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族企业作为一种长期存在的企业组织形式.早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历经二三十年的发展,很多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诸多瓶颈制约,代际传承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文在介绍家族企业传承的概括的基础上,就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日本独具特色的家文化为考察对象,着重研究了日本家文化对家族企业发展的影响,以期从日本家族企业的发展路径里得到对中国家族企业的启示,提出对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中华文化传承使海外华人华侨成为心系祖国的海外爱国力量;传承带来的二元文化优势又使他们成为祖国与海外的文化交流桥梁。然而,随着代际发展,他们的后代面临着中华文化认同消融和传承断裂两大问题。为此,文章分析华人华侨祖籍文化传承模式和途径,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发现“优化传承途径、解决文化冲突、突出传承意义、克服政治干扰、弥补传播漏洞”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提高华人后代对祖籍文化的兴趣与关注、华文教育精准化和本土化、建立海外中华文化经济共同体、培养海外中坚力量弘扬中华文化”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文章探讨了中华文化海外传承问题和解决方法,为涵养和壮大海外爱国力量、实现海内外中华民族大团结提供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4.
家族企业的"家文化"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突出特征,是家族企业的核心,同时也对家族企业文化的形成造成了重大影响.所以,以"家文化"组建起来的家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比其他各种文化背景下的企业更为复杂. 此时,当"夫妻店""父子店"初具规模,家族企业就得清晰界定和处理好所有权、公司治理和管理等三个领域的问题,而家文化在企业制度建设和企业精神建设方面很难跟得上现代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的滞后会严重削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那么家族企业将何去何从?带着这样的问题本刊记者走访了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曾任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的仲继银老师.  相似文献   

5.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召开,明确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就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价值意义、基本内涵和传承弘扬的原则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相似文献   

6.
信阳民间舞蹈受荆楚文化、淮河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影响,舞蹈种类多样,在长久的舞蹈艺术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民间风格。自2007年第一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以来,信阳民间舞蹈非遗保护工作立足长远,稳步发展。但由于社会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日趋深化、文化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薄弱、非遗传承人青黄不接等现象的显现,如今信阳民间舞蹈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聚焦信阳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统舞蹈,依托文化生态的建设、数字化平台的利用等静态保护方式,结合民间传承、艺人传承、教育传承等动态传承途径,完善信阳民间舞蹈的保护和传承体系,进而推进民间传统舞蹈文化生命力的延续。  相似文献   

7.
"形式保守" "体制落后" "难以适应全球化趋势"……一直以来,家族企业被限定在这样的框框里,而在近些年来却成为企业界、经济学界热议的"关键词",引来诸多业界专家的评论、创业者的效仿、媒体的围观. 让我们大跌眼镜的是,种种研究表明,大型家族企业近年来在出乎意料地发展、壮大.从综合数据来看,在各个主要股市中,家族企业的表现要明显好于那些没有血脉传递关系的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家族企业正在经历一场"温和的变革",呈现给世人一副"新面孔",家族企业未来的传承与发展如何走出一条良性循环模式?对此,本刊记者约访了著名营销策划人、著名国学企管导师谭小芳.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口述史方法对江西字门拳传承人毛永贵拳师进行口述史访谈,研究发现:传承环境变迁、政府的支持、资金的投入、学校教育的推广是影响字门拳传承的重要因素。建立完善的传承群体体系,加强社区传承和学校传承,加强科学保护措施,对字门拳传承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慧芳 《文化学刊》2022,(6):141-144
现代社会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新媒体技术也在中国古代文学传承与发展领域得到更好的应用。新媒体技术让中国古代文学传承与发展拥有了互动化、虚拟化等多种传播表现方法,多维度、立体空间的展示形式,有力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学传承与发展。但要看到新媒体时代下中国古代文学传承与发展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中国古代文学资源的重要价值进行分析基础上,探讨了借助新媒体传承和发展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性,对目前新媒体传承和发展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和不足进行分析,提出了优化改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程勇豪  张啸 《文化学刊》2022,(9):168-171
汉字简化是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所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汉字从最初的甲骨文开始,距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变化,汉字始终都贴合当时社会发展需要而进行相应的简化。而这也要归功于贴合文化传承的汉字简化规则。从文化传承视阈对汉字简化过程进行分析,除了能够从文化角度进一步论证汉字简化的合理性,更能深入探究汉字文化的发展模式和传承方向。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涉及的领域范围较广。非遗文化是国家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在过去几年间推出了诸多不同的保护传承措施手段。从整体角度来看,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结合新技术、新业态、新理念,探索出全新的发展保护渠道。基于此,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重要价值入手,结合具体的数据明确传承和保护工作发展现状,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传承、保护措施,让中华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壮族是广西古老的土著民族,拥有绚烂多彩的传统文化,但随着当代社会城市化的推进,壮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种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与壮族传统文化大相径庭,因此,壮族文化的传承要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首先要端正态度,正确认识文化传承是民族群体的一种自我完善;其次要大力培养年轻一代民族文化传承人;最后在保护民族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注重民族文化创新,使文化开发和传承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3.
我国非遗文化丰富多样、博大精深,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精髓和智慧,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感到自豪,同时传承非遗文化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西方普世价值观的冲击,使各民族非遗文化在传承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各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如何在深入开展职业教育的同时,结合当地非遗文化的传承,寻求职业教育与非遗文化传承最佳的结合点。该文在中职音乐课堂上将本乡本土非遗文化进行系统学习和艺术实践,让学生熟悉并热爱民族非遗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培育中职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远意义。最后该文结合广西民族中等专业学校非遗文化传承中存在的几点突出问题,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点,是中国人几千年智慧和文化的体现,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安塞腰鼓作为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对安塞腰鼓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首先整理了安塞腰鼓相关文献资料,对安塞腰鼓的起源与演变进行了阐述;其次,对安塞腰鼓的传承现状进行了分析,包括传承组织的现状、主要传承人及学校及培训机构的传承现状,并总结了目前安塞腰鼓传承中遇到的困境;最后给出了安塞腰鼓传承与保护的策略建议,包括建立一支稳定专业的传承队伍,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及法律法规,创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模式,借助全民健身的助力等。  相似文献   

15.
朴明  孙鸣阳 《文化学刊》2022,(7):141-144
本文以“智能+”为时代背景,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新技术为依托,以助力弘扬滨州传统文化传承为切入点,结合滨州市已有传统文化传承方式,融合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旨在开展数字新技术与滨州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通过研究,对加快滨州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发挥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带头兵作用,实现滨州传统文化传承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南京市中医院作为“丁氏痔科医术”的保护单位,10年来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传承保护与管理实践,从文化传播、科技立项、数字传承、“线上+线下”教学培训等方面不断实践探讨,逐渐形成一套数字化保护传承与管理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方法,逐渐形成一支国家级非遗“丁氏痔科医术”学术传承人才队伍,取得高水平的家传秘方和经典术式临床研究内容,达到肛肠疾病中医诊治较高的诊疗水平,争创国家级专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类的活态存在注入更加强大的再生动力。该文详细阐述了运用现代化技术非遗“丁氏痔科医术”的传承创新发展,为中医药文化建设做好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苛苛 《文化学刊》2023,(12):119-122
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豫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优秀基因是当代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和动力,文化自信自强为实现豫剧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条件。文章分析了豫剧的特点,基于对豫剧与文化自信的内在契合性的深入探讨,明确了豫剧传承与发展的生存困境,并从传播方式创新、群众基础夯实、培养人才队伍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点豫剧传承与发展的建议路径,希望能够为我国豫剧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宁波 《文化学刊》2015,(2):18-22
筷子起源于中国,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圈特有的饮食工具,在古时又被称为箸、筯、櫡、梜等。对于筷子起源,有粒食说、热食说、饭碗说、鸟爪模仿说和鸟喙模仿说等。综合分析,鸟喙说似乎更贴近实际。由"箸"改成"筷",大都遵循明代陆容的讳"住"说。本文以为明代大兴文字狱,箸与朱谐音,故改箸为筷。筷子简单、卫生、实用,在民间文化传承中具有五个主要功能,即文化传承的日用、寓意丰富的餐具、祝福祈愿的祥物、为人处事的教具、对外交流的媒介。在当前越来越重视文化传承创新的大好背景下,我们亟需加强对筷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筷子不仅仅是食具,更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9.
朱婷 《文化学刊》2022,(12):14-17
福州软木画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繁盛衰落,并最终在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下获得了传承和发展的机会。本文据此出发,分别论述了软木画的历史沿革和鉴赏要点。研究指出,对待软木画必须从文化、政治和经济的不同领域,加以传承和发展。在这方面,基于区域文化旅游的实践,为软木画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机会和条件。一方面,非遗丰富了区域文化旅游的内容和纬度;另一方面,区域文化旅游提供了非遗传承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民俗文化是文化之根中最紧贴生活生产方式且带有仪式感的部分,其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冠疫情到来之前,高校及大学生可以通过许多传统线下方式来进行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活动,然而新冠疫情的暴发与蔓延,使其传承发展更添难度。为此,文章通过对大学生视角下民俗文化传承现状进行问卷设计及调查,从调查数据入手分析了在疫情传播下民俗文化传播的现状,从认识、意识和路径3个层次进行调研分析,探索出大学生视角下传承民俗文化的创新路径,倡导大学生坚持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