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人说王朔小说是琼瑶小说的翻版,只是变换了一下男主人公的类型。我倒是越读越觉得像金庸的《鹿鼎记》。《鹿鼎记》乃金庸的封笔之作,人说不像金庸写的,金庸却说这是他最喜欢的一部。分歧的原因在于其风格与金庸所有武侠小说大异其趣。《鹿鼎记》的主人公韦小宝,既非英俊潇洒、气宇轩昂的美男子,亦非武功卓绝、众人景  相似文献   

2.
1999年11月卫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王朔的长文《我看金庸》,这篇3000余字的专稿从不同侧面对金庸先生的小说作了锋芒毕露的抨击。11月2日,成都一家报纸又以《王朔:金庸太臭》为题在显要位置转载了王朔的文章。同日,国内多家报纸也以不同的标题转载或摘登了王朔的文章。王朔与金庸,这两位文坛上有影响的作家一下子成为众多读者关注的人物,尤其是金庸,在王朔“出招”后,这位写武侠小说的高手将如何“接招”,如何“应招”,更成为读者议论的话题。 我是11月2日中午才获知王朔“骂”金庸的信息的。当时的第一个反…  相似文献   

3.
1999年11月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王朔的长文《我看金庸》,这篇3000余字的专稿从不同侧面对金庸先生的小说作了锋芒毕露的抨击。11月2日,成都一家报纸又以《王朔:金庸太臭》为题在显要位置转载了王朔的文章。同日,国内多家报纸也以不同的标题转载或摘登了王朔的文章。王朔与金庸,这两位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均有影响的作家一下子成为众多读者关注的人物,尤其是金庸,在王朔“出招”后,这位写武侠小说的高手将如何“接招”,如何“应招”,更成为读者议论的话题。 我是11月2日中午才获知王朔“骂”金庸的信息的。当…  相似文献   

4.
1999年11月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王朔的文章《我看金庸》,这篇3000余字的专稿对金庸先生的小说作了锋芒毕露的抨击。1999年11月2日,成都一家报纸又以《王朔:金庸太臭》为题在显要位置转载了王朔的文章。同日,国内多家报纸也以不同的标题转载或摘登了王朔文章。王朔与金庸,这两位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均有影响的作家一下  相似文献   

5.
变味的幽默     
郑直 《今传媒》2003,(2):31
《现代汉语词典》对“幽默”一词的解释是:“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但读了《喜剧世界》2002年第12期“幽默台历”专栏刊登的《王朔VS金庸》一文,给人的印象是既不“有趣”,也不“可笑”,一丝极不舒服的沉重感反而袭上了心头。  相似文献   

6.
生前养不活自己的大作家,到了死后偏有一大批人靠他生活。———钱钟书在钱钟书的一篇《读伊索寓言》的文章中,我看到这一句话。我想,其中的“大作家”不仅仅代表作家,还代表着更多的人。但钱老或许没有想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就算你没死,照样有人靠你生活。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发表了多篇优秀的小说。由于名气大,于是一些人租一间破房子,扯上几张旧桌椅,找几本破书就成立了一个“金庸文学研究会”,四处招收会员,自然免不了交“会费”。再涂上几篇文字,凑到一张纸上,拿去复印,这样,一个“金庸文学报社”又成立了。或许有人说,武侠小说是…  相似文献   

7.
这几年,“严肃文学”的创作和出版都不大景气,因此有人惊呼文学失去了“轰动效应”。这大概也是事实,即使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仍然没有多少人要看。然而,王朔的小说、剧本、电影、电视剧,出一个红一个《渴望》让多少人牵肠挂肚;《编辑部的故事》又让人在笑声中品味人生;《过把瘾就死》把恋人的心态写得那么惊心动魄;而《我是你爸爸》则使人从荒诞中琢磨出正经的道理。不能不承认,王朔“玩”文学,玩出了新意;“侃”人生,侃出了平常人隐藏在深处的心理。王朔小说走进了普通人的行列,宛如平常一段歌,因此出现“王朔热”也是很正常的。  相似文献   

8.
“连字带空白一起读”。这是我国大学者金克木晚年的读书方法。他说:“读书也可以说是听古人、外国人、见不到面或见面听不到他讲课的人的话”。因之“听话也可以说是一种读书”。金克木这种读书方法,实际上是把书放在社会大环境下去读,读书和读社会上的大和事物结合起来。这种连字带空白一起读的方法,使许多大学者有着警世骇俗的发现。例如大文豪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写了两个字‘吃人’”!从“空白”处和“字缝”中看出问题的本质,这才是把读书和读人、读物结合起来,发现前人没…  相似文献   

9.
读书是不能跟着感觉走的,但读书时确有不同的感觉,有时味同嚼蜡,有时拍案叫绝。而读《王安石人才思想论稿》(以下简称《论稿》)则往往是使人凝卷沉思,有时甚至是长思不已。俗话说:“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后人论短长。”这位曾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的王安石,大概是属于那种在身后遭议论最多的人物之列。古往今来,人们陈述了各种各样的见解。现在这本《论稿》则转换了一个新的角度,对王安石的人才思想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和比较系统的阐述。这不是一本单纯  相似文献   

10.
把古籍译成今天的白活,这是现在出版古籍的一种普遍做法。那动机当是让现在的人在读古籍时去除掉语言的障碍,读起来自然容易了,人们不会因为不谙古语望古籍而却步。台湾有一种集六十余位文史方面的教授译成的《白话史记》,像《五帝本纪》、《夏本纪》那样较难懂的部分,因是白话,读起来就易懂多了,  相似文献   

11.
这题目有点怪。蒿子杆儿是什么玩意儿?为什么和王朔联系在一块?这您就不明戏了,文学讲究“悬念”,咱不是侃文学吗?总得有点弯弯绕。以前我不读王朔,只是耳闻,不知怎么留下了一个“小痞子”的坏印象。这半年来,从读《空中小姐》开始,我一气读了他七本书,感到他确实是个人物。总的印象是:王朔的作品将文学教化功能隐藏在欢愉功能和审美功能中,用群众能“解读”的手法折射时代,把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的事情常常是这样:我愿意的、应当的却不能够,能够的我又不愿意。我们怎么可以老去考虑“应当怎么样”呢? 现在有好多书我看不懂,(冯亦代插话:你不必示谦,看不懂的不是你一个人),我读德国的形而上学的东西比如康德的“三大批判”都没有那么费劲。我也曾对一些书进行语法分析,分析后才发现,原  相似文献   

13.
“在高等学校读书的学生”,这就是“大学生”这一概念的内涵。进大学读书以前和大学毕业工作之后,就不宜称其为“大学生”了。但是,现在有些报刊误用“大学生”一词的现象较为多见。例如,山西日报去年11月15日第一版《退职还乡的大学生》,其所指“大学生”,并非现在在“高等学校读书”者,而是1958年从某矿业学院毕业分配当技术员,五年后因病退职回乡的一位同志。又如,工人日报1月15日第二版《大学生陆敏贤甘下小厂捧“帅印”》的报道,其所称“大学生”原是“1970年从上海交大毕业的”。人们若只看标题,不看报道内容,就会以为是在校大学生中途跑到工厂去当“官”了呢! 诸如此类的对“大学生”一词的误用,有损于汉语的规范化,应当避免。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要来一个读书比赛,看谁读的书多,掌握的知识多。”而毛泽东自己就最重视读书,不管是中国的,外国的,古典的,现代的,正面的,反面的,他都读。而且有的书他还要反复读,《红楼梦》这部书读了五遍,长达四千万字的《二十史》他在通读之后,有些地方又反复去读。渊博的知识,为毛泽东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成功一代伟人奠定了基础。从毛泽东的读书,想到了我们的读书。现在,我们的一些新闻工作者忽视了这个问题,几乎不读书,这是  相似文献   

15.
1编报纸上的读书版,经常能感受到的,是热点多多,热浪滚滚,躲都躲不过。出版界选题注重热点,发行渠道卖书注重热销,媒介的读书版块注重热炒,读者呢?“热读”!对“热”的追求,让人想起热恋;众多的热恋行为,构成了读书出版界的“热链”。媒介在这个“热恋的热链”中的位置其实很尴尬:一方面,它的周围热气腾腾,热气的方向很明确——扑面,扑向版面;另一方面,从责任、使命角度讲,它又应该能发挥调温的作用:跟着热,不行;一味地降温,当然也不好。或者说,媒介上的读书版块不应该是微波炉,亦不该是冷风机,应该是  相似文献   

16.
进入2000年,王朔无疑是文坛上最惹眼的人物:先是炮轰金庸的余波未平,接着推出第一本随笔集《无知者无畏》。新年刚过,冯小刚在海南三亚开拍新片《一声叹息》,而编剧就是王朔。本刊记者近日为此专访了王朔。  相似文献   

17.
正金庸(查良镛)先生去岁过世,引发很多人悼念,也引起很多人对金庸身世、经历极大关注。人们发现,竟然有很多名人与出身于浙江名门望族的金庸是亲戚关系——表姐夫钱学森、堂哥穆旦、表外甥女琼瑶……而大名鼎鼎的徐志摩则是他嫡亲表哥。金庸的母亲徐禄是徐志摩的堂姑妈。金庸出生于1924年3月10日,而徐志摩出生于1897年1月15日,因此徐志摩比金庸大27岁。徐志摩在1931年11月因飞机失事而英年早逝时只有34岁,当时金庸则只有7岁,因此金庸与徐志摩的直接交往并不多,据一些学者考证确定的可能只有3次。  相似文献   

18.
日本民族是一个爱书的民族,但由于经济不景气,日本人也被迫改变了在读书方面的消费方式。以前日本人买书十分疯狂,看完新书便丢弃。现在他们看书要先到图书馆去借,觉得有价值,才掏钱买。这样,被冷落多年的公共图书馆又热闹起来。每个月,超过700万人进入全国2000多家图书馆。 在日本,日语演变甚快。许多写作时间距今不过数十年的书籍,现在读来文味甚重;而有些较远古的书籍文献,更象是用外文写成的。于是,日本一些大型的出版社,正进行着艰巨的“古籍重译”工作,务求用现时日常使用的日语,制订一些古典文学作品的最新版本。出版商推出这些新版书,目的是要迎合时下读者的需要;而且,这也是出版商应  相似文献   

19.
阿正 《编辑之友》1995,(4):60-61
从心理年龄谈起──我看“青年编辑”阿正【福州】某次聚会,不少老同学对“现在的大学生”表示了许多不满。那挑剔的语气仿佛一些老年人凑在一起谈论“现在的年轻人”似的。我虽未跟着说什么,但却颇爱听,像是有种共同的心境。事后一想,十分吃惊:我们毕业不过十年八年...  相似文献   

20.
读书     
《军事记者》2009,(4):62-62
读书.当然必须是读好书.读能够滋养性灵、陶,钊青怀的好书,从中体味足不出户而神游天下的乐趣.这无疑是一种享受。古人黄庭坚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常读书的人性灵有赖于书卷的滋长。正所谓“书能香我不须花”,而后达到人书交融、书中有人、人亦是书的境界。日子一天天过去,新书放成了旧书.然而书这种物件与其他的不同,它会日久弥香,带着一种沉淀的意味,每次与它接触都会从心底涌起一种融融的温馨,似是故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