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学军 《语文知识》2005,(10):39-39
一、文章的立意在中国,立意是文章成败的关键。但过分追求社会认同的某种立意,会导致学生无谓地拔高,空话连篇。而美国作文如《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这个话题,是没有定论的,主要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个性化的认识,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即可。二、情感的抒发中国的作文重情感,美国的作文重叙  相似文献   

2.
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各国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作文教学更是各具特色。对照美国作文教学,我们不难看出,无论从情感的抒发、文章的立意、意识的创新、想象力的培养还是取材范围等,中美作文都有很大不同,美国作文教学给了我们许多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立意,即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情感,是一篇作文的灵魂。特别是高段学生习作,立意的深度直接影响着作文的得分。作文主旨立意很关键,文章列举了多个例子,供同学们举一隅而三隅反。  相似文献   

4.
<正>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高中学生写作依然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尤其在框架模式写作的影响下,文章大多"假、大、空"。教育最重要的功能,不仅要使学生从不断的学习中获得生活中必备的知识,同时还需要从教育中获得情感的升华和生命个性的张扬。但是目前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所谓的写作策略,而忽略了学生情感和个性的培养,忽略了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感、真观点。从而使高中作文出现"被立意,假写  相似文献   

5.
滕寅 《成才之路》2011,(22):29-29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困扰着许多语文教师,学生怕写作文,教师也怕上作文课。要改变这一现状,我认为关键是要发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教师可从文章的构思立意、题材的真实、选材的新颖、文章的表情达意等方面去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他们快乐写作,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6.
张琼 《考试周刊》2014,(68):51-51
学生作文精彩语言匮乏、立意平庸、情感苍白,这些问题让语文教师极为头痛。有不少教师反映,在作文课堂教学中,花了很大力气讲审题立意,讲写作技巧,为何却收效甚微。作者认为解决这些困惑的唯一办法就是引导学生关注"窗外事",激发其写作欲望。那如何引导呢?教师不妨试着给作文课堂注入时尚风。  相似文献   

7.
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作文教学更是如此。美国作文教学的一个亮点是,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关心人类命运方面的世界性问题,引导学生展现自我意识,或者丰富想象力及增强生存技能等。可见美国作文教学的特  相似文献   

8.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有兴趣才有作文的动力,有兴趣才有作文的潜力。但是传统的中学作文教学重写作技巧、轻写作内容,重理论讲解、轻实践引导,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感知,学生的兴趣未能激活。因而我们读到的学生作文往往是“只有文字,没有思想;只有呻吟,没有情感;只有虚假,没有真诚”。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篇篇静态的习作上,而是要致力于捕捉和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让学生有表达的欲望,从而抒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作文教学更是如此。美国作文教学的一个亮点是,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关心人类命运方面的世界性问题,引导学生展现自我意识,或者丰富想象力及增强生存技能等。可见美国作文教学的特点,主要是鼓励学生写出自己个性化的认识,而且在写法上也没有固定模式,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美国作文如:  相似文献   

10.
“意尤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清人王夫之一语点破作文立意的重要性。那么,作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克服“千人一面”的弊病,在作文立意上进行创新呢?教师要激活学生思维,让其针对一件事或一个问题,寻找不同的立足点,多角度地进行推理。如习作《水滴石穿》,按一般思维,得出的立意是“学习要持之以恒”,这显然缺乏新意。若引导学生寻找不同的立足点,就有不同的立意。我们如把关注点放在“滴”上,联想到思想方法,就可以得出“不要轻视小”的立意;把关注点放在“石”上,联想到人的气魄和勇气,又可得出“要敢于碰硬”…  相似文献   

11.
写作,立意是关键。多材料作文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常用题型,但不少学生因为审题立意不当,而使作文谬以千里,最后因为偏题立意而得分较低,从而影响了语文成绩。在总结作文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四种立意方法:1.认真阅读材料,了解材料的主要内容;2.抓住材料的主要对象来立意;3.抓住关键词语来立意;4.结合命题者的情感、态度来立意。  相似文献   

12.
立意就是根据题目来确定主题。"意"就是文章的主题,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也就是写作这篇文章要表达的基本意见和中心思想。只有确定了主题思想,在写作中选择材料、安排结构和运用语言才有依据,情感倾向才有方向性。王夫之云:"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当前的中学生往往不注意作文的立意,看着题目、材料就顺手写下去,文章杂乱无章,让人读了不知所云。因此,我们应运用有效手段,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独立思考,确定富有个性的立意,从而以我手写我心,借文传意,写出优秀的作文来。本文从写作中正确立意和创新立意两个角度对初中作文的立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想说的话",强调作文的真实性.学生的生活是真实的,情感是真实的,那么写出来的文章理所当然是真实的.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发现充满真情的作文素材,用优美的语言描绘精彩的生活,抒发真情实感? 一、从课堂入手,教给学生作文的方法 我们的语文教材,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独特的魅力,是学生写作的典范.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光要让学生读懂文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写作方法,哪怕在一篇文章中只学到一点,对学生来说都是巨大的收获.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有利契机,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看到立意新颖的篇章段落,指导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的训练;遇到构思巧妙的课文,指导学生进行谋篇布局的训练;碰到独特的构段方式,可穿插进行仿写训练;看到语言优美的段落,可引导学生品味赏析,进行迁移训练,让其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  相似文献   

14.
张军 《成才之路》2012,(8):35-35
正真实是文章的生命,任何文章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思想是内容的灵魂,语言文字是为内容服务的。作文训练就是训练自己用语言文字正确、生动、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立意、谋篇、遣词、造句要建筑在自己的真实感受之上。许多学生在作文中编造美丽的谎言,表达虚假的情感,这样就等于抽掉了作文精髓和灵魂,失去了作文的活水源头,剩下的只是貌似像样的躯壳。教师一让学生写作文,学生往往是绞尽脑汁去思考,总找不到素材,总想写点新奇的东西。其实,我们周围  相似文献   

15.
<正>现在许多高中生在写作时感到头疼,随着作文难度越来越大,审题方面也出现问题,经常出现跑题和偏题的状况,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针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策略,帮助学生做好审题立意,从而提升作文质量。一、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中的问题1.轻作文重基础的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6.
在作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重视作文指导和教师批改。而轻视对学生修改作文的引导,甚至认为让学生修改作文是老师偷懒的一种体现。其实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反复修改,不仅可以使文章不断完美,也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它也是教师作文教学和学生的习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对引导学生进行作文修改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大胆尝试,现列举出来,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7.
八年级语文上册路桥期末考试的作文是考一篇材料作文,要求能够把文章补充完整,运用相应的表达方式写一篇作文。由于是考场作文,许多学生都感觉无从下笔,更别提能够写出一篇体现高分的作文。作文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块特殊的阵地,也是我们语文老师教好学生拿分的关键题,本篇文章针对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时这篇材料作文,从注重立意、增强体验性教学、立足课堂教学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引导学生在写作方面上能够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8.
有些学生的作文,让人读后觉得味同嚼蜡,究其原因,就是学生作文时缺乏真实感受,没有动情。作家巴金也曾讲过:“我必须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吐露,才能顺利下笔。”可见,只有感情充沛,才会写出生动感人的好文章。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呢?在此浅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抓住“作文入门”环节,孕育写作情感 在刚学写作文时,关键是使学生喜欢上写作文。这时,教师引导的正确与否尤为重要,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学生怕写作文或照抄例文的后果。因此,教师应注意以下两点。1.写作训练内容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立意角度要小,题目要新鲜有趣,让学  相似文献   

19.
要想写好给材料作文,教师平时应多引导学生善于抓住材料中一些关键词语,进行推敲,从中找到立意的突破口。然而能否准确地把握所供材料的内涵,进行立意,这是写好材料作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中学教学的半壁江山,决定着学生的命运。每位一线教师,甚至语文界都在探索一条高效的作文教学方法,绝大多数效果不太佳。许多作文课存在重写作技巧轻写作内容,重理论讲解轻实践引导,重勤写作轻悟感,重修改轻发现等现象,直接导致作文教学呈现生硬、冰冷的局面,有骨无肉,信息甚少,没有活气。学生的兴趣未能激发,生活积累、知识积累、思想积累、情感积累未被调动,思维未被调动,写出的不是我们所期盼的立意明、选材新、构思奇,语言美等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