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从经济学角度看,报纸发行量并非越大越好 我国报业经营的基本原则是,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报纸的发行量越大,社会效益就越好。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从纯经济角度和报业的实践来看,报纸发行量却并不一定越多越好。报纸盈亏平衡点分析原理告诉我们,在报纸价格低于报  相似文献   

2.
王荣 《新闻知识》2001,(7):25-26,24
从经济学角度看,报纸发行量并非越大越好我国报业经营的基本原则是,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报纸的发行量越大,社会效益就越好。这是勿庸置疑的。然而,从纯经济角度和报业的实践来看,报纸发行量却并不一定越多越好。报纸盈亏平衡点分析原理告诉我们,在报纸价格小于报纸成本的情况下,报纸发行量只有在小于报纸盈亏平衡点发行数量时,报纸才能实现盈利。近年来,国内有些报社按照“不求最大化,但求最佳化”的发行方针,科学地制定发行目标市场定位,合理地确定发行数量,并不断改…  相似文献   

3.
试论报纸的“有效发行”与“无效发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荣 《新闻记者》2001,(8):55-58
报纸发行量越大越好吗 ?我国报业经营的基本原则是 ,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 ,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 ,报纸的发行量越大 ,社会效益就越好。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 ,从纯经济角度和报业的实践来看 ,报纸发行量却并不一定越多越好。报纸盈亏平衡点分析原理告诉我们 ,在报纸价格小于报纸成本的情况下 ,报纸发行量只有在小于报纸盈亏平衡点发行数量时 ,报纸才能实现盈利。国内外大多数报纸都是以这种亏损方式发行的。发行量的增加必然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即使在报纸价格大于或等于报纸成本的情况下进行盈利发行 ,在…  相似文献   

4.
在报业系统 ,现在有种普遍的说法 ,叫作“报纸的发行量越大越好”。于是 ,一些地方报纸拼命抓发行 ,有的报纸甚至于采取降价、贴本发行 ,还有的搞地区封锁 ,不许别的报纸进入本地发行 ,企图垄断报纸发行市场……凡此种种 ,集中到一点 ,就是千方百计追求发行的最大值 ,追求报纸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在一个地区 ,党报的发行量是否越大越好呢?从理论上来说 ,报纸的发行是建筑在有效发行基点上 ,它的发行量取决于报纸的质量、党组织的状况(党员数量和基层党支部的分布情况)、城乡人口的多少、密度和消费水平以及交通状况和投递队伍状况。如果党…  相似文献   

5.
前 言  我国报业经营的基本原则是,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然而,从纯经济角度和报业的实践来看,报纸发行量并不一定越多越好。报纸盈亏平衡点分析结果告诉我们,在报纸价格小于报纸成本的情况下,报纸发行量只有在小于报纸盈亏平衡点发行量时,报纸才能实现盈利。而国内外大多数报纸都是以这种亏损方式发行的。发行量的增加必然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即使在报纸价格大于或等于报纸成本的情况下进行盈利发行,在一定的盈利发行数量范围内,往往也不是发行量越大,广告收入就一定越多,经济效益就一定越好…  相似文献   

6.
王爽 《记者摇篮》2004,(1):27-27,55
报纸的“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大家知道,报纸的效益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块。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量都是有效的。“有效发行”或“无效发行”的说法主要是报业经营者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的问题。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报纸的发行工作是“有效”还是“无效”主要由广告商的媒体选择行为决定的。现代报业的收入主要是依靠广告。而广告收入与发行量有着直接的关联。从总体上来说,报纸  相似文献   

7.
一、报业经济的基本运作模式 从世界新闻史上来看,现代报业是由“廉价报纸”(又称“便士报”或“大众化报纸”)的发轫而形成的。它们在报业经济上的特点是:报价低廉、发行量大、广告收入多、报纸企业化。在廉价报纸出现之前,每份报纸每年要向订户预收6—10美元,约占当时美国人均年收入的8%—10%,而一份廉价报纸的年定价则在当地人均年收入的3%以下。《纽约太阳报》是开现代产业化报纸先河的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创办人本杰明·戴在创刊号上就明确宣告:“本报的目的是办一份人人都买得起的报纸,为公众报道当天的新闻,同时提供有利的广告媒介。”它的发行量,在短短6个月就两倍于其它报纸。《美国新闻史》在评论《纽约太阳报》时认为:它在创刊时的成功虽与报道有一定关系,但最重要的是廉价,拥有很大的发行量。①现代报业就是这样发展而来的,报业经济的基本运作模式也随之形成:廉价销售——扩大发行——吸引广告客户——从广告中赢取可观收入——用于报纸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8.
今年我国报业改革的主攻方向 国家新闻出版署报刊司司长刘波日前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2000年新闻出版署调整报业的主要任务可概括为9个字:“减数量、调结构、创品牌”。 “减数量”就是取消那些不符合中央“两办”30号文件精神、发行量小、经营严重亏损的报纸。“调结构”就是贯彻“两办”30号文件精神,部委不办机关报,厅局报纸停办或划转当地党报。计划今年6月份全部落实到位。部委停止向原所属报社行政拨款,报社全部实行自负盈亏。“划品牌”就是培育、树立发行量大、办出名气的名报纸。近一段时间内不再批办新的报纸刊号。…  相似文献   

9.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明文规定了各级党报发行量的最低限额,达不到标准的要撤销刊号,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可适当放宽标准。报纸发行工作事关报业的生存与发展,也是报业经济的支柱之一。一张报纸发行量的多与少,覆盖面的大与小,一方面体现了报纸的办报质量、办报水平,读者对这张报纸的认可度;另一方面影响到这张报纸在当地的影响力和宣传效果,也直接影响着广告市场,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新闻     
《新闻前哨》2004,(7):53-53
20家中国报纸跻身“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6月2日,在伊斯坦布尔闭幕的第57届世界报业大会发布了最新“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名单”,中国20家报纸榜上有名。 荣登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的中国报纸中,内地19家,香港1家。湖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楚天都市报》排名第40。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受新媒体冲击,报业广告销售持续下滑,报纸发行量急剧减少。2012年上半年,中国报纸广告收入同比下降7.4%;国外大批报业集团关门破产或大量减少发行量。伴随着国内各主要报纸广告的普遍下滑,一种“报业的冬天提前到来”的悲观晴绪开始在整个中国报业中蔓延。  相似文献   

12.
论文缩微     
报纸的“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 王爽在《记者摇篮》杂志2004年第1期上撰文说,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报纸的发行工作是“有效”还是“无效”主要由广告商的媒体选择行为决定的。现代报业的收入主要是依靠广告。而广告收入与发行量有着直接的关联。从总体上来说,报纸发行量越大,广告收入越多。这是因为广告商一般都选择在发行量高的主流报纸上做广告。但  相似文献   

13.
《半岛晨报》是辽宁日报报业集团创办的一张子报,创办3年,发行量就达30万份,广告收入近亿元。一张新报纸的成功在版面上必须做到“新”、“细”、“画”。 一、围绕“新”字,不断变换,创造新鲜感。 新闻以新为贵。围绕“新”字做文章,不断追求新意是都市报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报业竞争日趋激烈,家家报纸花样百出,创新成了大家抢占市场的有力武器。《半岛晨报》独辟蹊径,做足自己的“新”字文章。  相似文献   

14.
2005年以来,报业“寒冬论”甚嚣尘上,中国报业似乎被一种消极气氛所笼罩。一些报社报纸发行量明显下降,广告收入大不如以前,业内人士大喊报业遭遇“寒流”,报业的“冬天”已经到来。更有甚者,有人断言报纸这种媒体形态在几十年后将消亡。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报业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尤其是党的十五大的召开,不仅给我国报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为报业进人市场、参与竞争提出了新的课题。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报社一班人必须认清形势,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做到“两个效益”一起抓、“两个轮子”一起转。办好报纸带动经营报纸质量是报社生存的基础,办好报纸是报社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能否办成一流报纸,在广大读者中保持较高的信誉和良好的形象,直接关系到报纸的发行量和广告创收。如果报纸办不好,失去读者,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基于这…  相似文献   

16.
王荣 《当代传播》2002,(2):85-86
我国报业经营的基本原则是,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在导向正确的前提下,报纸的发行量越大,社会效益就越好。然而,从纯经济角度和报业的实践来看,报业利润是以增加发行量为成本代价、以广告收入增加获得补偿而取得的。因此,科学地制定发行目标市场定位,合理地确定发行数量,并不断改善发行结构,提高发行质量,才能以最佳的发行量赢得丰厚的广告回报。报纸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拥有与一般商品不同的特性。一般商品的消费对象是单一的,而报纸的消费对象是二元的,即读者和广告商。这…  相似文献   

17.
试论报纸的“有效发行”与“无效发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荣 《新闻大学》2001,(3):82-85
报纸发行量越大越好吗? 我国报业经营的基本原则是,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报纸的发行量越大,社会效益就越  相似文献   

18.
扩版重在提高质量汪植培近几年来,我国报业出现“扩版潮”,许多地市报也跟着扩版,这是新闻事业不断发展的表现。有些报纸扩版之后,质量提高了,发行量稳中有增,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也有少数报纸扩版后,由于措施没跟上,质量不够理想,发行量也在下降...  相似文献   

19.
从价格与发行量关系看报纸经营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格与发行量,是我国报业经营管理中一个值得深入研究、高度重视的问题。回顾改革开放20多年二者的变化过程,我们大概经历了两个比较明显的阶段:前10年,我国每年都有上百家报纸涨价,没有几家报纸降低定价,同时发行量基本持平或上升;近10多年来,每年都有300多家报纸涨价,同时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报纸降价,一部分报纸发行量下降,一部分报纸发行量上升。报业经济与管理征文?价格与发行量,在我国报业中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这一问题似乎还没有引起报业经营管理者的足够重视。在比较分析我国报纸价格、发行量变化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市场机制在报…  相似文献   

20.
瞿冬生 《新闻实践》2001,(12):59-60
近几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报业竞争的加剧,报纸副刊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副刊的作用和地位也受到了挑战。在“报业竞争就是新闻竞争”的氛围中,副刊往往成了被“精减”的对象,一些报社甚至毫不手软地让副刊“下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