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义务教育投入的城乡差异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沈百福 《教育科学》2004,20(3):23-26
对我国经济指标的城乡差异分析表明,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略大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乡差异最大。而且,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差异有扩大的趋势,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仍然高于城市居民。对我国教育投入指标的城乡差异分析表明,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城乡差异远远大于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小学生均经费的城乡差异是东部地区最大,而初中生均经费则是中部地区的城乡差异最大。根据上述分析结果,作者提出缩小中小学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化水平等教育投入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据2002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统计:2001年全国普通高中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3485.65元.其中教育事业经费支出为3051.74元(个人部分为1686.24元、公用部分为1365.49元)、基建支出为433.92元;全国普通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为1545.81元,其中预算内事业经费支出为1458.95元(个人部分为1231.23元、公用部分为227.71元),基建支出为86.86亿元。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对我国大陆地区2001-2010年特殊教育学校经费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在投入方面,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长,且是特殊教育学校经费收入来源的主体;特殊教育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不断增长,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数额与当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总体接近;在支出方面,近两年基本建设支出比例大增,近三年公用经费增长趋势明显.建议:结合国情,借鉴国际经验,继续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力度;落实对普通学校开展特殊教育的财政性经费投入;合理规划特殊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切实提高中部地区特殊教育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4.
我国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差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现代统计软件SPSS13.0,对2000年-2006年的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多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学、普通小学和幼儿园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分布有显著性差异。然而,这种差异正在逐年缩小,财政预算内经费对各级教育生均分配的合理性在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5.
论文通过对1998-2009年间我国普通高校投资总量的变化、普通高校政府投入的变化、普通高校民间投资的变化、普通高校的个人投入——学费与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化以及普通高校生均经费的变化(包括生均教育经费及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在部属与地方高校之间的差异,本科与专科高职之间的差异,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高校间的差异)等方面的分析,得出若干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利用2000年全国教育财政基层报表数据,对全国民族自治地区和非民族自治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均支出进行了简要分析。研究发现,民族自治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均教育支出水平低于非民族自治地区;在民族自治地区比较集中的"二片"和"三片"地区,特别是在小学层次,民族自治地区和非民族自治地区的生均支出水平并无明显差距;在初中阶段,两类民族地区的生均支出水平也非本片地区最低的。研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还发现,在义务教育阶段,民族自治地区学校相对于非民族自治地区学校,总支出中来自预算内的比重较大(即民族自治地区的教育支出相对于非民族自治地区来说,更依赖预算内收入,而较少从学生家庭和社区汲取教育资源)。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中国义务教育财政并不满足"财富中立性"或"财政中立性"的原则;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民族自治地区的生均支出(收入)水平高于非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7.
2000-2003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2003年我国教育经费状况明显改善:教育经费总量、财政性教育经费、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快速增长,高于"九五"期间的年增长率;教育经费总投入中,政府财政投入所占份额回升,政府教育投入更多向义务教育倾斜;义务教育总投入中,政府拨款所占比例上升;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经费的增长率高于非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与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拨款的比例及差距正在缩小;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快速增长,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迅速提高;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促进了高中和普通高校规模的扩大,入学率迅速提高。但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政府拨款在义务教育总投入中的比例偏低;中西部省份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偏低,政府拨款占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比例严重偏低。2003年,'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较上年略有下降,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较上年有所减少。本文通过对我国"十五"计划前三年(2000ee2003年)教育经费投入总体状况、教育经费来源构成、各级教育生均经费、财政教育资源的生均配置以及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地区差异等方面的分析(本文数据均来自各年度《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及《中国统计年鉴一004》),描述了近年来我国教育经费刁免入的进展并揭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资源配置均衡性与效率性的有效途径。生均教育事业费是衡量教育投入的重要指标,基于2006-2016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了京津冀三地中职教育生均经费支出差距及其与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中职教育生均经费支出存在严重失衡现象,且呈逐步扩大趋势,影响了区域职业教育公平的实现。区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生均中职教育经费支出水平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河北省中职教育生均经费支出弹性高于京津两市。为了推进京津冀中职教育的协同发展,应优化京津冀教育经费投入制度;建立京津冀中职教育财政法规体系;努力拓展中职教育办学经费来源;建立中职教育经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强化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考评与监管。  相似文献   

9.
中国义务教育资源利用及配置不均衡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研究利用1997年到2000年的全国县级数据对中国义务教育的资源利用和配置不均衡状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研究发现,虽然不同地区之间资源利用模式相近,但地区之间的生均支出水平差异很大,特别是农村与城市之间、沿海省份与其它地区之间的支出差异非常明显。虽然非民族地区的支出水平高于民族地区,但差距相对较小。本研究计算的生均教育支出的不平等指数一致反映,2000年小学和初中阶段生均支出不均衡程度非常高。塞尔系数分解发现,省内不平等占到总不平等指数的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之间,省间不平等占到总不平等指数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而城乡不平等占省内不平等的比重全国平均为三分之一。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因地区间差距过大在总不平等中不能凸显。比较1997年和2000年的计算结果发现,总不平等程度在这3年中有所增加但变化并不明显。但是,支出分布上端与下端的相对差距拉大了。本最后探讨了以上研究结果相应政策的含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2009—2012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及《广西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的统计数据,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分析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与支出情况,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广西职业教育经费存在教育经费总量不足、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各省市间职业教育经费差距较大、生均学杂费数额较高导致学生及其家庭经济负担过重四个问题。本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构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2-2008年《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的数据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进行初步分析表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在总量和生均层面上得到了普遍的持续性改善。但相对于国家标准,现代化办学条件整体不足和区域差距大仍然是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十分突出的问题。在基础教育未来十年以质量提升和均衡发展为战略任务的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推进将是进一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契机和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春季我国在西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措施,至今已在全国城乡推广开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民族聚居地区、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在地理空间上为交互"叠加"关系的地区。如何把国家对该地区有限的义务教育投入进行优化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相关制度建设,树立民族地区可持续减贫的理念,使有限的公共财政支出发挥更大的绩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深入恩施州几县市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恩施州义务教育经费新机制实施之后经费的投入和使用状况,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Abstract:
The financial guarantee mechanism for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the Western China started in the spring of 2006.By now,it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ll over the country.Hubei Ensh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is not only a compact community of minorities but also a poverty-stricken rural area.The problems demanding prompt solution are how to optimize limited disposition of the state input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this region,how to improve education quality and construct relevant systems,and how to uphold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poverty reduction in ethnic regions to give full play to better performance of limited public finance expenditure.In this study,a field investigation was made in a few counties in Enshi Prefecture to analyze financial input and application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financial mechanism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so as to find out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policy suggestions.  相似文献   

13.
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然而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泰尔指数分解统计分析发现:2016年我国各省学前教育经费支出城乡差距显著;纵观整个2011-2016年间,西部地区城乡差距有扩大趋势,中部地区城乡差距大于地区差距。导致这些差距悬殊的原因诸多,其中"城乡二元"的委托-代理关系是致使学前教育经费支出城乡差距的制度诱因;个人部分支出是学前教育经费支出城乡差距的关键因素;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使得中西部地区教育经费支出城乡差距显著。为此,研究建议:"以省为主",立法保障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重视农村个人经费支出,提高农村学前教师工资待遇;加大对中西部尤其中部地区学前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投入还存在众多问题,整体教育投入水平低,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不足更为突出。不仅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紧张,中等发展水平地区也存在经费紧张问题。基础教育投入存在明显城乡差异,政府间财力格局与义务教育事权和责任不对称。为了加快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继续完善"以县为主"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体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公共教育的个人支出状况及其家庭负担是公共教育发展指标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从义务教育阶段看,家庭在教育上的负担存在城市和县乡村间的地区差异,家庭收入/支出状况、就读教育阶段也会影响家庭负担情况。总体上,城市和县乡村家庭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负担均主要来自于校外支出部分,就读的教育阶段越高则教育负担越重。教育负担率从整体上呈现随收入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其中城市地区在家庭教育支出负担量及负担率上均普遍高于县乡村地区。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是关系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充足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是义务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但当前我国农村的义务教育发展前景并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建立模型对近年来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指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各州市之间教育经费投入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是目前云南省投入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教育平等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s not only the cornerstone of education equity, but also the fundamental part for realiz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There have been several achievements in bala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China, such as narrowing the gaps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between rural, urban, and other areas.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s still confronted with several issues, including the gaps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schools, the gaps between teacher’s situations in rural and urban area, higher drop-out rates of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than that of the national average level, etc.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se issues and reasons, the suggestions for the policy-makers are as follows: (1) it must be further clarified that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must take all responsibilities for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so as to integrate local authorities’ input 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subsidies; (2) the allocation mechanism of resources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should be set up with “qualitative and fair growth” as its aim; (3) The quality standard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based o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standard should be worked out for playing the role of quality inspection in the fair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a relevant system of responsibility should also be established; (4) A national unified card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should be adopted, which would help abolish extra fees for non-permanent-resident students receiving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other places and (5) civilian-sponsored school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offer compulsory education.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Jiaoyu Yanjiu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2007, (2): 3–11  相似文献   

18.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分析及改进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目前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总量投入不足、经费负担结构不合理和经费投入地区、城乡差别大等。问题的原因在于未能明确义务教育的投资责枉以及现有财政体制的不合理导致的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不对称。义务教育应由政府提供且应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资金投入的主要责任。应通过以下几种办法来消除现行财政体制对义务教育的不利影响:1.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资金投入负主要责任;2.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科学合理地设计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使其真正起到缩小地区间义务教育财政能力差异的作用;3.积极探索和完善各种形式的义务教育资助制度。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区域差距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教育发展也与经济发展一样表现出随地区而不同的差序格局,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而且也强烈地反映在一个区域的内部。抽样调查研究表明,部分地区内部在人均教育经费、教育普及水平、教师工资、生均公用经费、办学条件等五个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导致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城乡分割的“双二元”体制。打破这种“双二元”体制需要采取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教育体制和在农村地区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等一系列政策,以及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教育经费来源体制等相关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