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父与子"是一个不断被重复的文学母题,"父与子"的先验矛盾决定了文学中的"父与子"母题有着一种普遍性模式,这一模式在形式上表现为父子二元要素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在内容上则意味着对象征秩序的维护与拒斥。通过梳理中国现代家族家庭小说,可发现在中国现代家族家庭小说文本中,父子关系的对立隐喻着传统封建象征秩序下的民族遭际,小说文本普遍采用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及家族逆子视角与"俯视"视点。中国现代家族家庭小说正是在"父与子"的反抗和牵扯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叙事模式,营造反叛与背离的叙事张力。  相似文献   

2.
"西方中心主义"和"本土主义"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高等教育的两大对立取向。这两种取向都是"中心主义",属于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僵固思维模式。因此本文提出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逻辑是和而不同,并进而论述了高等教育"和而不同"的内涵及我国应当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100多年近现代文化曲折发展的历史表明,要完成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必须消除保守主义、国粹主义与激进主义、全盘西化的二元对立:前者固守中国传统,后者抛弃中国传统,结果都不能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中西互为体用乃是一种扬弃了上述二元对立的新的文化转型战略,其基本路径是通过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现代性因素,并使之与西方文化的优秀资源相结合,从而成功地实现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或转化性创造。  相似文献   

4.
与黄玉雪、汤亭亭等老一辈美国华裔女作家相比,新一代美国华裔女性作家面对双重文化压力时,放弃了"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模式。黄锦莲的《点心》以"饮食"和"食物"这个最常见也最容易调和的物质层面为切口,通过细节建立契合点,将两种文化合理衔接,尝试取得多元文化平衡共存状态,让华人血统、中国文化,与美国生活、现代社会意识在美国华裔女性的主体内部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5.
分析有关"李约瑟难题"真伪的争论,即可发现其所具有的典型意义。这些争论所体现的二元对立的倾向,流行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甄别这些争论所赖以存在的文化学依据,有助于解除文化比较中对立双方对对方视野的遮蔽,增强双方的理论自觉,进而超越当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语境,形成文化比较的恰当态度。  相似文献   

6.
根据后殖民主义理论家赛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以及德里克对东方主义的补充,可对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作后殖民语境下的剖析。小说中母女代表着东西方文化的二元对立关系。由于东方在西方他者化的凝视下处于不对等的关系,其二元对立的消解取决于两代人对文化身份的反思及对自我镜像的再投射。只有用宽容的文化心态去观照异质文化,才能找到文化共生的途径,东西方文化才能从二元对立走向消解。  相似文献   

7.
后殖民文化批判逐渐被国际社会学术机构确定为一种重要的甚至是独特的文化批评模式。后殖民主义的文化批判,以否定和颠覆西方新旧殖民主义的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为宗旨,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批判和颠覆殖民主义所确立的"黑人/白人"、"自我/他者"和"男性/女性"等三组二元对立的文化模式,利用后殖民理论最终在"西方/东方"、"支配/被支配"的二元对立模式中对西方文化殖民现象作出解答,反对用西方殖民主义统治所构造的知识形式来框定和分析自己民族的文化而使其民族精神深处被殖民化和奴隶化。但是,这三组文化批判模式都存在各自的缺陷,即都是在殖民主义话语体系下对殖民主义文化及种族主义所进行的并不彻底的批判。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历史的遗留物,传统是相对于现代而言;作为一种文化规范,传统则是相对于个人而言。因此,围绕着传统轴心将出现两个二元对立结构,传统与现代,传统与个人。很大程度上,传统作用于现代恰是通过传统作用于个人来实现。传统与个人的关系时常标志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这是两个二元对立结构之间的依存关系。由于这两种二元对立结构,文学传统延传过程隐藏了紧张的相持。这种相持体现为征服与不驯,遵从与反叛,承接与瓦解;总之,文学传统力图全面控制作家个性,而作家个性则  相似文献   

9.
李媛 《柳州师专学报》2013,(3):20-22,19
拟用空间理论探析著名华裔女作家汤亭亭首部作品《女勇士》的空间意象,从全新的视角解构书中的隐含的空间话语以及通过这些空间关系有力地解构了后殖民主义语境下,华裔面临的男女对立、种族对立、中美文化对立等二元对立体,进一步揭示汤亭亭对华裔文化身份的诉求。  相似文献   

10.
用二元对立结构解析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剧本《卡里古拉》中的生与死的二元对立结构,从而揭示加缪笔下的"荒谬"本质。阐释荒谬的本质是非理性在人与世界之间的显现。生与死对立存在的前提下,个体与社会秩序的对立及其所导致的个人理性与世界非理性之间的对立。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近代科学的崛起,人类文化有了科学与人文的典型划分,由此揭开了二元文化冲突斗争的历史,至20世纪上半叶“两种文化”的冲突达到了顶峰。为了促进二者的融合,“两种文化”冲突的根源则成为现代人关注的重要课题。研究指出,事实与价值的二元划分,是科学与人文对立的哲学基础;科学与教育的高度专门化、专业化,加大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裂缝;科技理性的扩张和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使“两种文化”的冲突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道学的"以道观之"达到"道通为一""天人合一"的境界以及禅学的"般若直观"达到"不二法门""圆融相即""平常心是道"的妙悟都是不同于西方文化的"超越二元对立思维"的,是一种"非本体的本体论"的文化思想。真人所达到的妙悟境界可以说就是西方人所渴望的"完全客观的感觉"。西方文化自古以来比较侧重事物的差异性、独立性,特别是相对独立性已经成为西方文化辩证思维的极限,它要超越"二元对立"所造成的悖论几乎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文化是多元文化,它关切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所面临的任务就是超越中西二元对立模式,向传统文化回归同时向世界现代艺术扩展。  相似文献   

14.
文学理论是文化的载体。深受天人合一观念影响的中国古代文论是"深情"的,与之相比,主客二分、主客二元对立观念影响下的西方文论则显得较为客观,较为"无情"。这种"深情"和"无情"对比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善与真的不同,二是情与理的差异,三是文学与哲学的区别。中西文论的不同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比较中西文论的不同,旨在展开中西文化的对话,求同存异,促进中国现代文论的建设,从而使中国文论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相似文献   

15.
从历史、神话与美学三个层面探讨了古希腊文化精神中的"爱欲"问题,指出"爱欲"内部的二元划分是构成古希腊文化精神的阴阳两面,也是传统西方思想的内在对立紧张的源头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文坛对西方浪漫主义的误读,主要是在与"古典主义"、"写实(自然)主义"相对立的意义上来界定和阐释西方浪漫主义思潮的.这种阐释模式具有先验的二元对立特征,它导致认识的简单化与极端化,以致歪曲了浪漫主义的本来面目,贬低了其价值.而这又与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遭受贬抑的命运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7.
二元对立的拆解:读《北迁的季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迁的季节》描述的是被殖民国家苏丹民族独立后,所面临的民族内部的矛盾和困惑。以后殖民理论为视角,小说中体现的二元对立的民族主义思想受到批判,说明被殖民国家不能在民族主义的煽动下,为自己复制一个颠倒的"东方主义",只有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接纳先进的思想文化,批判地继承民族的传统文化,抛弃二元对立的民族主义思想,后殖民国家才能走出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8.
以后现代女性主义为视角,本文探讨了女性对男女二元对立的颠覆。其中苏菲亚颠覆了男性为女性塑造的"原型"形象,阿朱曼则瓦解了男性对女性身体的歧视和偏见。但这种颠覆不是对原有的男性霸权取而代之,而是在差异中追求平等,在平等中彰显个性与独立。通过对男女二元对立的颠覆,女性寻找到身心自由释放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笔者运用解构主义的理论全面解读《野草在歌唱》,通过对作品中"二元对立"的传统哲学的解构,分析出作品表达了消除一切种族、性别和社会等级,对立双方和平共处,最终走向所有文化和谐共处、全人类平等的自由民主社会的理想。  相似文献   

20.
黑人文化身份的自我建构是托尼.莫里森作品的重要主题,其早期作品展示了美国黑人文化与白人文化从单向依附、二元对立到和解对话的历程,探讨了双重意识下黑人寻求自我文化独立时与白人文化从对立到和解并相融合的可能性以及实现其独立完整的文化身份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