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楚 《华章》2011,(27)
1934年,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开始推行新生活运动,内容主要涉及清洁、规矩等方面.运动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基本上只是流于形式,与蒋介石发起此项运动的初衷有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2.
三十年代蒋介石发起的新生活运动,在当时国内外曾喧闹一时。地处中原的河南,在国民党军政机关的组织下也广泛地推行。本文拟对新生活运动在河南开展的概况,作如下述评,以飨读者,并就教大方之家。一、新生活运动的发动及其在河南的初步推行1934年2月19日,蒋介石为了“根除”共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配合对中共苏区的军事围剿,克服国民党日益腐败的现象,重整社会秩序,在南昌各界扩大纪念周上作《新生活运  相似文献   

3.
新生活运动是1934年蒋介石发起的为提高国民生活习惯,改造社会风气的运动,《申报》广告中,很多商家借助政府大力倡导新生活运动的机遇,将自身产品与新生活运动相联系,以达到增加销售量的目的。本文试图以此为切入点,研究这一现象的产生以及对新生活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1934年蒋介石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这场运动的出台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共和红军的存在发展以及国民党内部的叛乱,蒋介石想通过这一运动来“攘外”和“安内”,最终达到稳定巩固国民党统治的目的。新生活运动以恢复“礼义廉耻”封建伦常为手段,使运动带有严重的局限性,在初期即显现出颓势。  相似文献   

5.
最近,蒋介石将军的顾问乔治·W·谢菲德从中国来到英国,向公众讲述正在中国广泛开展的新生活运动给这个国家带来的变化。……他说,"1934年蒋先生发起了新生活运动。这场最中国化  相似文献   

6.
袁义方 《天中学刊》2010,25(4):101-104
从《新生活运动纲要》、《新生活须知》中可见,1934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发动的新生活运动,在道德内容选择方面既承继优良传统道德规范,又吸收西方近代道德文明,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道德重构推行方法亦通俗可行,这是其“得”;而其“失”则在于德目选择未能关注道德受众的层次性,过多依赖强制手段,道德内容过繁、过乱、过细等。探讨南京国民政府道德重构的得与失,不仅有利于深化民国史的研究,对我们当今正在进行的道德建设亦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1934年至1949年,蒋介石亲自发起和领导的新生活运动,是国民党在大陆统治22年期间,加强“国民文化心理建设”以“求民族复兴”的一项重要拳措。直至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在台湾开展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与其一脉相承,可见对国民党确实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前后持续了15年之久的新生活运动最终未达预期效果,本文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最近,蒋介石将军的顾问乔治·W·谢菲德从中国来到英国,向公众讲述正在中国广泛开展的新生活运动给这个国家带来的变化。……他说,"1934年蒋先生发起了新生活运动。这场最中国化的运动在过去四年的时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运动以中国五千年来形成的最基本礼、义、廉、耻为四大基本准则,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试图带给中国  相似文献   

9.
1927-1937年国民政府在安徽的基层行政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8年至1937年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对安徽的县以下基层行政组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地方自治试办阶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重新厘定县等,改订县政经费;编查户口,划定县以下自治区域;加强自治地方官员选拔考核,查处贪污腐化;成立指导自治的专门机关,开展自治事项。在保甲制推行阶段,安徽省基层行政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是重新划分基层行政区划,编制保甲;二是县府工作重心由筹备自治转为"保甲"、"自卫";三是分区设署的推行。从总的来看,国民政府在安徽的基层行政改革并未实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国民党统治区的新生活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4年2月19日,蒋介石在第五次军事围剿大本营江西南昌发起了一场所谓“重整道德伦理、刷新社会风气”的建设运动,这一运动从改造国民日常生活习惯着手,故称之为“新生活运动”。新生活运动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当时,国民党统治面临着内外交困的严重危机,国内外多种因素的交织使蒋介石独裁政权陷于岌岌可危的境地。首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南方各省,革命势头越来越猛,蒋介石在几  相似文献   

11.
国民政府在1934年至1949年开展的全国规模的"新生活运动"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学术研究在内容上逐渐开放,研究视角不断开阔,研究人员逐渐多元化,这一转变表现了政治的进步和学术的繁荣。  相似文献   

12.
国民政府在1934年至1949年开展的全国规模的"新生活运动"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学术研究在内容上逐渐开放,研究视角不断开阔,研究人员逐渐多元化,这一转变表现了政治的进步和学术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安徽农村合作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徽省是民国时期农村合作运动先进省份之一。1926年以后,安徽农村经济走向破产,特别是遭受1931年的特大水灾,使之成为慈善团体救济和进行合作实验的重要对象。从1934年至抗战前夕,在省合作委员会的主导之下,合作运动发展迅速,收效显著。抗日战争时期,运动服从和服务于抗战的大局,发挥了战时稳定农村经济的重要作用。盛行30年,遍布全省60余县的农村合作运动是安徽农业近代化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新生活运动是国民党统治时期一次大规模的社会运动。从其发起的历史背景、思想渊源、理论特征及推行情况来看,它实质上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一次精神主义的民族整合。新生活运动的成败与国民党统治的历史命运或许有着某种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社会救济获得一定发展,一些传统的做法经过改良被延续下来,对贫困和失足妇女的救济从传统的官媒择配和善堂择配逐渐发展为"悬像择配"。1934年底北平的社会救济机构合并成立救济院,经费日绌,该院力促更多院女"悬像择配"。"悬像择配"有固定程序,救济院、北平社会局对请领人调查严格。请领人主要是一些小商人、店铺伙计、小地主、小工厂主。尽管表面看来,这一制度尊重妇女的意愿,体现婚姻自主,举办新式婚礼,甚至集体婚礼,符合当时新生活运动移风易俗的要求,但实际上请领人需要交纳膳食费和慈善捐,仍然含有买卖婚姻的因素,使妇女在婚姻上仍依然依附于男性。  相似文献   

16.
南京政府成立后,民间保守士绅和各地方政府积极倡导和开展尊孔祀孔活动,1934年,在蒋介石等人的提议下,国民政府通过尊孔祀孔提案,并在山东曲阜举行南京政府成立以来第一次由政府出面组织、主持的规模宏大的尊孔祀孔活动,推动了全国大规模尊孔祀孔活动的开展。尊孔祀孔活动的开展,对文化教育界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17.
前人对于新生活运动的失败已有几种见解,但是仍然不够全面。蒋介石个人的主观因素、群体的主观因素、运动自身的制约因素以及整个社会的客观因素都包涵着导致新生活运动失败的原因。对新生活运动失败原因的探究对正确认识和评价这一运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35年北平当局为响应新生活运动,着手整顿北平风化,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推行私立中学男女分校。此令颁布后在北平教育界引起轩然大波,各私立中学纷纷表示拒绝执行。随着抗议活动的持续,南京教育部被迫插手。此次北平私立中学男女分校最终未能得以彻底贯彻,以不了了之告终。回顾这一事件,有不少值得思索的东西,本文试图对这一事件做一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为解决资金周转问题,自行组织"钱会"。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为解决这一问题,于1927年开始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其中信用合作社发展最为迅速。安徽省是当时推行此运动最先进的省份之一,从"钱会"和信用合作社两种不同借贷方式来探究民国时期安徽地区的合作借贷的总特征就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 生活教育社是陶行知1931年组织成立的秘密教育社团。1934年,生活教育社决定出版《生活教育》半月刊以推动生活教育运动的开展。并于当年1月22 日与儿童书局签订合同,生活教育社之名第一次在这个合同上公开出现。合同规定刊物由生活教育社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