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老师没有念到我的名字,学文的同学个个抱着课本离开了教室和相处了一年的同学,告别了迷茫的高一走进了高二,最后扔下一句话:“终于可以与理化生说再见了。”走了些同学自然会来些新同学,刚来这学校不久,走了的,新来的,对于我来说都较为陌生,既没有离别的伤感,也没有初识的新鲜。高二的教室看起来很闷,从平房搬进楼房,而且还是第五层,屋顶也不是很高。我坐在靠窗子的位置,什么感觉也没有,他们却嚷嚷开了。我们是关在笼子里的鸟了,想飞也飞不出去了。二雨连绵着下了好几天,我的心情也有点湿湿的。隔着玻璃向外看,树叶绿得如发亮刺人的眼。自…  相似文献   

2.
何小平  徐国洪  李林兵 《师道》2003,(12):24-24
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后,我让学生自由发言。一学生提议:“老师,如果这节课放在我们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上,草船如何受箭的过程通过电脑制作的动画展示在我们的面前,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对课文的理解,我们学起来也将更有兴趣。”一石激起千层浪,“对,老师,我向您提个建议,我们马上就要毕业了,但自从我们学校有了多媒体教室后,我们仅仅只在里面上过两节课,而且还是公开课呢!平时我们应该多到里面去上上课,让我们也感受一下现代教育的优越性啊!”“现代化教育已经成为了我们尘封的记忆!我们好想再去领略一下网络现代化的魅力啊!”“好!我赞成!”……  相似文献   

3.
永恒的记忆     
我的又一届学生离我而去了。可是,多少次在梦中见到他们如花的笑靥,梦醒后仍觉甜蜜……人还没到教室,就听到有学生喊:“狄老师来了!狄老师来了!”站在讲台上,望着一大摞奖状、奖品,笑容却在此时凝固了。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他们颁奖了。过不了多久,他们将跨入初中的门槛。面对一双  相似文献   

4.
《同学》2006,(6)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往今来,离愁别恨, 是一个说不尽的题材,其情之深,恨之切,正像南朝江淹所说的“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现代人如古龙则说:“离别是为了相聚。”在离别的话题上,古人比较伤感,现代人则比较理智,这原因主要是科技将我们相互之间的距离拉短了,拉近了,所以离别更不像古人那样一别就是海角天涯,一别就是千年。我们现在的离别,自然也是要有些伤感  相似文献   

5.
我的阳台     
下雨了,密密麻麻的雨丝落地成泥,裹得一身不清静。校园里的离别愁绪由于雨季而变得绵长如深巷,我循着他的足迹最后一次走过这长长的柳堤。第一次遇到他,也是在这样的雨天。我顶着书包从自习教室一路小跑往宿舍方向奔去,他拦住了我,抱着个篮球,憨憨地递过一把黑布伞。他说喜欢在雨里酣畅淋漓地和自己打场球,自己用不着伞,雨洗去了  相似文献   

6.
“悲莫悲兮伤别离”。离别是人生普遍而重大的遭遇之一,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作家笔下的重要题材。由于历史、文化、地域等差异,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面对离别的心态及离情别意的表达也存在着显著的不同。本文试图从与诗词、小说和外国戏剧的对比中来归纳元杂剧的离别描写的特点。在我国文学史上,开书写离愁别绪之先风者是《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等等。汉魏六朝时的离别种种,则可以从《别赋》中大致领略:它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为题旨,分别写了公卿、侠士、从军、去国、夫方外和情…  相似文献   

7.
又是一届小学毕业生即将告别母校。在离别前夕,回想起六年来与孩子们同甘苦、共风雨的情景,我真有些舍不得离开孩子们。明天是最后一节班队课了,该如何为学生们小学阶段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作个总结,给孩子们留下永恒的记忆呢?我决定召开一个“实话实说”展示会,让孩子们展示出自己六年来的幸福与感动。第二天“,实话实说”展示会如期举行。离别的感怀情绪弥漫了整个会场。“这是我六年来保存完好的成绩单,上面有老师对我的评价,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老师对我的关怀和鼓舞。”十几张略显陈旧的成绩单无一遗漏地在刘昆的手中挥舞。“这是三年级时,当…  相似文献   

8.
教了15年语,今天,我第一次要和学生同时完成同一命题作。“同学们,不知你们留意没有,我们教室窗外有一片绿,这片绿伴随我们度过了两个炎热的夏。现在,是大家和这片绿相依的最后一个夏天。在离别母校之际,你们想给这片沉默而充满生机的绿留下几句什么话呢?今天,我准备和同学们一起当堂完成一篇命题作——《窗外的那片绿》。”  相似文献   

9.
中唐诗人权德舆在自己的绝句《岭上逢久别者又别》中这样写道:“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离别后各奔东西,征路漫漫,毫无头绪,可见离别之苦和前途难测。若用最后两句诗来形容我们考生鉴赏古诗词的束手无策,也有一定道理。很多鉴赏题的题设,如“请分析其表达方式”“请用简要的语句分析其内在含义”,往往出得概括、笼统、抽象,让我们有时无法确定自己答题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刚到镇里的初中时,我对一切都很新奇,尤其是那么多新鲜的面孔。因为我酷爱绘画,所以就用破笔头逐一将这些面孔涂抹到我粗糙的画纸上。现在看来,自然是画得奇形怪状,乌七八糟,但当时却博得了同学们的许多喝彩。因为那时我已稍稍懂得了如何突出特征,因而时常有一些“传神之笔”。比如将鼻子画得高大如烟囱,同学们就知道是高鼻子唐广宁;将嘴画得阔如脸盆,这无疑就是大嘴孙小泉了。我几乎每天都要完成一幅“杰作”,趁大家去买午饭的时候,用唾沫粘在教室后面的墙壁上,大家回到教室便有了很好的笑料。倘若画的是他本人,那人自然便黄了脸,在别人的笑声中将画扯下来撕个粉碎。有几个女生因此好几天都对我呲牙咧嘴横眉冷对,好在并没有人告到班主任那儿去。没有多久,班上60余人差不多都已在我的画里亮了相,最后便只剩下了白子惠。  相似文献   

11.
今天早上,下了一场好大的雪。铁头高高兴兴地跑进教室,喊道:“好大的雪呀,有谁愿意跟我去堆雪人?”教室一下子就乱了起来。“我愿意!我愿意!”好几个男生都举起手来。铁头啊,你的心可真够大的,居然还总想着玩。铁头走到我面前,问道:“姜小牙,你去不去呀?”我刚要说“我去”,就看见魏老师悄悄推门走进了教室。  相似文献   

12.
尽力就行了     
为了抓管理,学校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卫生检查被当作评选“优秀班集体”和“优秀教师”的重要标准之一,班主任都非常重视。一次,我班在卫生评比中排在年级最后一名。我气冲冲地走进教室质问:“教室是谁打扫的?”卫生委员说:“是唐冰。”“唐冰,今天的卫生评比我班排在最后一名,班上的脸让你给丢尽了。为此,罚你扫地一周。”我声色俱厉地说。“我不扫。”“凭什么?”“我扫得很认真,地上一点纸屑也没有,我尽力了。”“尽力了?”我的心猛然一震。是呀,任何事物的好与不好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教室的干净与马虎也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干净。只要…  相似文献   

13.
放学一刻     
“丁零零……”放学了,同学们像开闸的洪水涌出教室,教室门被挤得丁咣直响。我刚站好位置,就听见后面传来急促的争吵声。一转身,只见杨艳、杨洋、戴静三人正吵得不可开交。杨洋大声嚷道:“戴静不站,我就来了!”戴静也不甘示弱,连忙反驳道:“谁说我不站了?我不正准备来吗?再说,我就是不站,你也不该抢占我的位置!”杨洋似乎挨了戴静重重的一棒,没话说了。身旁的杨艳一边拉住杨洋的衣服往后拽,一边说:“杨洋,到最后去,到最后去。”可杨洋却像一堆烂泥似的死死赖在我后面,嘴里又开始振振有词:“干吗?我就在这儿!我就在这儿!”我们都为杨洋蛮不讲…  相似文献   

14.
穿过教学区去操场晨练,耳边飘来周围学生的窃窃私语声:“老李又要去打球了。”“老李?”习惯了耳边“老师”“李老师”的称呼,这两个字像一枚钢针直刺入我的心口,一股怒火窜上我的心头,我感到脑袋嗡嗡作响。我下意识地朝左一瞥,几颗伸出教室窗外的头立即缩了回去,若无其事地趴在桌子上。我跨步就要冲向这个教室。然而,理智阻住了我。称呼是什么?称呼是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关切。称呼体现了什么?称呼体现了人与人地位的高低尊卑。称呼能代表什么?称呼不能代表感情。当“老师”的称呼千篇一律地响在耳畔时,我们感到是那样的顺理成章,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15.
危凳     
又到星期一了,不晓得我的座位又“流动”到哪里去了。来到classroom一瞅,我“可爱”的座位“流”到了最后一排,和我“亲爱”的同桌刘耗子先生在教室后面“鹤立鸡群”。本人顿感全身不  相似文献   

16.
在广安县,人们争相传颂民小教师何长生临危不惧勇擒凶犯的事迹。今年六月二日上午,广安白市公社龙凤大队小学教师何长生正在教室检查学生作业。突然看见一人随着一缕缕青烟,伴着“哧哧哧”的声音,闪进教室,冲向学生何继全。何长生定睛一看,原来是本社的蔡福祥。只见  相似文献   

17.
分享未来     
《新作文》2002,(35)
是的,该分手了。坐在中考的考场上,不知这样的心情是否适合于这样的题目。时间时刻在向我敲着警钟:离别在即。离别在即。早上还是早早地去了教室。宁静的校园,微微的风  相似文献   

18.
这节英语课的授课主题与服装有关。我心血来潮,改变平时的着装风格,特意穿了一件雅致的橘色连衣裙(orange dress),外面搭配了一件风衣,将往常的马尾辫盘起来用一根簪子固定。一方面,便于课堂教学,让学生对服装有更深刻的感知,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对我有眼睛为之一亮的新鲜感。上课铃声响,我直奔四年级某班教室。一进教室,学生的目光直射我,随后整个教室如炸开了花。“Miss Jiang,老师今天好漂亮啊!”“Miss Jiang,您这条裙子可好看了!”“Miss Jiang,老师像模特一样美!”“Miss Jiang,您头上怎么插个筷子啊?”他们一个个兴奋而好奇地盯着…  相似文献   

19.
张成文 《语文知识》2004,(2):29-29,28
2003年高考佳作中有许多惊人妙语,令人读后拍案叫绝。现将这些“凡人名言”整理辑录如下,与读者共享? ①我欣赏李白的狂放洒脱,爱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 爱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自尊。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  相似文献   

20.
感受幸福     
距离是一种美,相思是一种幸福。2006年6月24号是我终身难忘的日子,那个美好的时刻是我执教14年以来最最刻骨铭心的。早晨,不是艳阳高照,空气也不是格外清新,但是我的心情却分外爽朗,因为我出差回来了。背着有点脏的电脑包,一如往常到教室左边的走廊上驻足,听听教室里动静,感觉一下教室里的学习氛围,或许这就是我“不良”的职业习惯。这时,发现前面有一张纸屑,我快速上前弯腰捡起,还未完全起身,不知被谁撞了一下腰。刚想看个究竟“,肇事者”已飞入教室。而且这“个肇事者”仿佛就是一只能歌善舞的小鸟,一进教室就把原本安静的教室搅得沸腾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