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各地学校陆续建起地理专用教室(实验室、研修室)。这些专用教室多以数字化为先导,配置了先进的数字星球系统,为地理教学创设了直观立体的学习环境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学科实验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给地理教学带来质的变化和飞跃。 为了将科学实用的建设经验介绍给大家,以更好地发挥地理专用教室的使用效益,我刊特开设“数字化地理教室建设”专题,介绍北京、上海、南京、大连等地6所学校的地理专用教室的建设情况,包括设计理念、配置原则、运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希望能为那些准备建设和已经建成地理专用教室的学校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也欢迎在此方面有经验和想法的老师继续就相关话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
地理教室的设备、设施、结构、功能等应顺应时代发展和新课改的要求而不断改变。首先,设计理念必须前沿,要凸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次,地理教室的建设不只是学校领导的事情,地理教师和学生应主动参与到地理教室建设之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精心布局结构,充分发挥各功能区的整体教学效益。再次,避免重"建"轻"管",要注重规范使用和管理,共建地理学科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3.
一、数字化地理教室介绍 这里所说的地理教室是以数字星球系统为核心、以现代化教学设备和传统教具为依托的数字化教室,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场所和环境。随着基础教育和地理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信息技术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深入应用,人们对地理教室的认识在逐渐发展,地理教室建设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4.
光阴荏苒,2008年撰写"我们一同走过:三十年学校地理课程改革与《地理教育》",2010年与前任主编张承胜先生共同撰写"《地理教育》三十年",还历历在目,而2020年《地理教育》四十周年大庆又即将来临。回顾四十年来《地理教育》期刊满载着全国一线地理教师的殷切期望和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的丰硕成果,筚路蓝缕,砥砺前行,攻坚克难,一路走来,提笔之际脑海中迸发出的题目,便是"信守初心,担当使命"。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字化地理教室的逐渐普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字化教学模式正挑战着传统教学。为了让学生们从被动接收者变为积极的知识建构者,必须给他们提供环境来参与学习活动,提供适当的空间来运用知识。本文从组成.功能及具体应用三个方面浅析了应用数字化地理教室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徐华 《黑河教育》2012,(2):25-25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地理实验教学所占的比重很小;大部分教师认为地理实验教学的意义不大,对提高学生的成绩没有太大的作用;一些学校缺少地理实验器材和实验室。笔者认为这是地理教学的误区。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地理概念,掌握地理学中的原理和规律,教学中必须辅之以相应的地理实验。地理实验在地理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地理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地理实验可以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1,(7):146-147
数字地理教室全称多媒体球幕演示仪,是一种呈现立体动态展示的教学仪器,这种教学工具将星球投影技术和软件技术结合在了一起,从而立体、动态化的展示各种地理知识,模拟地理现象,在提高教学有效性上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文章从常规数字地理教室的构成入手,首先对数字地理教室在地理教学中发挥的功能进行了简单阐述,然后以"土地盐碱化"这一部分的内容为例,对数字地理教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为后续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日,笔者有幸参加了人教版教材语文九年级上册《不求甚解》的听课活动,为作者马南邨的精辟见解称好。联系当前地理教学很有启发,其实,初中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也要经历三个阶段。"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出自陶渊明之口。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后一句话。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相对于其他学科,地理学科处于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窘境",如果能运用好"不求甚解",会让学生对地理学习有"柳暗花明"之感,达到出其  相似文献   

9.
从课程设计的多方面出发,让学生对地理课程"好之"、"乐之",是目前地理教学脱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走向世界的中国"是全书乃至全套教材的结束语,既是中国区域地理内容学习结束后的"总结",又是中国地理的开头部分──"从世界看中国"的"呼应";既是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的"融合",又是进一步学习乡土地理的"引言"。本章的教学内容在《地理课程标准》中没有相应的标准点与之对应,且跨度大、灵活性强,为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因材施教,提供了施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2009年9月,南京市浦口区第二中学建成了南京市第一批数字化地理星球教室。3年来,在学习与摸索中,我们已初步掌握了数字化地理教室,特别是“数字星球系统”这一新鲜的、先进的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方法。数字化地理教室与地理课堂教学的结合,改变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2.
正《重庆地理》乡土教材是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资源开发与运用研究"课题组开发的重要课程资源。《重庆地理》属于重庆市省级乡土地理教材,适用于重庆市辖区初中学校进行乡土地理教学,也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本文主要探讨《重庆地理》乡土教材编写原则及其内容结构,以期对地理教师编写乡土地理教材和进行乡土地理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微课作为一种精简、高效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被地理教师所关注,并将其引入地理教学.目前关于初中地理微课设计的研究相对较少,也未形成通用的微课设计思路,教师设计开发微课难度大,教学效果不理想.文章基于ADDIE教学设计模型给出了初中地理微课设计框架,并明确了具体阶段,结合"千姿百态的地形",阐述了基于该模型进行初中地理微课设计...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高考《考试说明》明确提出"区域地理是高中地理知识必要的载体",并把"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列入了考核目标之中。高考试题也充分反映了这一考核目标,几乎每年的高考试题特别是综合题中都会出现与区域地理相关的区域地图。然而,大部分考生一提及区域地理,第一反应是感到"怕"、觉得"难",区域地理已经成了考生解题拿高分的瓶颈。基于区域地理在高考中的重要性和学生解决区域地理问题的困难性,笔者特通过对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地理"世界陆地自然带"一节的教学中,笔者应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思想,并进行了使之适合初中地理课堂学习的改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基本做法及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郑俊杰 《教师》2013,(21):88-88
初中阶段,由于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有意弱化了地理教学的地位与强度,使地理成为初中课程里的"小科",失去了学生的重视。同时,因为地理知识的属性,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感到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地理的热情,最终导致敷衍、抗拒地理学习。为了扭转初中地理教学的不利现状,需要对传统的地理教学进行改善,重视地理学科,增加地理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地理的热情和积极性,更好地完成初中地理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7.
正在对银川市义教阶段地理学科课堂教学调研中笔者发现,中国地理"认识区域"部分是教师普遍认为的教学难点,难在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标准的把握、对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下主要呈现笔者对中国地理"认识区域"部分课程内容标准的理解和教学实践建议,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一、课程标准简析1."区域地理要素"的呈现体例分析  相似文献   

18.
1竺可桢回国后执教于高校,仍十分关注中小学的地理教育竺可桢先生1918年获哈佛博士学位后,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回到祖国。先后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0年他受聘担任南京高师地学教授,次年,学校改称国立东南大学,在竺可桢的主持下,建立了地学系,下设地理、气象、地质、矿物4个专业,并任系主任。在这里为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地理学通论》和《气象学》两种讲义,成为中国现代地理学和气象学教育的奠基性教材。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0,(29):133-134
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对初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智慧教室在教学阶段中的作用、教学环节设计等方面结合具体教学实例,对"336"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进行实践检验,并总结其在教学实践中的优点,以期在新的教学实践中有效运用该模式,为初中地理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20.
彭中华 《教师》2012,(10):33-33
从2001年开始,江苏省南京市启动了小班化教育试验,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和实效。笔者在数字地理教室背景下开展了小班化地理分组教学活动的实践和研究,肯定了分组活动教学的优势,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