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体》小说被誉为中国当代最杰出的科幻小说。本文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四种网络类型,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对小说《三体》中科幻语言进行观察与分析,主要闸释"科幻术语"的动态构建过程和推理机制。通过分析得出:概念整合理论的四种网络类型对小说中科幻语言的构建具有一定的阐释力。"科幻术语"在认知整合作用下为小说创建了语篇背景,为人们从认知视角解读科幻小说语言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科幻小说源自西方,然而幻想小说的萌芽应在中国。中国科幻作家比外国科幻作家更关注科幻文学与主流文学的关系。在叙事机制上,西方科幻创作抓住科幻文本迷人之处,它的魅力并非那些“已经得到的知识”,也不是业已形成的“人生观念”或“人文信条”,它的哲学和美学功能远远比这要多得多。中国科幻小说继承了几千年丰厚的文化积淀,融化其中有益的成分,借鉴意识形态的风格而独树一帜。以往的理论认为,科幻小说是“以科学幻想为题材的小说”,其实科幻小说描述的不是一种小说,它是“利用科学的创作方法写未来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弗兰肯斯坦》是英国小说家玛丽·雪莱创作的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科幻题材的小说。玛丽·雪莱因此被誉为"科幻小说之母"。在《弗兰肯斯坦》中,作者用哥特式的文学创作方法,讲述了一个科学研究者和他所创造出的"怪物"之间既恐怖又悲伤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科幻小说发展迅速,为了宣传中国科幻,我们有必要借助翻译理论指导中国科幻小说的翻译实践。本文基于目的论的三个原则——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探讨了科幻小说《北京折叠》的英译策略,译者灵活运用了增译和省译、调整语序、合并句子、转换句式、直译和意译等翻译策略,使译文通俗易懂,在忠实于小说的内容与形式的同时,实现了宣传该小说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刘慈欣与新古典主义科幻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慈欣为当今中国科幻文学带来了古典主义气息。但刘慈欣的古典主义,与西方科幻小说黄金时代、苏联科幻乌托邦科幻小说风格都有不同。在强化叙事速度、强化父子关系、强化科技美感几个方面,刘慈欣的小说革新了古典主义的各个侧面,形成中国新古典主义科幻小说的新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些年科幻文学研究的兴起,《格列佛游记》作为科幻小说重新受到重视。科幻小说的研究视角为这部寓言讽刺小说的解读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根据加拿大科幻文学研究学者达科·苏恩文的陌生化的科幻文学理论,本文发现《格列佛游记》是依据现实空间来创造新现实空间的,斯威夫特通过两种空间的并置、对照与转换,为读者创造了一种陌生化的审美体验,既提升了小说的艺术价值,又达到了批判与教化的双重目的,还展示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探讨和对价值取舍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陌生化"理论与科幻文学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是这种类型文学最突出的特征。但是放在世界科幻小说界,中国的科幻小说由于自身独特的发展历史,造成了中国科幻小说一直以来对民族国家复兴和发展的焦虑,因而很难仅仅做单纯的科学幻想。而且中国的科幻小说作家们也很清楚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将自己设定为英美科幻文学中一种"陌生化"的存在。基于以上认识,本文选用刘慈欣的《流浪地球》作为分析的文本,来探讨其陌生化叙事下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大卫·米切尔是目前英国作家中的一个冉冉升起的新星。作为一个年轻的小说家,他已经完成了五部成功的小说,并在严格的评论家和普通读者中都赢得了声誉。《云图》是他第三部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在这部作品中,他将引人入胜的叙事技巧,生动的故事和发人深省的思想完美融合在一起。该小说"将科幻小说、惊悚小说和古典文学中的艺术感完美糅合起来,并辅以音乐般的韵味与生机勃勃的语言"(《卫报》),在这部小说中,米切尔巧妙地运用自己的天赋来编排叙事时间、叙事层次构出一个人类文明的云图。通过对这部小说的叙事研究,我们可以在这部小说中看出叙事技巧的审美价值,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理解它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老舍的《猫城记》具有社会幻想小说的特点。把《猫城记》置于世界科幻小说的背景下,从另一个视野可以看到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小说里具有的反乌托邦叙事,表现了作者的批判精神。同时,小说中还具有一定的乌托邦想象和设想,这就与中国近代小说出现的乌托邦幻想相呼应,具有了中国小说自己的特质。因此,老舍的《猫城记》展现了一位中国优秀作家的品质,即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及超越。  相似文献   

10.
科幻小说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发挥想象力,对人类社会、对科技发展进行反思的平台。近年来,以刘慈欣、郝景芳等科幻作家为代表的中国科幻在海外逐步获得科幻界的认同。刘慈欣和郝景芳分别获得了科幻界"雨果奖",他们的作品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美国、欧洲及其他国家出版发行。为了使情节更生动,同时让科幻小说中的描写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中国本土科幻小说都会带有一定比例的文化负载词。如何将这些文化负载词译入目标语,使之能够为目的语读者接受,是科幻译者在翻译中面临的难题。但是,国内对科幻小说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非常少见,而且多集中于研究刘慈欣的长篇小说《三体》。本文将以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的目的论作为指导,在其观照下尝试探讨刘慈欣短篇科幻小说中的负载词的翻译。  相似文献   

11.
苏学军是"新生代"重要的科幻作家。他的科幻小说《火星尘暴》与《远古的星辰》,都以遥远的外星球作为背景,通过创造世界、捍卫和平等重大题材,表现出昂扬奋发的英雄主义气概,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在现代主义色彩浓厚的"新生代"科幻作家中,显示出独立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12.
赫·乔·威尔斯是英国文坛上的一位杰出作家。也是具有世界意义的科幻小说大家。他的许多小说都已成为科幻界不朽经典。威尔斯的科学幻想小说借助他广博的自然科学知识,展开想象的翅膀,驰骋于空间与时间之中,从月球、太空、过去和未来等各个角度来观察生活,通过美人鱼、天使、巨人和外层天体上的生物的眼睛来观察人类;故事紧张,情节离奇。威尔斯用瑰丽的色彩描绘科学发明的巨大威力与贡献;用科学寓言的形式谴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种种荒唐、黑暗和丑恶。威尔斯的科学幻想小说既有娱乐作用,又有讽刺意义;既介绍了科学技术知识,又起到了针砭时弊的效能。威尔斯的科幻作品是现代科幻文学的雏形和模型,他本人也因此而被称为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科幻小说奇才,甚至有人称他为科幻小说界的莎士比亚。威尔斯称他自己的作品则是“科幻传奇”, 是想象的产物,梦里感觉它是真,醒来即知全是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的叙事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广泛吸收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对传统的写法有了全面的突破与创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小说的叙事艺术。本文从风格、结构、方式、语言四个方面论述《红楼梦》的叙事艺术成就。无疑,《红楼梦》的人物塑造和叙事的成功,使它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最高峰  相似文献   

14.
刘慈欣,中国当代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也被称为"中国科幻小说"第一人.其长篇科幻小说《三体》三部曲的横空出世,第一次将中国科幻带入了世界科幻文学的殿堂,让世界驻足于刘慈欣笔下宏伟辽阔的星际,流连往返于"三体"和当下两个世界,聚焦于文明背后的种种危机,惊叹于中国科幻作家奇特的想象力.通过全面梳理刘慈欣文学创作观念,以求找出刘慈欣文学观与文学实践的独到之处,以进一步引发中国科幻界对作家身份的认知以及对科幻文学归途与指向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它的现代意义在艺术价值方面同样也体现了出来。陈平原先生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一书中讲到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叙事角度三个层次共同促成了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狂人日记》在这三个方面中也体现出了承前启后的特征。拟从叙事学的角度阐释《狂人日记》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小说的叙事模式包括叙事角度、叙事结构和叙事语言三个层次。中国古代小说尽管有个别采用倒装叙述的(如唐代李复言《续幽怪录》中的《薛伟》),有个别采用第一人称限制叙事(如唐传奇中的《古镜记》、《游仙窟》、《谢小娥传》等都用"余"、"予"的口吻叙述)和第三人称叙事的(如唐初无名氏的《补  相似文献   

17.
《家族》是巴特勒十二部小说中的第三部,与众不同的是,这部小说的场景是在过去,而不是未来。对于将这部小说归于科幻小说行列的做法,作者并不赞同,"《家族》并不是科幻小说,事实上,它只是一种单纯的幻想"她说。本文就此谈巴特勒和她的《家族》。  相似文献   

18.
《家族》是巴特勒十二部小说中的第三部,与众不同的是,这部小说的场景是在过去,而不是未来。对于将这部小说归于科幻小说行列的做法,作者并不赞同,"《家族》并不是科幻小说,事实上,它只是一种单纯的幻想"她说。本文就此谈巴特勒和她的《家族》。  相似文献   

19.
《萤窗异草》历来被认为是一部仿《聊斋》之作,它承袭《聊斋》的题材、语言等,但又有意识地运用多种叙事技巧,从而创作出更为曲折的故事。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考察《萤窗异草》的叙事程式、叙事时间与叙事结构,将之与《聊斋》对比,认为长白浩歌子在叙事手法上有所创新,体现了清代小说叙事在模仿之中追求创新与发展的努力,也推进了中国小说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20.
《史记》开中国古代传记文学先河,为中国近世小说叙事艺术之滥觞。其小说叙事艺术的超前成熟,代表着古典文学的一个高峰。《魏其武安侯列传》是《史记》中的叙事名篇,其人物刻画与叙事结构都已臻化境,由此可管窥《史记》小说叙事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