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章重点:陶瓷基本概念的理解本章难点:中国陶瓷发展历史关键词:陶瓷陶艺发展观念本章引言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泥”与”火”的艺术。陶艺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它不是对传统的重复.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本章主要从理论方面.同时结合一些图片.对陶瓷概念、分类、发展进行阐述,使学生对...  相似文献   

2.
周谷城的艺术创作理论在六十年代被朱光潜等学认为是克罗齐表现主义艺术理论乃至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中国翻版,这是一种不确切的论断,周谷塬艺术创作理论是他吸取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表现论艺术创作理论,他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原理对中国传统艺术理论进行改造的尝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的艺术意象理论基本上是传统的艺术意象理论的发展和延伸,而中国现代的艺术形象理论则首先是“拿来主义”传释行为的结果,其后才是作为“舶来物”的西方艺术形象理论与中国传统的艺术意象理论在相互映照、相互渗透中“中国化”过程的呈现。由于艺术意象理论汲取了艺术形象说的合理内核,今日艺术理论的发展正在展露出这样一种趋趋势:经过现代阐释的艺术意象理论将取代舶来的艺术形象理论。  相似文献   

4.
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的研究,是检验教学情况的综合体现,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在探讨中,我们不仅要把文化知识与艺术专业融会贯通,而且要把探讨的过程视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艺术经典作品的一次继承和创新的尝试;在探讨中,要注重已有的文化知识和艺术专业特长,善于使用思维方式,使毕业论文写作各具专业特色;在探讨中,努力做到真正地掌握学习方法.树立良好的文风,使得艺术实践与理论分析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  相似文献   

5.
周志孝提出马克思没有把艺术作品归属于意识形态,艺术作品只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并由此反对艺术的意识形态性。本文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在讨论艺术的本性问题时应区分“艺术”与“艺术作品”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应该追问艺术的本质而不是艺术作品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贝拉&;#183;巴拉兹的名著《电影美学》(1952)十分具有特色,他在这本名著中,首先对电影理论的功能做出了要求和承诺:“我们需要的是从理论上来理解影片,和这样一种美学,它并不是从已有的艺术作品中去得出结论,而是在推理的基础上要求或期望某种艺术作品。”(巴拉兹著,何力译:《电影美学》,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6页。以下引用此书,只注页码)“这种理论不能只是事后总结前人的结论。它应该是一种创新上说的理论,它应该能指示未来,在地图上为未来的哥伦布画出尚未发现的海洋。它应该是一种启发性的理论,是以激发未来的新世界探求者和新艺术创作者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7.
海德格尔的《艺术作品的本源》以存在主义哲学为理论根基,运用"回到事情本身"和"直接呈现"的现象学方法,从艺术作品的本质特征、艺术与真理的关联、艺术作品的创作和保存这三个方面深入考察了什么是艺术、艺术如何发生、如何才有艺术,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细致研究追寻艺术作品的本源;同时也论及艺术作品的魅力与生命力等问题,其中浸透着海德格尔对现代人类生存状况的担忧。本文以上述三个问题为切入点,梳理海德格尔艺术追问的基本思路,探索其新颖独特、立意深远的艺术哲学思想,反思传统艺术观念以及当代艺术与人的关系问题,并对人类如何摆脱生存困境这一难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8.
阿多诺将非同一性哲学思想贯穿于其批判物化现实的美学理论中。在突破观念论美学、考察艺术作品的真理性内容时,他着重阐释了真理性内容与哲学、抽象同一性与具体非同一性的关系问题,并表明艺术作品的真理性内容不同于哲学认识论所追求的形而上学真理。在批判介入艺术直接性的同时,阿多诺认为艺术能够通过模仿相对独立地介入社会,这是艺术获得真理性内容的前提。借助审美形式这一中介,阿多诺思考了艺术作品克服物化现实的可能性,并基于艺术与社会的非同一性关系,赋予艺术作品一种解放意图。  相似文献   

9.
周谷城的艺术创作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被朱光潜等学者认为是克罗齐表现主义艺术理论乃至佛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中国翻版。文章通过分析不同意这种论断,认为周谷城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他在吸取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表现论艺术创作理论,他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原理对中国传统艺术理论进行改造的尝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艺术功利性与审美的形象形态方锡球在人类艺术史和艺术理论中,一直难以否认艺术有关功利的特性。艺术有关功利和非关功利就象两种方向不同的力,在相互作用中,造成审美性在不同的艺术品中有强有弱。在千差万别的艺术品中,我们又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艺术功利性的强弱与不...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诗学理论向来有一种复古尚法的保守倾向:敬畏先圣权威,强调师承祖述,不敢表露真实性情。掸宗的兴起,对中国诗学理论带来了启发,受禅宗坚持“自家面目”心性理论,“自力自度”修行原则,蔑视权威法度、大胆发挥主体能动性行为作风的影响,中国诗学理论在反复古、反教条,突破规范约束,坚持艺术个性,发挥主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等方面对传统的保守观念实现了较为大胆的突破与超越,取得了卓越的建树。  相似文献   

12.
“五四”以来,中国文学的雅俗研究尽管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雅俗的区分仍然显得混乱。传统雅俗研究中的困惑与矛盾,根源于单一的思维方式与理论指导。在意识形态理论中,往往将雅俗进行简单的二元对立,容易忽视二者之间互相转化的运动关系。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当作一种生产、一种动态的活动,能在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层面、从生产(艺术创作)——消费(艺术接受)的动态循环过程来对雅俗问题进行研究。在新的时期,以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生产理论为主、其他理论为补充的多角度综合研究,将成为中国文学雅俗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3.
情感教育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以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情感的作用:“感情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中专美术大纲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寓教于美、形象直观感人的优势,向中学生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作品,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艺术文化,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因此,必须要在美术教育中,融人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4.
陈小松 《语文知识》2007,(3):85-86,89
“世界”和“大地”是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中的关键术语。世界是敞开性聚集所形成的整体关联域:大地正好与之相反,是一切涌现者的返身隐匿之所。二者一显一隐,是一种对立的争执关系。艺术创作的真意就是将世界与大地的冲突安顿在作品之中。  相似文献   

15.
艺术作品的价值结构主要可区分为三种层次,即艺术的认识价值、艺术的伦理价值与艺术的审美价值.艺术的认识价值,是以主体的认识能力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具有客观性质的艺术价值属性.它的意义在于可以通过艺术帮助人们去认识自然与社会的本质内涵.艺术的伦理价值,是以主体的意志能力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艺术价值属性.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人们充分体验到人类伦理主体的伟大与崇高.艺术的审美价值是以主体的想象力为根源而产生的一种属于艺术自身的价值属性.它的意义在于通过艺术作品所展示的精神境界,可以帮助人们充分体验到人类艺术创造的精神魅力.这三种价值属性是人类生命活动方式的必然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6.
创造与复制:艺术生产及价值的辩证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文论的一个疏漏是:从未充分考虑艺术复制机制在艺术结构中的存在,并仅从负面意义上进行否定性判断。因此,艺术的价值分析便只能从艺术创造机制上切入。实际上,艺术生产是一种创造与复制的互化协同状态,而创造与复制的二元质的矛盾运动正是艺术价值生成的制导因素。  相似文献   

17.
杨曰 《成才之路》2023,(24):49-52
当前,传统文化传承有以下几个困境:一是传统文化的传承难度大,二是传统艺术体系不适应当代通用艺术理论体系,三是对待传统艺术文化的“宝库”态度导致传承惰性化。而新媒体的出现,为传统文化传承带来了生机。文章对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结合的可能性、新媒体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新媒体传承传统文化的三种模式进行探讨,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新媒体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艺术价值与精神笔谈——论艺术作品的价值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作品的价值结构主要可区分为三种层次,即艺术的认识价值、艺术的伦理价值与艺术的审美价值。艺术的认识价值,是以主体的认识能力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具有客观性质的艺术价值属性。它的意义在于可以通过艺术帮助人们去认识自然与社会的本质内涵。艺术的伦理价值,是以主体的意志能力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艺术价值属性。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人们充分体验到人类伦理主体的伟大与崇高。艺术的审美价值是以主体的想象力为根源而产生的一种属于艺术自身的价值属性。它的意义在于通过艺术作品所展示的精神境界,可以帮助人们充分体验到人类艺术创造的精神魅力。这三种价值属性是人类生命活动方式的必然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9.
美学自1750年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事实上只是一种以欧洲审美文化为依托的美学理论。尽管它有无可争辩的优点,但是由于它完全撇开了东方古老而灿烂的审美思想而无法使自身具有世界性的意义。著名美学家托马斯&;#183;门罗说过:东方艺术包含了西方艺术所没有的重要价值,这就可能在东方美学中发现可适用于任何地方的艺术与审美经验的重要悟性。事实确实如此,东方美学与艺术是不同于西方美学与艺术的另一种美学理论和艺术形态。  相似文献   

20.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脑美术的产生,对传统艺术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在此情况下,本提出要以一种博大的胸怀,相对的视角,发展的眼光来认识这种影响:既要继承传统的艺术思想,又要在艺术观念,艺术表现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