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编手记     
柯泽琳 《东方文化》2003,(6):159-159
5年前,我们曾兴致勃勃迎来了《东方化》;5年后的今天,我们将依依不舍与她道别。此刻,真有些像当年歌德在莎翁纪念日的讲话中所言,当命运看来必须终结时,我们仍然希望生存下去。  相似文献   

2.
我的心愿     
经过非凡的努力,我终于被选为普林斯顿市市长。刚上任不几天,我便于没事可干的无聊中想出一个极有趣的主意来。我需要给自己选一个副手,而他必须非常善良,而且必须很穷。我希望能有一个穷人跟我享福。过去,我曾是一个流浪汉,也曾向人讨过东西,但现在,我已经成为一个市长,一个显贵。这真使我高兴。我化了装,穿得破破烂烂,走上了大街。街上各式各样的人都有。小姐、太太们都穿得很阔绰,摇摇摆摆地走着,还有那些高贵的绅士们,他们挺着胸,昂着头。这使我感到讨厌,我对他们一点也不感兴趣。终于物色到一个人选,他是  相似文献   

3.
群体本位的中国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较长时期以来,我一直怀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希望中国的影视界能够拍摄一部展示我们中国化的核心特质和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的影视作品。这部影视作品应当深刻而准确地把握和揭示中国化与民族精神中最本质、最具代表性、最足以体现与其他民族  相似文献   

4.
士澍先生自幼习书法、篆刻。早在1964、1965年,就于北京市少年宫书法比赛中获奖。近20年来,他的作品,几乎每年都要多次入选国内外各类大展。他的书法,真、草、隶、篆无不精,以篆书为最,且以柔软的鸡亳为之;其篆刻曾兼收各家,现已具备自己清新典雅的格调,自成一路,且从规矩中脱化而出。关于这些,大家可从其作品中品味,孰优孰劣,无须我来评说。我要说的,是他的人品素养和化素养。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李兆忠不无兴奋地拿来他新近发表在《东方化》(2001,5)上的《艺术与科学:一枚硬币的两面?》一,还附带李政道博士主编的《科学与艺术》(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年出版)一书。他说章是他向李政道博士“请教”,的,希望我发表一点意见。我说,先拿来看一看,想一想,再说。读过之后,觉得尚有些话可说,便打开电脑敲下所感,所思。  相似文献   

6.
110多年前,在美国当仆人的中国劳工丁龙捐献全部积蓄1.2万美元,希望在美国著名大学设汉学系,以传播中华文化。其主人卡本蒂埃为助丁龙愿望成真,陆续捐款近50万美元。而此汉学系既是当代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  相似文献   

7.
我和一鸣的相识,缘于书画。未谋其面,先见其画。他的绘画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山叠水嶂,云海蒸腾,氤氲一片,让我有走进真山真水,身临其境之感。一位美术爱好者曾问我:“那么真实细腻的画,是怎样画成的?”作为记者,我也同样好奇。  相似文献   

8.
情爱深深     
有时候,我简直怀疑我的爸爸妈妈是否真有爱。他们整天忙于挣钱,为我和弟弟交付高昂的学费,从未像我在书中或是电视中看到的那样花前月下,互诉衷肠。他们觉得“我爱你”这样的字眼太重,说不出口,更不用说在情人节送鲜花了。特别是我爸爸的性子暴,一天劳累之后,回家经常会发脾气。  相似文献   

9.
超化吹歌     
鱼禾 《寻根》2009,(5):138-141
最早知道河南新密市南部超化这个小镇,是从朋友邓国锋的文章中。那时他在超化镇当书记,曾为重修超化寺写赋,其中有句“稻绿平畴,芦苇披拂”,用以述说超化的自然环境,令我过目难忘。超化镇建于北魏,以佛教名刹超化寺名,超化寺则借由佛教梵语“超凡化度,脱俗绝尘”而名。而最令我神往的,是超化“吹歌”。  相似文献   

10.
《在真中求美——对话摄影家谭明》谭明:风光摄影离不开纪实。“真”里面可以体现“美”,如果这个“美”不是现实存在的,你根本拍不出来。我就是在“真”中求“美”。很多人去拍素材,然后在暗房制作,这种攒出来的片子不叫摄影。风光摄影是一件既严肃又严谨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深呼吸     
好多年没联系的老同学给我打来电话,要我去参加同学聚会。他叫李睿,是我中学时的同学。我们以前关系很铁,毕业之后,就再没联系过。有时回想起他,觉得应该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就是没贮完的时候,真要是闲下来了,脑子里装的又不是这事儿。这些年没联系,我还是一下就听出了他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许抗生 《中国文化》2014,(2):197-198
9月9日晚上9点,恩师汤一介先生与我们永别了,我再也见不到汤老师,不能再聆听汤老师的教诲了,我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当天我是在去湖北黄梅县参加汤用彤先生纪念馆开馆庆典的火车上,听杨浩告诉我汤老师病重消息的。我本来是想参加汤老纪念馆庆典之後回北京,即去医院看望汤老师,真没有想到汤老师没有等我回北京即已仙逝。  相似文献   

13.
爱永远年轻     
爱永远年轻余禾惠编译我的父母结婚50周年纪念即将到来。母亲打电话对我说,"你爸给我买了十几朵白玫瑰!"那声音好不激动,真像一位妙龄少女被邀请参加学生舞会一般的兴奋。通过这次庆祝活动,我发现了以前从不知晓的父母的一个秘密,他们的结婚戒指上都刻有一行诗,...  相似文献   

14.
稀世珍品──倒流青瓷壶窦育男记得三年前,当我步入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历代酒器特展室时,一件宋代酒壶─-倒流瓷壶,引起我的极大兴趣。后来连续三、四次前往观赏、抚摸,真有点爱不释手。去年,有幸一位好友送来由铜川陶瓷研究所仿造的复制品,我把它摆在书架上.确是古...  相似文献   

15.
汤一介 《中国文化》2014,(2):192-193
欢迎各位学者、各位领导和媒体朋友,参加这一次学术讨论会,我希望大家对这套书不仅仅说一些好话,应该给一些批评。至少我现在自己觉得,还比较散,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转型的范例。没有成为,所以需要再努力,也希望大家可以批评。  相似文献   

16.
异域之眼     
我是一个中国人,人生三分之一的时光却又是在东邻日本渡过的。所以,当我第一次踏上西方世界的领土,第一次领略到西方世界的人情、风俗、制度时,东西方化间所折射出的巨大化差异,给我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令我思绪万千。  相似文献   

17.
远珑的水彩画,我看得不多,前年在其学院讲学,注意到他的数幅写生,感觉功底很是扎实,如《静物—手套》《青铜时代》。其他作品,大多属于写意,虽寥寥数笔,却也形神兼备。显而易见,在艺术上他极有希望发展。近年,中国水彩画写实有余,意境不足,多照葫芦画瓢,少“余音袅袅,绕梁三日”韵味。远珑可能有感于此,才于删繁化简上下功夫,将描摹的物象升华。随情驰骋,所画乃其向往的意境,尽管笔墨不多,但耐人寻味。朦胧中有韵味,流泻中有节奏,恰合齐白石箴言“太似则媚俗,不似则为欺世,似与不似间,真艺术也”。  相似文献   

18.
李泽厚(以下简称李):希望就在年轻人身上。前段时间有记者问我,以後有什麽打算。我说我现在,要慢慢地淡出。  相似文献   

19.
地震日记     
公元1970年的1月5日下午.我接到县化馆的通知,停止了休假.匆匆赶到县里来。我的假期还有三天,心里多少有些怨气.但这一天是峨山县农村艺调演报到的日子,化馆的每个人都有许多事要做,我是一个刚到化馆工作不久的青年,得听话,叫回单位就回单位。  相似文献   

20.
每当我欣赏廖开明的画作,很容易被其中流露出的真惰所打动。因为他的画浓缩着对传统化的深厚感情,饱含着对生他养他的故土深深的热爱与眷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