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题     
一、学习要求1.能正确、熟练地分析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熟记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式。2.能弄清复合应用题的结构,掌握分析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方法。掌握典型应用题中的平均数问题、归一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的结构特点,能够用相应的方法正确解答。3.掌握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及其解题规律,会解答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4.能运用比和比例知识解答有关比和比例的应用题。5.能熟练地找出应用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6.能根据应用题的特点,采取灵活的方法解答。7.懂得应用题解答检验方法,养成检验的习惯。二、例题分…  相似文献   

2.
一步应用题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基础,要想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必须帮助他们了解一步应用题的结构,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教会思考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应用题的数学模型就是针对或参照应用题的特征或数量依存关系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概括或近似地表达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本文结合实例介绍解数学应用题时常用的六种基本模型. 一、函数模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说明恢复高考以来,出数学应用题考试经历了三个阶段,分析了历届应用题的特点、结构和要求,以及解题的思路和基本方法.预测今后命题的趋向,对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并给出相应的跟踪练习.  相似文献   

5.
应用题     
知识与技能 1.把所学的解应用题的知识、技能较系统地加以整理. 2.使学生掌握、理解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弄清各类简单应用题和复合应用题的纵横关系,能根据一些数量关系之间的转化,正确、合理地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一实际问题.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答方法,能有条理地说出解题思路,正确地解答不同类型的分数、百分数的应用题.  相似文献   

6.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所涉及的面也很广.在解题中,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数量关系后,能否顺利地解答应用题,关键在于是否掌握分析应用题的方法.常用的综合法和分析法适用于简单的题型,而对于结构比较特殊的题型,需要再掌握一些特殊的分析应用题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总复习时,必须切实使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分数应用题的基本结构,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同时,还必须通过复习,使学生的审题习惯和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为此,我们设计了如下练习: 一、对比练习。通过分数应用题与整数应用题、分数基本应用题与综合应用题、乘法题与除法题的比较,使学生了解分数应用题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数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及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进而使学生掌握解答各类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1.分数应用题与整数应用题的比较:  相似文献   

8.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是在简单的一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需要提出一个中间问题,求出为回答最后的问题所缺少的一个条件.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认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弄清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点,认识直接条件、间接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如何帮助学生寻找中间问题和抓好结构训练呢?我常采用下面几种方法.一、把两道简单题合并成一道两步计算题的训练.1.学校有男少先队员250人,女少先队员比男少先队员多50人.学校女少先队员有多少人?  相似文献   

9.
初入学的儿童,经过一年的学习,已学完五种简单应用题:求和的加法题、求剩余的减法题: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减法题、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题以及等分除法题.这五种题目,是学生进一步学解复合应用题的基础.因此,简单应用题的复习课,应通过精心设计习题,使儿童透彻理解各种数学概念,真正掌握简单应用题的结构、思路和解法,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为他们将来解答复合应用题作好铺垫.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材第二册中的应用题,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给应用题补充问题和条件;另一个是出现了“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和“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另外,到本册为止,各种类型的加减法简单应用题基本上都出现了.因此,综合整理全面提高学生解答加减应用题的能力,应是教学任务之一.从教材看,尽管内容各有不同,但都以掌握数量关系为训练主线贯穿始终.因而,在教学中要以应用题结构和数量关系为核心,帮助学生构建加减法简单应用题的整体认识,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题的能力.我们认为采用以下的措施,以达到教学的目的.1.通过补充问题和条件帮助学生进一步  相似文献   

11.
应用题     
整数、小数应用题   一、知识要点   整数、小数应用题主要包括两类问题:1.简单应用题,只有一组数量关系,通过一步计算就能求出问题.2.复合应用题,解答问题所需的两个条件,只有一个是直接给出或一个也没直接给出,另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隐藏在已知条件之中.另外还有一些典型应用题,比如“归一问题“等,则需要深入分析,掌握其结构和数量关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应用题     
一、知识要点   二、学法点拨   (一)系统复习,了解应用题的知识体系.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学习,贯穿于一至六年级,学习时间长,知识较分散,在毕业总复习阶段有必要对小学数学应用题的类型、知识体系有个较系统的了解.复习时要对照上面的应用题分类图示,了解应用题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对不同类应用题的结构有明晰的认识(图示中省略部分,可根据个人情况确定要掌握的应用题类型的多少).   ……  相似文献   

13.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体会,加强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教学的分项技能训练,减缓应用题解题的坡度是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的关键.如何进行分项技能训练呢?一、掌握应用题结构的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应用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对问题表征方式的不同将影响学生对解题策略的选择.表征分为内部表征与外部表征,外部表征对应用题解决的影响因素包括文字表征、符号表征、图表表征、背景表征等;内部表征对应用题解决的影响因素包括概念表征、命题表征、概念图表征以及图式表征等.两种表征具有不同的结构及特征,对应用题的解决具有不同的机制,通过内外部表征两个方面对高考数学应用题的分析,认识内外部表征对应用题解决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复合应用题在应用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通过复合应用题的教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习数学的能力,我从以下几方面作了初步探索。抓住结构突碍破障在小学数学教材体系中,复合应用题是在学生学习,掌握了简单应用题后出现的,它由相关的几个简单应用题复合而成。同简单应用题相比,复合应用题在结构上除已知条件、问题外,还隐含着中间问题(或称中间条件),数量关系复杂化了。学生学习简单应用题后,掌握了简单应用题的结构,并在头脑中形成了相应的认识结构,这一认识结构能使学生解决简单应用题。但出现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从内部表征和外部表征的视角对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过程进行探讨,剖析了内部表征和外部表征在小学生应用题解决中的表现形式、特征、功能,指出内部表征和外部表征在应用题解决中各具结构优势效应且具有功能互补性.并阐明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过程是一个外部表征和内部表征系统作用的统一过程,需要进行针对性训练.  相似文献   

17.
2.简单应用题教学利用该套学具,可以清楚地表示各类简单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数量关系,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并能为学生用线段图表示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打好基础.如(1)生产队有6头大牛,3头小牛,一共有多少头?  相似文献   

18.
使学生透彻理解和牢固掌握应用题的结构,是使学生学好应用题的知识,提高解题能力的基础。因此,在教学应用题的过程中,要重视帮助学生认识应用题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
两步计算应用题,也叫做基本复合应用题,它是简单应用题的延伸和发展。学生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时,如果能很好地掌握它的结构和解题思路,可较顺利地学习三步应用题。原通用教材中两步应用题是按运算方法编的,由于没有突出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学生往往只会套型...  相似文献   

20.
本册中两步计算应用题是学习应用题的关键,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复习时要选择和组织好应用题的复习内容、复习形式,塑造学生艮好的认知结构。一、知来历,懂结构中间问题的分析揭示是学好两步计算应用题结构的关键,要会找中间问题,必须使学生懂得中间问题是怎么来的,又是怎样解决的。即要懂得两步应用题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结构。复习时,可先让学生列式计算一步应用题,然后把其中的一个条件扩展为二步应用题。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