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晴 《父母必读》2009,(4):108-110
早期数学教育主要让孩子学习什么?作为父母,我们可以怎样做?一起来听听专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梁洁纹 《母婴世界》2012,(5):124-127
坐车时,可以做些什么?是了无生趣地等待目的地的到来,还是让等待的时间变得充满趣味?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度过坐车时的闲暇时光。  相似文献   

3.
玻璃博物馆     
同学们,你们了解玻璃吗?玻璃可以制成些什么东西?怎样制作的?那么让我们跟随Mary和Peter一起到玻璃博物馆去看看吧:  相似文献   

4.
感谢苦难     
是什么让我们变得坚强?是什么让我们有着顽强奋斗的精神?是什么让我们快乐成长?是苦难。如果没有苦难,哪来我们的今天;如果没有经历苦难,那么你的一生将索然无味。因此我们应该感谢苦难。苦难来临时,不要逃避。  相似文献   

5.
陈萍 《江苏教育》2008,(14):116-117
汶川大地震以悲壮的方式让全国人民上了生命教育的一课,汶川大地震也以惨烈的方式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警醒:有多少逝去的生命因为没有接受过生命教育而不能及时自救!关于生命教育,我们做了什么?关于生命教育,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6.
陈静静 《教书育人》2005,(10):16-16
有的时候,我经常问自己:管理是什么?是服务?是沟通?是决策?是细节?还是什么?江苏翔宇教育集团的卢志文先生说:管理就是拿捏欲望.拿捏谁的欲望?怎样拿捏这些欲望?我想,也许下面这个事例可以让我们找到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7.
Sell someone on     
Sophia  徐云图 《海外求学》2011,(12):14-14
“把我卖了?”这是什么情况。人可以卖吗?大家不要惊慌。让我们来看看Andy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相似文献   

8.
是什么让我们在沧桑岁月中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是什么让我们在滚滚红尘间养护一方心灵的净土?是什么让我们在逝水流年中从未失去对真理与正义的追求?是什么力量源源不断地蕴蓄无尽的感动……是琅琅书声,是悠悠书韵,是浓浓书香!  相似文献   

9.
成功方程     
佚名 《当代电大》2006,(1):55-55
每天,以自问的方式开始,会给我们带来力量和好心情。1.我拥有什么?通常我们会为自己没有的东西而苦恼,却看不到自己拥有的,如健康、可以听、町以看、可以爱与被爱,每天拥有实物供我们享用等。让我们走出哀怨,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看到什么是我们拥有的。  相似文献   

10.
毛根斑马     
王燕 《幼儿教育》2014,(9):42-42
亳不起眼的毛根能做什么呢??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一起来变一变。原来,毛根可以变斑马,哇!太神奇了!  相似文献   

11.
孙强  卞静 《江苏教育》2014,(2):74-74
教师体罚学生、学生自杀、学生猝死……媒体成篇累牍的报道让人触目惊心,我不禁发问:“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是谁弄丢了教育的幸福?”造成学生厌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作为教师,我们难辞其咎。虽然我们无力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把控自己,让我们从可以改变的地方开始。  相似文献   

12.
推荐者:柯小卫(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推荐理由:这是一篇旧文,旧文新读,可以让我们反思:陈鹤琴儿童教育的宏愿实现了吗?今天,我们对儿童教育又有什么新的企盼?  相似文献   

13.
墨菲 《父母必读》2011,(7):79-81
听到过来人给你讲述分娩时的那种疼痛,你不由得害怕得要命!幸好,有无痛分娩可以给你很多安慰和希望。不过,与此同时,你也有很多疑问:无痛分娩真的会让分娩过程一点儿都不疼吗?它是不是绝对安全?会有什么副作用吗?它是怎么进行的?我需要什么时候告知医生?……为了让你对无痛分娩多些了解,我们特别采访了麻醉科的专家。  相似文献   

14.
记忆     
《海外英语》2010,(1):46-46
当时忘了一个人的名字,5分钟之后又记起来,这样的经历我们应该都有过。我们是怎么回忆起来的?我们的大脑里发生了什么?当一个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接受来自新器官的记忆时,我可以问同样的问题:是什么让这些记忆信息被回想起来呢?或许这不是神经的问题.而是能量交流的其他方式.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曾说过:“什么是教育?当伤对巴你受过的教育都要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我们不妨思考这样的问题,什么东西能够让我们忘不掉呢?答案是:在学校受教育阶段所养成的习惯是忘不掉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是我们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今日世界,随着物质生产的日益发达,人们日益感到迷茫,心灵的家园荒芜不堪,无“家”可归。靠什么摆脱世事的纷扰繁杂?靠什么滋养我们迟钝粗糙的心田?靠什么慰藉我们疲惫的身心?欣赏文学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摆脱这一窘追。文学作品的欣赏当从诗歌人手,因为文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有诗意。如果懂得欣赏诗歌,就如同拿着一把打开文学欣赏之门的金钥匙。欣赏诗歌,可以帮助我们营造出诗意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走出心灵的困境,让我们诗意地栖于青春的枝头。  相似文献   

17.
语文园地-习作要求: 在祖国的东西南北,有许许多多我们的同龄人。让我们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手拉手”的活动。先商量一下,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与远方的小学生建立联系?取得联系后,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  相似文献   

18.
<正>如何让学习真正地发生?真正的学习的课堂是什么样子?它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特质?我们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努力?探究李紫燕老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课堂,我们会发现这些问题的答案。一、让学生走向课堂中央李老师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了两项作业:读懂了什么?有哪些读不懂的?李老师在梳理学生课前问题的基础上把学生的问题分成了三类:一类是“我回答不了”的,这类问题可以让学生借助背景知识或者其他途径大致了解。  相似文献   

19.
茶之韵     
说起饮品,也许你可以滔滔不绝地向我介绍好多种,但是你知道最有名的饮品是什么吗?这种饮品有上千年的历史,闻名世界,它就是源自中国的茶叶。我们常常会看见大人们泡上一壶清茶,很享受地抿上一口,还不忘教育我们:"喝茶比喝可乐什么的好多了!"它究竟有什么魔力让这么多人喜欢它呢?小小的叶子中藏着多少故事呢?  相似文献   

20.
张景炎  李胜梅 《教师》2008,(13):32-3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是否可以采用“角色互换法”(也叫做“角色扮演法”,即让学生做小老师走上讲台)?如果这样做,会有什么效果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效果还是可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