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峰 《语文天地》2015,(8):14-17
《论雷峰塔的倒掉》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这篇文章借题发挥,将雷峰塔倒掉的社会新闻与《白蛇传》的民间故事巧妙地结合起来,借雷峰塔的倒掉,赞扬了白娘娘为争取自由和幸福而决战到底的反抗精神,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人民的残酷本质,鞭鞑了那些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从而表达了人民对"镇压之塔"倒掉的无比欢欣的心情。鲁迅在这篇杂文中,谈到了这样的情况:—是童年时期,他一心希望现实中的雷峰塔倒掉。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中,通过“雷峰塔”、“法海”、“白蛇娘娘”三个艺术形象,揭示了封建统治必然崩溃、封建顽固势力必然覆灭的历史规律,显示出彻底的反封建精神。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中,通过“雷峰塔”、“法海”、“白蛇娘娘”三个艺术形象,揭示了封建统治必然崩溃、封建顽固势力必然覆灭的历史规律,显示出彻底的反封建精神。  相似文献   

4.
《论雷峰塔的倒掉》是鲁迅根据当时杭州西湖边上雷峰塔倒掉一事,联系民间传说白蛇传故事写成的一篇杂文。它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憎恨和对自由幸福的向往,指出反动统治阶级必然灭亡的命运。这篇短小精悍的杂文不仅内容深刻,而且语言也很有特色。 鲜明的爱憎色彩是这篇杂文最主要的语言特色。文中所写的法海和尚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雷峰塔则是封建统治的象征,鲁迅对他们是非常憎恶的。而对受到迫害的善良、勇敢的白蛇娘娘却充满了同情。因此,文章中凡叙述到法海或雷峰塔时,字里行间便流露出憎恶的感情,或进行辛辣的讽刺、嘲笑。“雷峰夕照”本来是西湖十景之一,应该说是美的。可是鲁迅偏用“破破  相似文献   

5.
日前,在一堂《论雷峰塔的倒掉》的教研课上,执教者就文章内容的理解,提了一连串问题:这篇文章具体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是否显得很乱?作者小时候对雷峰塔怀有怎样的感情?塔倒掉后作者感受如何?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表达对白蛇娘娘的同情吗?  相似文献   

6.
鲁迅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不像一般议论文那样以逻辑论证的方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而是用鲜明的形象来说理。它通过对雷峰塔来历的叙述,对法海和尚和白娘娘两个对立形象的勾画,特别是通过生动的神话传说所表现出来的人们对这两个人物的态度和评价,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瞿秋白称鲁迅杂感为“文艺性的论文”。论文需要严密的逻辑文艺需要生动的形象鲁迅的杂感就是这二者的美妙结合。下面针对《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白蛇娘娘的故事”一段的教学,谈步如何使学生体味鲁迅杂文文艺性论文的特点。这段白蛇娘娘的故事,意在说明“那时我唯一的希望,就在这雷峰塔的倒掉”的原因。故事突出白蛇娘娘的善良,对幸福的追求和对恶势力的抗争,所以写白蛇娘娘变成女人来“报恩”,法海将许仙藏在金山寺,白蛇娘娘来寻夫,“于是就水漫金山”。作者指出这个神话故事出自于(义妖传),写这一笔的真意不是为了考证.而…  相似文献   

8.
日前,在一堂<论雷峰塔的倒掉>的教研课上,执教者就文章内容的理解,提了一连串问题:这篇文章具体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是否显得很乱?作者小时候对雷峰塔怀有怎样的感情?塔倒掉后作者感受如何?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表达对白蛇娘娘的同情吗?他还有何创作意图?教者通过提问,解决了文章的重点、难点,学生在高密度、高强度的提问解答下,被动地接受了许多知识.  相似文献   

9.
关于《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附记的位置湖北/遥原《论雷峰塔的倒掉》是鲁迅先生的著名杂文。最初发表时,曾对文中说雷峰塔又叫作保椒塔一事,篇未有作者的附记:“这篇东西,是1924年10月28日做的。今天孙伏园来,我便将草稿给他看。他说,雷峰塔并非就是保淑塔...  相似文献   

10.
《论雷峰塔的倒掉》是鲁迅先生著名杂文之一。评注的文章很多。但对有些语句的含义依然众说绘纭。下文是本人愚见,期待同仁指正。 如何理解“听说而已”? 雷峰塔倒掉了。封建复古派以惋惜为名,鼓吹“国粹主义”,提倡“修补老例”,竭力维护封建势力。鲁迅先生站在反封建的立场上,跟“国粹主义”者针锋相对,以“听说而已”一语,对这座“镇压之塔”的倒掉表现出十分漠视、冷淡的态度。但其内心,却为多年的愿望成为现实而感到十分激动与快慰。他在《坟  相似文献   

11.
《论雷峰塔的倒掉》是鲁迅先生1924年11月发表于《语丝》的一篇著名的杂文。最初发表时,篇末有作者的附记:“这篇东西,是1924年10月28日做的。今天孙状园来,我便将草稿给他看。他说,雷峰塔并非织二保够塔。那么,大约是我记错的了,然而我却确乎早知道雷峰塔下并无白娘娘。现在既经前记者先生指点,知道这一节并非得于所看之书,则当时何以知之,也就莫名其妙矣。特此声明,并且更正。11月3日。”现人选中学课本时将附记移放在标题注释里。对这个附记,一般人只当作普通的更正声明而不加注意,也无人去究其深意。现不惮浅陋,对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滕进 《语文知识》2000,(8):58-61
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为了表达效果的需要,往往要采用强调的方式。笔者拟就在语句中表“强调”的几种方式例谈如下。一、运用反问句式①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雷峰塔不仅是传说中镇压白娘娘的镇压之塔,也成了整个封建制度的  相似文献   

13.
一初二学生学习《论雷峰塔的倒掉》这篇杂文,难度比较大。学生首先碰到的是文字障碍,课文中生字生词多,有些词很冷僻,有一些句子近乎文言句式。即使一些通俗的词,若不细加品尝,也会食而不知其味。这给学生的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如“现在,他居然倒掉了,则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欣喜为何如?”一句中的文言虚词,如不理解,就难以读懂句子和领会作者造句的用心。“居然”一词,用得恰到好处,好在哪里呢?这些都是必须经过认真思考才能解决的难题。二是句子含意深。文章结尾,仅只“活该”二字,容量却很大。究竟谁“活该”?什么事“活该”?为什么“活该”?这一连串的问题,学生很感棘手。三是作者的立意不易揣摩。《论雷峰塔的倒掉》写于一九二四年十月,当时,中国正处在封建军阀统治时期。面对封建势力的垂死挣扎,鲁迅先生写了一些反封建主题的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借题发挥,针砭时弊。这一切由于和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差距很远,因而读起来比较吃力。因此,根据课文的具体特点,我们把指导学生阅读这一课的教学设计的基点,放在基本读懂上。其它不作任何要求,力求教学目的单一。二读懂的关键是要释疑。过去,我们教学这课  相似文献   

14.
<正> 《论雷峰塔的倒掉》是鲁迅前期杂文里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它的深刻的思想性和精湛的艺术性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这篇杂文为什么会写得这样好?我以为,最主要的一条是有独创性。读过鲁迅杂文的人都知道,他的杂文尽管那么多,如果按文体或思想内容来分,都能大体上分成几种类型,但每篇的思想和艺术又都有它们的特殊性,从不雷同,各有特色。《论雷峰塔的倒掉》的独创性在哪里?它有哪些特色?下面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有些同志在分析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掉》时,认为文章的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了未倒的雷峰塔的景色和作者对它的感受;第二部分(第二、三自然段)是叙述雷峰塔的传统和希望它倒掉的心情。而文章写到这里,都只是铺排、准备,真正的议论还没有展开。第三部分(第四自然段到结末)才是议论的开始,写雷峰塔的倒掉和人民畅快的心情。这样的分析,我觉得不仅不符合鲁迅关于写作杂文须从主题需要出发,剪裁极为精心,结构要十分精练、严谨的一贯主张,也不符合文章的实际。事实上,鲁迅在文章开首就扣题议论了,“听说,杭州的雷峰塔倒掉了”,接着,作者虽然没有直接说及对此事的看法,而是笔锋一  相似文献   

16.
《论雷峰塔的倒掉》是鲁迅前期杂文中的精品佳制。它发表当时就以照人的光彩强烈地吸引着文学青年们,有的忍不住赶到作者家里请教写作秘诀。(李霁野《鲁迅精神》二十五页、二十六页)有的学校立即选为“国文”教材供学生作为范文阅读,如北京孔德学校。多年来人们对这篇著名杂文的思想特色、艺术特色研究不少了,我这则小文想进一步深入到它的语言艺术领域中去捡珠拾贝,与我们的语文教学同行们共同欣赏一下。  相似文献   

17.
1924年9月25日,杭州西湖净慈寺前雷峰上的雷峰塔倒圮了.事隔一个多月,鲁迅先生在北京写下了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11月发表于《语丝》创刊号上,后来收入杂文集《坟》里.  相似文献   

18.
《论雷峰塔的倒掉》是鲁迅先生前期的作品,收在论文集《坟》中。文章的重点不在于议论雷峰塔倒掉的前因后果及利害得失等关系,而在于抒发雷峰塔倒掉以后自己的心情感想。从文体上看是一篇杂文,或者说是一篇抒情散文。雷峰塔,在杭州西湖净慈寺前面,最初叫西关砖塔。据说,它是宋时吴越王钱俶的妃子所建造,后来就叫王妃塔。因为它建筑在一座名叫“雷峰”(又名“中峰”)的小山上,所  相似文献   

19.
《论雷峰塔的倒掉》是鲁迅先生早期的杂文。鲁迅先生《写在〈坟〉后面》一文说,他“曾经看到许多旧书”,“至今也还在看”,“影响到所做的白话上,常不免流露出它的字句,体格来”。加之思想深刻,文中所谈的问题与今天的初中学生有距离,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是有困难的。一是有些文言词语读不懂,二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把握不住。因此,讲授这样的课文应从学生实际程度出发,力求让他们初步领会本文的中心思想,进而初步了解鲁迅先生早期的思想;掌握若干重要词语,以初步了解杂文这种体裁和鲁迅杂文的主要艺术特色。为此,宜用两个课时进行  相似文献   

20.
《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先生写于一九二四年十月二十八日,最早发表于《语丝》周刊第一期,收入杂文集《坟》中。鲁迅写这篇作品的时候,在我国的南方,正是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促进了革命运动的发展,成为革命高潮的起点之际,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农运动不断兴起,革命逐渐走向高潮。但在北方,美、英、日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与掠夺,并且支持封建军阀进行着连年不断的混战,中国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过着痛苦不堪的生活。这时鲁迅正住在北京,而当时的北京正是封建军阀统治的中心,白色恐怖和政治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