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五星红旗插上天安门城楼前50个春秋,郭沫若在他的著作以及一些零散的书信言谈中,时常论及孔子和他的学派。这种论及不是随意性的,而是严肃的。他说:“我对于孔子的思想自信还相当有点研究,我不是盲目地崇拜他的人,我也不是盲目地攻击他的人,他是怎样我还他怎样……这是我研究孔子的态度,也是我们研究一切学问应该取的态度呢①”。这位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是如何“还他怎样”的呢? 一、给“混沌的学界”“独创一线”光明 五四运动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反对“精华曰礼教,为吾国伦理政治之根本”的孔教②被视为反封…  相似文献   

2.
天文学研究与“夏商周断代工程”席泽宗《三字经》说:“夏传子,家天下。”《周易》革卦《象》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可是夏朝从哪一年开始?成汤代桀,武王伐纣,又都发生在哪一年?孔子说不清楚,司马迁著《史记》时也只得存疑。西汉末年的刘歆(卒于公元...  相似文献   

3.
在谈到个人利益的时候,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往往把个人利益与道德评价联系在一起,倡导重义轻利的思想。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优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义”始终在“利”之上,“义”就是圣人概括的“理”──一种同事物的合理化趋势相背的,有别于西方科学理论的中国式理性,以这种理性判断的依据,形成儒家双重的价值观念,即“君子──小人”的价值观。董仲舒也特别强调“义”,他认为君子应是“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他说…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人们大多认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德”等。通过对《论语》中流传下来的典故词语进行研究发现,贯穿孔子思想始终的主线应是“和”,孔子毕生追求的境界和高度是“和谐”。至于“仁”、“道”、“礼”、“孝”、“德”等,都是达到和谐的方式。通过分析还可以发现孔子言语的形象和委婉风格。  相似文献   

5.
从竹简《穷达以时》说到孔子“知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孔子的“知天命”的真实含义,已有的几种解说均未真正理解,其最重要的原因是都把“知天命”置于天人合一下来理解,而忽略了早期儒家天人观存在不同的向度。郭店竹简《穷达以时》所述“天人之分”,有助于对孔子“知天命”的正确理解。孔子的“知天命”不仅仅是对主宰天或道德天而言,更重要是对命运天而言,孔子的思想实际蕴涵着一种天人之分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学人寄语     
余英时 《中国文化》2014,(2):F0002-F0002
儒家的轴心突破 孔子和周公不同,在重建“礼”治秩序的努力中,他不乞灵於集体的“天命”,而诉诸所有个体的“仁心”,上自王、侯,下至士、庶,无所不包。他一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史记.孔子世家》),而“诲人”又出之以“有教无类”的方式,也同样是为了激发和培育个人的“仁”意识。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精髓,在这部经典文献中,他对个体人格和人生境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孔子看来,人生可分为四种境界:凡俗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孔子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审美的境界,即“乐”的境界。在《论语》中,“仁”、“德”、“诚”“礼”、“乐”是孔子特别强调的,它们共同奠定了中国“礼乐文化”的基础。孔子对“礼乐文化”重要性的强调开启了中国文化重视“仁爱”教育、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的传统,也开启了中国文化政治与伦理结合的传统。它对中国传统的“道德至上主义”和近代的“审美救世主义”潮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以《论语》为核心的传统儒家文化是关于真、善、美的文化,更是关系到人的自由解放的文化。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如果仅就先秦时期孔子所编纂的《尚书》看,中国历史在尧、舜之后经历了夏、商、周三代。关于夏、商、周三代的“礼”制文化,孔子曾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相似文献   

9.
孟子曾说自己的毕生志愿是追随孔子 ,并将其“仁”的学说发扬光大、传播四海 ,可见他对孔子的崇敬称赞之情。中年以后 ,他的学术思想趋于成熟。他坚持学以致用的治学理念 ,带领众弟子周游列国 ,向各诸侯国的统治者鼓吹儒家学说 ,以正人心 ,辟邪说。“拒跛行 ,泯淫辞 ,以承三圣。”(笔者按 :三圣即大禹、周公、孔子 )在这样艰难的境况下 ,他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宣传“仁政”思想。然而当他的远大政治抱负在社会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时 ,便退隐山林 ,广聚生徒 ,讲学立说。他“与万章之徒 ,序《诗》、《书》 ,述仲尼之意 ,作《孟子》七篇”(笔者…  相似文献   

10.
孔子之仁的思想,一方面体现了道德理性的自觉,另一方面体现了人类意识的自觉。仁之“爱人”即是“爱类”,爱世界上所有的人,孔子的思想是以爱人类为中心的世界主义。在孔子的世界主义思想中又内在地包含着民族化认同的思想,对华夏化传统的认同强化了中华民族的统一意识,也促进了华夏族与少数民族的相互融合与多元互补。近代以来,孔子的世界主义与民族化认同思想得到继承并具有了新的时代内容。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应保持“国家主义与世界主义的折中”。  相似文献   

11.
“无为”思想在先秦时期的道、儒、法家的思想体系中都有表达,但意义不尽相同。如老子讲“无为而无不为”,孔子讲“其身正,不令而行”。由于孔子曾经向老子问礼,所以二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大致相同。他们分别是道家、儒家学术规范化的开创者,道、儒思想被后世认为一个是出世,一个是入世,那么他们的“无为”思想又有何差异?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体系都非常庞大,尽管《老子》只有五千言,《论语》也不过数万字,但它们却是中国以后的思想源头,并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突出重点,我把他们的“无为”思想定位在政治和人生领域中来比较。一、政治…  相似文献   

12.
山东曲阜,是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故里,孔子被尊为中国的至圣先师,他以“六艺”教导学生。所谓“六艺”,指古时贵族必须学习的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书写)、数(算术)等6种技艺。每年曲阜都开展修学旅游项目,吸引了不少海外的“洋书生  相似文献   

13.
“何谓孔子思想的核心”,这是孔子研究中的重大课题。学界对此的说法有不少,如:“礼”说,“仁”说,“仁礼”说等,其中以“仁”说的影响较大。而将“仁”学思想认定为孔子思想的核心的学者,其解释也是百家腾跃、新说迭起,令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14.
正孔子以好学著名,他的"学"的思想对后世儒家的影响也非常大,《礼记·学记》《荀子·劝学》正是这一思想的延续。当然由于《论语》体例所限,我们有必要对孔子论"学"思想进行梳理。前人对孔子"学"的思想的重要性以及方法等都进行过相对详细的论述,我们仅对孔子"学"的选择思想进行论述。一、"学"内容的选择:君子之学在孔子"学"的思想中,对象选择非常重要。孔子认为"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  相似文献   

15.
谈谈孔子的社会观□刘献琛生活于春秋末期的孔子,不满于当时诸侯国分裂割据的混乱现象,立志变革现实,安定社会秩序。由于时代的局限,孔子不可能预先设计出一个新的社会蓝图。他研究了三代的历史,认为西周社会制度最好。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相似文献   

16.
孔子是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创始人,生活于春秋末期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据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自幼贫贱,勤奋好学,多才多艺,立志报国。“及长,尝为委氏吏”,负责管理仓库;“尝为司职吏”,帮别人管理牧场。其后“为中都宰”,主持一县政务,时仅“一年”,便政绩卓著,成为“四方皆则之”的榜样。正因为这样,他便由“中都宰”升为主管建筑工程的“司空”,后又再升为掌管刑罚的“大司寇”,直至“年五十六,由大司寇摄行相事”,即同时代理宰相职务。而且,孔子“与闻国政三月”,便在国家与社会管理的许多方面做出显…  相似文献   

17.
正阅读儒家代表人物的著作时,往往会感受到他们强烈的自信。儒家的自信传统导源于孔子。孔子的自信首先表现在对自己思想学说的自信,曾言"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孔子对实现他的思想学说也充满了自信。他虽有过"道不行"(《论语·公冶长》)的叹息,但也坚信"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论语·子路》)。即使面对叛臣公山弗扰之招募,孔子也说"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  相似文献   

18.
“孔子,圣之时者也。”这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的确抓住了孔于思想及其人格特征的实质。本文认为,对时间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是普遍存在于孔子的思想世界中的,集中表现于天道观、“时中”、“教学”及伦理实践过程,其中包含了人生在世的时机化意蕴。天道观中的时间问题孔子是儒家的开创者,最大贡献无疑是开创了“人学”,即主要从道德生存实践领域分析和思考人的问题。这的确是事实,但也应看到孔子在以人为思考起点时,同样也思考了“人之所以为人”的问题,即“形上之天”的问题。因为在古代的思想世界里,人们往往把自然宇宙以及人本身的根据追求…  相似文献   

19.
石中元 《寻根》2002,(4):15-18
人从何处来?人应该如何生存?人往何处去?这三大问题,时时困扰着人类,可以说至今很多人还没有完全弄明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周易正义》云:“伏羲制卦,文王卦辞,周公爻辞,孔十翼也。”这一段话道出了人类所关心的三大问题,也成为后人据此解释三大问题的依据。台湾高怀民先生在《〈易经〉对人类三大问题的提出及其解决之道》(载《大易集要》,刘大钧主编,齐鲁书社1994年版)一文中,对这三大问题作了初步的阐述—第一个问题:“人从何处来?”此为易学首圣伏羲氏所提出,他解决此一问题之道,在他所创制的八卦之象中。第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薄葬思想的流变胡双井从文献记载来看,中国古代很早就已出现了薄葬。传说黄帝葬桥山、尧葬济阴,“丘垅皆小,葬具甚微”,其后的文、武、周公之葬,也都俭朴,“皆无丘陇之处”。后世贤达薄葬的更多,“昔孔子大圣,母墓毁而不修。梁鸿至贤,父亡席卷而葬”(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