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源与环境是现在世界许多国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水环境的问题已成为最主要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从水环境的含义,水环境的容量进行了说明,以及对国内外水环境的发展概况和水环境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评价了各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不仅要查明地下水环境的演变历史和现状,还要分析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不利于人类发展的负效应,以便合理规划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污染,保护地下水环境,确保可持续发展。当前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主要是指狭义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唐山陡河水资源概况、陡河水环境监测概况,统计了近年陡河近年、主要污染物情况,分析了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总结了水环境改善的几点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环境保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认可。本文详细综述了2000年至2014年以来江苏省水环境质量状况,具体包括为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淮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太湖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和饮用水环境质量状况,希望为江苏省水环境治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和启迪。  相似文献   

5.
兰薇 《科技风》2015,(3):164
本文针对水环境监测工作,首先概述了我国水环境检测工作的主要内容,进而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水环境监测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结合目前水资源保护的新要求,系统的论述了提高水环境监测质量可行措施,可以为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实施开展提供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引入水环境监测系统中,并通过研究和解决相关理论方法与技术有效提高水环境监测系统的整体效能。本文主要研究基于无线网络的水环境监测信息融合处理系统结构模型,并提出有效的多源信息融合方法、多传感器管理及协调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7.
结合水环境监测的实际工作,按照相关的监测规范及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总结了水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和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对水资源的需求比较大,同时也对水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水资源与人们生活生产具有密切的联系,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资源。为了有效的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的保护工作质量,水土保持措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本文就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与水环境的重要性和影响进行探究,仅供交流借鉴。  相似文献   

9.
改善水环境质量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之一,实行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根本途径。我国对水污染物排放先后经历了浓度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两个阶段。该制度虽然对遏制环境质量恶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没有建立污染物排放量和水环境质量之间的定量对应关系,实际上并没有解决水污染物允许排放量的科学分配以及最终实现水环境质量达标的核心问题。要在根本上实现环境水质达标.将依赖于实施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的排污总量控制制度。而保证该项制度的有效实施,首先必须科学、准确地掌握区域、流域和城市的水环境容量。并以环境容量为基础,以排污许可证为主要管理手段.逐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排污总量控制体系,在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允许的前提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10.
居住区的水环境系统建设是生态居住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对自然界水资源的了解,合理开发和建设生态居住区的水环境系统,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建设生态人居为目标,在对居住区水环境系统的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水环境系统的规划和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产业转型关键期需进一步明确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消耗与水环境的影响。以广东省为例,利用系统动力学构建模拟产业结构、水资源消耗与水环境及影响要素关系的动态仿真模型,并在验证模型一致性的基础上,分别选取水资源消耗量与可用水资源量、化学需氧存量与氨氮存量作为水资源消耗与水环境的评价指标,对产业结构调整所可能引发的水资源消耗与水环境效应进行动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对单一产业重点调整时,第二产业易造成可用水资源量偏低,而重点调整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则分别有助于降低化学需氧与氨氮存量;对三次产业中两类产业进行重点调整时,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在控制水资源消耗、化学需氧存量、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而三次产业综合提升时,会加剧水资源消耗,但对水环境质量与经济效益提升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灰色局势决策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将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局势决策法应用于水环境质量评价,根据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设计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灰色决策模型。将多污染因子评价归结于单目标决策,实例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淮河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计算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子奇  夏军  左其亭  张永勇 《资源科学》2009,31(7):1150-1157
本文介绍了淮河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计算系统的总体设计、承载力数学模型的建立、软件系统的结构及应用。研究中通过计算在维系“良好水环境状况”目标下流域所能承载的社会经济规模上限来得到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在耦合了社会经济系统模型、水资源转化关系模型、水环境系统模拟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编程技术将“社会经济—水资源—水环境”系统模型、生态需水量计算模型、以及水环境承载能力计量模型中众多的边界条件、控制条件、可变参数及成果分析进行系统集成。所建立的淮河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计算系统可有效地实现流域现状水环境承载能力的计算以及对未来不同时刻、不同频率来水条件下的承载力进行情景分析计算,为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水是生态环境中最动感最活跃的元素,水的有无往往与美好环境的获得密切相关,对于人居建筑文化而言更是如此。本文探讨了水环境与人居建筑文化的基本概念,从历史和当代的角度分析了水环境与人居建筑文化的重要关系,以及水环境质量对于改善人居建筑文化的重要影响。笔者认为在居住区建筑规划和建设中,对水环境进行探讨是适时的,也是必要的。有鉴于此提出了改善水环境提高人居建筑文化品质的一些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辽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仿真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水环境承载力复合系统具有高阶次、多变量、多回路和非线性的反馈结构,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辽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仿真模型,以揭示辽宁省辽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模型的有效性检验表明,所建模型可以用于研究区水环境承载力的模拟预测和政策分析。预测结果显示,1996~2005年研究区水环境承载力的波动性较强,水环境承载状况呈恶化趋势;水环境系统仍然是水环境承载力的决定因素,水环境管理的优化作用不断增强。基于此,设计了4个水环境承载力调整方案,并利用所建模型对各方案进行模拟预测,旨在为水环境承载力的优化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惠香 《青海科技》2010,17(5):97-98
本文概述了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作用及分类,简要介绍了现有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并分析了目前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朱琰  冉茂江 《科技通报》2000,16(5):351-355
着重分析嘉兴市地面水和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及水质动态发展趋势,为逐步解决该市因地下水过量开采而造成地面沉降等资源-环境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从水质角度提出了缓解该市地面沉降和水资源紧张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尔宁 《中国科技纵横》2010,(16):140-140
水是生命之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治理迫在眉睫,水生态环境成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性要素之一。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施小城镇战略的需要。它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稳定农村社会秩序。本文通过阐述现状条件下藁城市水生态背景及分析现状条件下水环境问题。从加强城市水环境建设等四个方面入手进行探讨,以此切实保护水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问题已十分普遍。国内外已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的评价主要包括水质直接评价和沉积物评价。水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指数法、分级评分法、概率统计法、模糊数学法等;沉积物的评价方法则包括:化学分析指数法、生物监测评价法及化学与生物学相结合的C—B-T质量三合一方法(Triad)和相平衡分配方法(Eqp)等。一般认为以化学和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价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认为,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注重延伸水环境的内涵,拓展水环境的功能。才能达到人与水、自然和文化的和谐,形成具有个性魅力的城市水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