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端午节     
[端午节简介]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女儿节等等。  相似文献   

2.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由于中国地域广,民族众多,关于端午节也有很多传说,这就形成了不同的节俗。文章以端午节为中心,考查了许昌市人民在端午节时的习俗,让端午节继续发挥为广大民众服务的社会文化功能,重新认识端午节俗文化。  相似文献   

3.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我国民间四大节日。端午节所传承的文化思想和文化理念是中华人民智慧的体现,人们所要做的就是要尊重端午节文化,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本文主要以端午节这一节日为中心,介绍了端午节文化的由来以及内涵,主要重点探讨了关于端午节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一、活动背景端午节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唯一一个以纪念真实的历史人物而缘起并延续至今的节日,但学生们对端午节的印象只是吃粽子、系五彩线、挂菖蒲和艾叶等,从来没有深入去认识端午节。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最高兴的莫过于天真活泼的学生们了,为了让学生们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我们策划并实施了此次班会。  相似文献   

5.
端午节最初与屈原是不相关的。端午节举行与屈原有关的活动最早出现在汉代,是荆楚一带的地方性活动。屈原、粽子、竞渡作为端午节的三大基本文化因子,起初它们相互间是没有关联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屈原、粽子、竞渡这三大要素逐渐融合在一起,以屈原为纪念对象的端午节,到唐代才最终成为全国性的节日。端午节这三大因素综合的过程其实就是有关屈原历史的传说化和这一传说历史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习作内容:端午节快到了,请你选择材料,写一篇介绍端午节的短文。可以介绍端午节的来历,这一天为什么要赛龙舟、吃粽子;也可以专门介绍你们当地端午节的风俗。习作指导:1.本次习作是合理利用书中提供的相关资料,重新组  相似文献   

7.
童霏 《文教资料》2010,(1):71-72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如今恢复传统节日的潮流中.正确地认识端午节的源流和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尤为重要。不仅能够提高我们对传统的熟识度,还能够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本文主要从饮食习俗方面介绍端午节,并由此总结出端午节中所蕴含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8.
端午节与屈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午节最初与屈原是不相关的。端午节举行与屈原有关的活动最早出现在汉代,是荆楚一带的地方性活动。屈原、粽子、竞渡作为端午节的三大基本文化因子,起初它们相互间是没有关联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屈原、粽子、竞渡这三大要素逐渐融合在一起,以屈原为纪念对象的端午节,到唐代才最终成为全国性的节日。端午节这三大因素综合的过程其实就是有关屈原历史的传说化和这一传说历史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2015年中国端午节俗与屈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湖北黄石举行,大会收到学术论文113篇。与会的16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端午节俗的形成与流变、端午节俗的文化内涵和当代价值、屈原、楚文化对端午节俗文化的影响、屈原生平与思想、楚辞学史与楚辞接受史、楚史等专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尚尔军 《教育》2013,(9):58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其中,对于端午节,据考证,早在屈原投汨罗江之前就有,并非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而是在屈原投汨罗江之后又增加了新的内涵。两千多年来,为了纪念端午节,中华民族充分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形成了很多风俗习惯,端午节和这些风俗习惯都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信息。笔者查阅  相似文献   

11.
传统风俗的历史传承并非一成不变,由于社会政治、地域环境、经济形态、人口迁移等因素的影响,传统风俗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往往展现出各具特色的文化生态。大澳龙舟游涌在传统风俗传承过程中,依据地方环境、配合地方社会的转变呈现出不同的民间理解以及内容变化。这种极具地方色彩的诠释与再解读,令当地居民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更自然地接纳及认同本土传统风俗习惯,促进他们对地方传统风俗的坚持和传承。本文基于香港大澳端午龙舟游涌与佛山九江传统龙舟的比较,对两地传统龙舟文化及民俗风情进行实地采风,考察二者之间的袭承关系与发展变革,旨在探究潜藏其中的文化根源与文化内核。  相似文献   

12.
龙舟竞渡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之一,但对高校来讲却是一门新兴的科目。宜春学院是江西一所普通地方高校,但是在培养优秀的体育运动队方面却有着不普通的成果,龙舟队就是其中的一支优秀运动队。本文探讨了在高校发扬龙舟文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促进宜春学院龙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的措施,以弘扬民族精神,将校园文化、体育精神与龙舟竞渡的民族传统文化精髓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3.
顺德龙舟活动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顺德,现代龙舟队在多年的国内外赛事中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乡村龙舟活动每年也正常开展。但盛誉之下的现代龙舟队已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而乡村龙舟活动也出现后无来者的状况。要解决龙舟活动的传承问题.必须依靠政府的积极倡导以及民间的广泛推动,在当地大中小学校以及企业当中广泛开展龙舟活动。只有这样,顺德的竞技龙舟与传统龙舟才会出现较好的传承局面。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逐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经历了一个从"以民为本"到"以人为本"的发展过程。这是一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演变历程,也是一个继承与发展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15.
"送穷"的习俗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已经消失了,但仍有少数地区还保留着。探讨豫北"送穷"的由来及在传承过程中时间的变化,从"送穷"的仪式入手,分析豫北地区安阳"送穷"日期的演变,可以得出豫北安阳等地区的正月初五晚上送穷习俗,实质上是古祭祀的一种延续。这一习俗在豫北及其他地区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的民众心理,即强烈的脱贫意识。  相似文献   

16.
彭大翼是元明时期接受《颜氏家训》的杰出代表,他在《山堂肆考》直接引用《颜氏家训》原文多达22处,现从家庭教育、劝人读书、避名避讳、文学创作四方面分析彭大翼对颜之推思想的接受。  相似文献   

17.
重民是传统政治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以唐太宗为首的贞观君臣,把治理民众、安定民生列为君主政治的首要任务,确定了君主"无为"、"因民心"、"不竭民力"、"及时修政"、"以农为本"和"君主调节官民关系"等"安人宁国"的策略原则。民本思想是封建统治者的一种御民之术。封建君主的重民思想不会发展为民主思想,和民主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顺德龙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它继承了岭南传统文化的特色与个性,兼容了中原文化的内容,逐渐形成了顺德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和体育运动,并取得丰硕成果。2005年,顺德获得"全国龙舟之乡"的称号。"团结合作,奋勇拼搏,一往无前"的龙舟精神,更升华为顺德精神。顺德龙舟已经成为顺德一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9.
王立鼎 《柳州师专学报》2009,24(6):35-39,55
中国传统认为"龙"代表男性,"凤"代表女性,女性成为兴云司雨的龙神的现象并不多见。在洮岷这个汉、藏、回三族杂处的地区,由于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影响,出现了藏族崇拜龙王和对女性龙王的崇拜现象,汉族在不同程度上接受藏族的女性龙王崇拜,把龙王换成汉族女性,形成了由女性龙王来主管一方的女性龙王崇拜的信仰。  相似文献   

20.
沅陵龙舟竞渡是为了祭祀苗族先祖盘瓠,它远远早于祭祀屈原的龙舟竞渡。屈原在《湘君》、《东君》等诗中曾对沅陵龙舟进行过激情的描写,说明沅陵龙舟竞渡起初跟屈原毫无关系。让沅陵龙舟竞渡与屈原人事相关联的人是欧回和刘禹锡,他们使得沅陵龙舟竞渡原始巫祭色彩注入了爱国的新思想。沅陵龙舟竞渡拥有四个世界之最。因此,将中国传统龙舟竞渡的故乡定于沅陵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