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手以推挡、正手以拉冲弧圈球为主的直拍打法,是在学习日本的正手弧圈球和继承我国直拍快攻的反手推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这种打法具有发球抢冲好、抢拉弧圈球出手快、步法灵活和与反手以近台为主、正手中近台拉冲结合的特点,它既有较快的速度又有较强的旋转,所以在国内外的比赛中,都取得过良好的成绩(例如七十年代的郗恩庭、刁文元和现今的郭跃华、杨玉华等)。显示出这种打法的强大威力和有广泛的发展前景。下面就今后如何提高发展这一打法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程存德 《体育科学》2000,20(4):36-37,85
近台快攻打法是我国的传统打法,自60年代世界乒坛出现了弧圈打法以来,我国 的近台快攻受到了一定的威胁。在研究攻打,快速圈球的基础上,提出了正手挤打弧圈球技术,它降低了击球难度,增加了击球的稳健性,从而弥补了快速打法正手位对付弧圈球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以“快、准、狠、变、转”为技术风格的中国直拍近台快攻打法 ,受到了欧洲横拍弧圈结合快攻、快攻结合弧圈两种打法以及韩国人直拍中台两面攻结合弧圈球打法的严峻挑战。中国乒乓球界面对强敌威胁 ,正在努力探索直拍近台快攻制胜两面弧圈的途径 ,并取得了某些成功。但总体上来看 ,效果还不太明显 ,还需要群策群力 ,加强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中的摸索。乒坛的对抗 ,就是速度与旋转的对抗。亚洲人以速度为主结合旋转 ,欧洲人则以旋转为主结合速度。欧洲人现在结合较好。中国近台直拍快攻型打法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有效地对付并战胜欧洲强烈的弧圈球…  相似文献   

4.
一、设想:近年来,欧洲选手吸取了中国快攻的特点和日本弧圈球的旋转特点,创造了欧洲独特的弧圈球加快攻或快攻加弧圈的打法。他们用弧圈球的强烈旋转,在前几回合中抢拉,力争主动,使得我们的速度不能充分发挥,甚至使我们忙于应付对方的旋转,而处于被动的局面。他们又有相当水平的快攻能力,时而快攻时而拉弧圈球,两者结合的很好。面临这种情况,我们为了在前几回合中也能积极争取主动,抢拉在先,逼对方和我们形成快攻局面,以便更好地发挥我国快攻的特长,使战术变化更加丰富。遵照毛主席“洋为中用”的教导,取长补短,吸取人家弧圈球旋转的特点,充实和发展我国的快攻打法,是十分  相似文献   

5.
广角镜     
五大流派张光煌第45届世乒赛将于今年4月在南斯拉夫拉开战幕,透视当今乒坛大致可分成五大流派: 亚洲直拍快攻打法:采用这种打法的男女选手人数比过去有再所减少,但仍不乏高水平运动员。如韩国队4名主力金泽洙、刘南奎、姜熙灿、李哲承全是这种打法,并掌握了正手弧圈球技术,能拉能扣,中台有一定相持能力,反手也不弱。中国名将刘国梁直拍技术又有新发展,“直拍横打”渐显威力,往往令对手猝不及防。中国式横拍弧圈快攻打法:以王涛、孔令辉、王励勤、邓亚萍、王楠等为代表。他们虽使用横拍,但打起来更像中国直拍打法。他们掌握了娴熟的弧圈球技术,中远台能对拉,更多地采用抢攻在前,中近台速战速决的技术。欧洲新派弧圈快攻打法:这种打法与中国式横拍弧圈快攻打法接近,法国的加蒂安、德国的罗斯科普夫等欧洲新一代好手多是这种打法。其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三所体校少儿启蒙即进行弧圈球技术学习与弧圈球打法定向培养的方法及过程。实践证明,这种从启蒙即进行弧圈球技术和快攻技术的结合和弧圈球打法定向培养的方法是可行的。其好处是,弧圈球技术动作掌握早,拉打动作结合好,消耗时间少,比赛中见效快。比赛中上手抢攻意识强,积极主动风格更加突出,稳健性较高,节奏变化较多,拉打技术应用自如,快攻与弧圈,弧圈与快攻结合紧密。  相似文献   

7.
快攻与弧圈型打法,是目前世界上两个最主要的打法。前者以快攻技术(撞击球为主、摩擦球为辅)为获取主动和得分的主要手段,其突出特点是:站位近台,击球速度快;后者以弧圈球(摩擦球为主、撞击球为辅)为争取主动和得分的主要手段,其特点是:速度快、旋转强、稳健性好。快攻型打法的代表人物有:江嘉良和滕义;弧圈型打法的代表人物是盖亭和塞弗。 快攻型打法,主要是靠速度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无论国内还是国际乒坛,快速强烈旋转的弧圈球对我国直拍快攻打法己构成了直接威协,使我国直拍快攻打法在比赛中无法施展,以至常常处于被动防御地步,甚至在回击快速强烈旋转的弧圈球时连连失误  相似文献   

9.
直拍近台快攻是我国独特的传统打法,曾多次在世界乒乓球比赛中威震乒坛,为祖国争得辉煌的荣誉。但由于这种打法在近几届世乒赛中成绩一般,因而不少人对当前世界乒乓球技术发展的方向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对我国的传统快攻打法能否制胜欧洲弧圈球产生了很大疑问。快攻,顾名思义就是快。快,就是速度。快就是以速度为主,打在前面,先发制人,压住对方,迫使对方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但从世乒赛的录象中  相似文献   

10.
六十年代初,自日本弧圈球问世以来,欧洲传统横拍削球手纷纷被迫弃守为攻,另找出路。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欧洲选手已逐步形成了两种比较完善的横拍全攻型打法:一种是以瑞典队为代表的以速度为主的横拍近台快攻结合弧圈的全攻型打法;另一种是以匈牙利队为代表的,以旋转为主的横拍强烈弧圈结合快攻的全攻型打法。在第三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匈牙利队用“强弧”打法,以悬殊的比  相似文献   

11.
广西乒乓球男队现有队员11人,其中打正胶快攻的4人,打反胶快攻结合弧圈的5人,打削球的2人。72—73年时,打正胶快攻运动员的水平较高,打反胶快攻结合弧圈球的运动员的技术尚未定型。到了73—74年,由于打快攻的运动员中有的年龄大退出训练,有的有伤病未正规训练,技术水平提高不快。相比之下,打反胶拍的年轻队员,因为训练量大和经受了少年比赛及全国比赛的锻炼,在思想、意志、技术和战术上都有很大提高,目前,这些“快攻结合弧圈球”的打法已成为我队的主流。因此,我们对这种打法的训练  相似文献   

12.
直板反胶打法是世界乒坛进攻型打法的一种、它既可打快攻,又可拉弧圈,集速度与旋转于一身,在世界乒乓球发展史上曾创造许多优异成绩,对推动世界乒乓球技术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早在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当时中国的近台快攻和日本的弧圈球,都表现出了鲜明的特点和强大的威力。在中日两国主流打法的基础上,各国一  相似文献   

13.
柳天杨  王新  王家正 《体育学刊》2003,10(2):106-108
运用三维摄影与影片解析技术,对孔令辉正手近台反冲前冲弧圈球技术进行了定量分析与研究,第一次较完整地阐述了横拍反胶快攻结合弧圈选手正手近台反冲前冲弧圈球技术的特点与规律,结果显示,该项技术具有动作幅度较小,瞬间发力集中,回球速度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直拍近台快攻是我国的传统打法,必须继承和发扬。在乒乓球运动技术发(尸一)中,速度和旋转(如快攻与弧圈)是互相排斥、互相斗争、互相对立的,在具体运用上是相互制约的,在技术发(尸一)上又是互相促进的。近年来,由于世界各国技术上的发(尸一),欧洲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弧圈球  相似文献   

15.
李晋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07,(11):86-87
弧圈球技术的发展使乒乓球的旋转和速度得到了最大的体现。如今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的运动员凭借凌厉的攻势将乒乓球的威力最大化。如果说早期的直板正胶打法偏重于技巧,则现在的弧圈球打法更注重实力。"进攻"成为各种打法最基本的要求,也成为了每个运动员最具威胁的得分手段。进攻并不一定就能成功,因为与其相对的还有"防守"技术。防守技术比进攻技术更难练习,这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手感、敏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近台快攻打法(包括直拍左推右攻,两边攻和横拍两边攻),通过多年比赛实践总结出了“快、准、狠、变”的技术指导思想。由于在训练中贯彻了这一指导思想,使快攻打法不断发展提高。在与世界各种类型打法的较量中,曾显示了这一打法积极、主动、快速、多变的优越性。近几年来世界乒乓球技术有了新的发展,欧洲选手吸取了日本的弧圈球技术并加以发展,与他们原有反手快攻的特点相结合,形成了一套以弧圈球为主和弧圈结合快攻的打法,战术上大大加强主动进攻意识,以抢先拉弧圈球或反手抢攻力争主动,从而改变了他们过去与我对垒时经常处于被动的局面。日本选手近年来在保持其原有弧圈球技术的同时,着重加强了快攻的能力,也形成了与我力争快速,力争主动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业余选手的攻防转换能力是比赛中得分的重要手段,与专业运动员相比,业余选手在意识和基本技术上还存在很多不足。随着弧圈球技术的发展,防守弧圈球技术是必须要掌握的重要技术之一。中国的弧圈球技术起步相对较晚,陈志斌是第一个两面弧圈打法的优秀运动员,随后中国弧圈球技术逐渐进入了一个鼎盛的时期。从打法上看,目前使用颗粒胶皮的纯快攻选手少之又少,几乎都是  相似文献   

18.
弧圈球打法从七十年代起至今一直盛行,广为世界乒坛所重视。该打法属进攻型打法,它包括以快攻为主结合弧圈和以弧圈为主结合快攻两种,该打法积极主动、凶狠、杀伤力强。就我国目前的训练情况看,在启蒙阶段就着手这类打法训练,并早期进行专门培养。本就七至十岁儿童乒乓弧圈球打法的训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李惠芬 《乒乓世界》2000,(10):32-33
随着正手弧圈技术的威力越来越大,直板快攻打法对推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前在防守时只是推挤,而现在仅仅用推挤来对付弧圈球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20.
马凯旋  赵晖 《乒乓世界》2006,(11):76-79
今天说到现代乒乓球进攻技术里最主流的一项——弧圈球。还是先让我们来点老生常谈:自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人发明了弧圈之后,到今天,它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进攻技术——即使对削球选手也不例外,但正胶选手除外。弧圈球有旋转,制造弧线更好,摩擦更多些,出手更稳定些,速度也不是很慢,比较好地兼顾了威胁和命中率,而且近台、中近台、远台都能用,所以比正手攻球(快攻)的使用范围广泛得多。还有一点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