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语文教育百年来先后发生了三次重心位移:20世纪前半叶,从文言文教学向白话文教学运动;20世纪后半叶,从语言教学向言语教学运动;21世纪初,从言语学科中心教学迈向言语生命智慧教育.言语生命智慧教育需要超越学科中心本位,致力于打通“语言、世界(自然、社会、人文)与人的生命活动”的内在关联,在大开放、大综合和全程互动的真实言语情境中培育学生的生命智慧,真正体现全面育人的教育观,这将会是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写作教学是对学生的言语表现、言语人生的教育。正确的人格意识是塑造学生言语人生的根基,正确的言语人格意识包括言语活动彰显生命意志,言语表现追求人生价值,言语主体敢于担当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是儿童的语文,有别于中学、大学的语文。小学语文教学以人为本之"本",就是儿童的言语生命。言语是人的存在决定的一种意识,是人的生命特性之一。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儿童言语生命的充分发展。言语的生命性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属性。关联理论中最佳关联原则表明,话语与意义的关联性生成意义联结。在学习情境中,儿童自觉将新的组块信息与自身记忆中的信息组块建  相似文献   

4.
言语生命动力学写作教学,由于是对言语生命的顺应和养护,对学生内在言说欲的唤醒和激发,因此,对他们言语天性、潜质、个性等的辨析就显得十分重要。但是,不可否认,多数教师在辨析上有困难。这体现了长期应试写作教育对写作主体的忽视导致语文教师教育能力的欠缺。今后这样的教师恐怕不能算是称职的语文教师。因为这一能力是语文教学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5.
“训练为主线”的观念,是语文教学中“反生命”意识的典型表征,是和言语生命生长和成长相冲突的。言语生命不应是被改造、驯养的对象,而是需要精心存养、保护的对象。在教育过程中,有的时候,适当的  相似文献   

6.
<正>"精致语文"就是让语文教学实践在语文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不断走向优化与完善的过程。这里的"优化与完善"是一种指向言语实践的审美表现,是教师和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审美追求。它借助教师和文本两种言语生命的审美力量,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言语生命的本能和潜能,激扬学生言语实践的表现力与审美力。精致语文教学的审美策略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加以探讨。一、夯实言语实践的感性之美言语实践的感性之美是言语向生活的一种还原,体现了言语实践  相似文献   

7.
潘新和教授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一书中提出了对语文教学本位的思考:以"言语生命"作为语文教育的核心概念。关注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关注学生的言语实践,这才是回归本位的阅读教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不同于生活中的阅读,在语文课上,阅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提高学生言语表现素养、写作素养的手段与过程。  相似文献   

8.
<正>传统的语文教学把语文学习看作是一种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是一种习得"能力"的过程。教师主要担当着语文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学生则成为被动的语言知识的接受者。这种单向传导式的,以注重语文知识传授而忽视语文综合能力和情感态度培养为特征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如果用学科性质规定学科的教学内容,就会把学科教学引向片面、僵化的歧路。语文教学应该从"工具论""人文性"的无谓争论中解脱出来,恢复它固有的言语实践地位。语文教学应该坚定地走生命化深度言语实践之路,不能种了别的学科的"田"而荒了自家的"地"。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育要充分体现旺盛的个体生命活力和勇于担当救国救民重任的崇高历史使命意识;语文课程内容改革重在将言语精品引入教学流程,使学生在体验和品味中发展自己独特的、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言语表现能力;教育的关键在于引起学生对某种学问的兴趣,或者教师将学生对某种学问的原有兴趣开发出来转化为极富有享受感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0.
1.树立“言语本位”的语文意识。“言语性”是语文最基本的属性,所以语文教学应该以言语教学为本位,语文科的研究性学习也当然应该体现这一点。2.要体现人文关怀和文化观照。(1)选题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心灵,关注学生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和生命价值。(2)面向全体学生,多关  相似文献   

11.
告别大批量“生产“、走向小班化教学,从而赋予每位学生个体充分释放生命智慧的言语实践机会,使其言语能力和思维能力获得最优化发展--这是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中,学好言语表达,乃抓住了语文的根。但仅仅以此为目标,让我的教学曾陷入困境。一次次高屋建瓴的反思,让我明白了阅读教学应在言语学习中,扬起体验生命成长的风帆。课前深挖出承载生命的语言,课上多一层的追问,让我的语文教学显得愈加厚重。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生命体.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生命质量,有的熠熠闪光,有的平庸无光,有的黯淡失色.这并非每个生命一开始就有,而是一定的意识、情感、态度和世界现形成之后,生命的落差才会显露出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提升学生生命质量良好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对人性、人格和个性的尊重和关怀,对人的言语生命的张扬,对人的言语生命意识的养护和培植,就是为学生言语学习和言语活动“立本”,为人生立本。本固枝繁,枝繁而叶茂,叶茂自然繁花似锦、硕果累累——这应当是常识。在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教学视界下,我们更应关注隐性课程的教学,用隐性课程培植言语学习的恒动力,在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助推下,去引领、带动显性课程的学习。如此,语文教学的知识获取与能力提高,将不再是缘于外部的压力,不是为了急功近利的应试,也不只是为了对付将来的生存需要,而是基于学生内在的、自发的、蓬勃的言语生命…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不是语言教学,也不是言语教学,是修辞语用规律的教学,是“教学生学修辞”,这是提高学生言语能力的必由之路.语文教师掌握了修辞学的理论与规律,就等于掌握了语文教学的工具,在教学实践中便可得心应手.这是因为修辞学启下承上的学科地位及其理论价值、认知价值决定了它对语文教学的工具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语文学的历史性转向——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试图建构“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学。主题词“言语生命”,意思是人的生命最本质的特性是“言语”;人的言语行为发生,源于人原始的生命冲动与言说欲求;以言语表现来证明生命的存在,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原欲”,也是人类这一物种的“原欲”。“言语生命”,作为我们认识语文教育与一切语文现象的基本出发点,是对传统语文教育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颠覆和更新。  相似文献   

17.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言语生命意识不断被唤醒的过程。作为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从学生言语生命的动态变化中关注他们的情智落差,察觉言语冲动,捕捉言语天性,发现富有生命活力的教学细节,从而唤起言语生命的活力,营造丰富的语文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性学习是一次全新理念的教学革命.但是,很多语文教师由于不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深刻内涵,有的把这门课上成了活动课,有的让学生单纯地去做一些超学习任务和学习能力的研究性论文,脱离了语文教学的实际.  相似文献   

19.
德性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伦理要求,而天然地蕴含着德性的语文对语文教师的德性修养提出了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诉求。语文教师在德性修养上与其他学科教师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言语,这一点往往被教师德性的一般内涵遮蔽。言语是探究语文教师德性的切入点,虔敬言语生命是语文教师最根本的德性。语文的德性之师应该激发、呵护学生言语生命的表现欲求,这是语文教师德性形成的认识之本;语文教师还应该追求、创造言语表现的卓越境界,这是语文教师德性形成的能力之本。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的最大问题是学生言语表达能力不过关,学了几百篇课文却不能说一段通顺的话和写一篇完整的文,这导致语言表达的遮蔽.语文教学要找到阅读表达的突围路径,就要创设表达情境“场”、挖掘言语训练“点”、凸显言语方法“线”、链接言语活动“面”、夯实言语表达“体”、构建言语表达的“立交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