捷、最广泛的信息和资讯的获得渠道,但是中学生面对过于庞杂的互联网信息,却有可能会出现认知偏差和行为问题。为此,政府、社会、学校应联合起来加大对中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宣传与教育力度,提高中学生对网络媒介信息的认知与整合能力,加强中学生网络文明与安全教育。家长也应对中学生进行有效合理的监督与引导。  相似文献   

5.
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现象日益严重.中学生沉迷于网络之后,就会严重影响其学习、人际交往和身心健康,甚至会出现逃学、逃夜等现象.对于这些学生的教育,说教往往收效甚微,有时还会激化亲子冲突,这已经成为当前家庭、学校教育中的一大难题.本文针对一例网络沉迷学生,通过认知调整、行为改变技术以及同伴互助、游戏辅导等方法,帮助当事人成功摆脱了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初步形成了相关的辅导经验.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成长、学习与生活,教师的上课、备课和教导学生,都已经离不开网络。一方面,身处青春期的中学生对各种网络信息往往好奇心强,难分良莠,容易沉迷于网络:另一方面教师本身也面临着对日益纷繁芜杂的社会信息的筛选,以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社会环境中的网络材料对中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有着重要影响,只有在良好的网络材料中,中学生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优化网络材料对提高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实效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网络材料对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影响及如何优化网络材料,提高中学生公民意识从五个方面提出一些见解。第一部分:网络、公民意识的概念及中学生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网络材料下对中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第三部分:网络材料对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影响。第四部分: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第五部分:通过营造良好的网络材料来增强中学生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调查,研究网络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分析网络对中学生成长的利弊.针对中学生上网的弊端,对社会、学校、家长提出中学生上网管理的措施,以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正>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信息技术迅速普及,网络对青少年(特别是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些中学生沉迷上网而危害身心健康和学业,已引起了社会、学校和家长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更好研究和解决中学生沉迷网络的问题,笔者对所在学校(南宁市第九中学)部分  相似文献   

10.
目前,痴迷电脑游戏的现象在中学生中的发生率比较高,出现的问题也较多。许多学生沉迷于电脑游戏,一旦上瘾,就会难以自拔,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这应该是一个值得学校、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次激烈的争辩学生甲(振振有辞):我们认为中学生应该上网,因为我们的生活非常单调、枯燥,通过网络我们可以了解外面丰富多采的世界,可以结交性格相投的朋友,可以查阅有用的信息,可以进行远距离交流……(说完后挑战似地看了一下家长代表团)家长甲(义正辞严):我们认为中学生不应该上网,因为网上的信息浩如烟海,鱼龙混杂,你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去识别有效信息,反而会沉迷于网络中,甚至会经不住诱惑,从而导致网络犯罪。例如……学生乙(家长甲还未说完,他就腾地站了起来,家长甲只能尴尬地坐下):网上信息确实鱼龙混杂,但是我们不能…  相似文献   

12.
我们必须承认教孩子使用电脑的好处,但我们也必须承认让他们整天陷于电脑中的危险,家长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如何不让孩子沉迷于电脑之中。一、主动学习有关网络知识家长应主动积极地学习有关网络知识,知道网络的负面影响后就不会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和家长的期望差异及其亲子关系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婷  刘爱伦 《教育探索》2005,57(1):98-100
通过对杭州市两所中学的部分学生及其家长进行期望差异及亲子关系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学生与家长在双方期望上的差异显著,这种期望差异与亲子关系的好坏有着显著相关。应调整中学生与家长双方对对方的期望,避免过低或过高。要给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家长要提高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给学生以良好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一.研究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 广大青少年对网络趋之若鹜,纷纷触网。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些家长和老师眼中的“洪水猛兽”,孩子沉迷于网络让家庭、学校、社会忧心忡忡,而色情网站、网恋等字眼更是让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上网心惊肉跳。当前,学生上网人数急剧上升.笔者所带的班级也有部分学生经常上网,甚至达到痴迷程度。  相似文献   

15.
“寻找自我,满足成就感”是许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关研究显示,那些不被家长和社会认同的青少年,最有可能陷入网络成瘾的泥潭。相关调查也显示.青少年比其他人群更容易出现网络成瘾的症状。  相似文献   

16.
虚拟的网络社会在成为中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与体闲娱乐重要空间的同时,以网络为载体的中学生违法犯罪也随之出现。心理的不成熟是实施网络违法犯罪的内在驱动力,家庭的引导不力、学校的缺乏重视则不利于对中学生网络违法犯罪的防控。对中学生网络违法犯罪的控制可以通过技术、管理、法律、教育和惩处控制等多个途径来进行。  相似文献   

17.
陈均 《中小学电教》2011,(10):155-155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网络游戏已成为很多青少年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少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已经无心思学习,甚至部分学生到了“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网不可以不上”的地步。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南宁市中学生生涯教育现状,论述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构建中学生生涯教育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创设中学生生涯教育指导课程、生涯教育与学科融合课程、生涯教育综合实践课程、生涯教育家长指导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并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建立学校学习与未来发展的内在联系,为中学生生涯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提高了中学生生涯教育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一、研究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广大青少年对网络趋之若鹜,纷纷触网.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些家长和老师眼中的"洪水猛兽",孩子沉迷于网络让家庭、学校、社会忧心忡忡,而色情网站、网恋等字眼更是让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上网心惊肉跳.当前,学生上网人数急剧上升,笔者所带的班级也有部分学生经常上网,甚至达到痴迷程度.  相似文献   

20.
谭细龙 《培训与研究》2001,18(3):134-138
近年来,由于中学生敌对情绪引发的伤害案件屡屡见诸报端,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家长及社会界人士乃至高层领导的关注。本文列举了中学生敌对情绪的行为表现,分析了中学生敌对情绪产生的原因,提出从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入手,化解中学生的敌对情绪,让他们以积极的情绪状态投身到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