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邮电部1956年10月30日邮业字第(52)号文通知,从1957年1月1日起,全国统一使用新式腰框邮政日戳。新的日戳,其戳面由五部分组成:上半环、上月牙、字钉槽、下月牙、下半环。戳面直径分为25mm与30mm两种:前者为一般邮政局、所使用;后者为少数民族地区刻制双文字日戳的邮政局、所与国际邮件交换局、站使用。日戳的汉字采用长方体仿宋体字:纪年月日时采用阿拉伯数字,汉字"年","月"、"日"以"."代替。新式腰框邮政日戳(以下简  相似文献   

2.
去年6月收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邮友来信,日戳已改为新式,戳上文字不同于原来的双线腰框式,上部为“兰州市27支局”,下半部为“东风平信(出)1”,没有  相似文献   

3.
郑挥提出,1956年5月在浙江岱山行用的类似57式腰框日戳“应该属于57式日戳的早期品种”,邮电部“在浙江乡镇邮电支局试用”。笔者认为,这种论断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4.
华中、华南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这里的火车邮路以纵穿南北的京广线及京九线,横贯东西的陇海线及浙赣、湘黔线,形成两纵两横的骨架而遍布五省。(1957年至1995年7月间使用双月牙腰框式日戳,1995年8月后改用无腰框式日戳,下方刻派押局地名,戳名首字为派押局地名简称者,都不加说明--编者)。  相似文献   

5.
1996年5月12日《河姆渡遗址》邮票发行当天,笔者在其原地——浙江余姚见到4种“河姆渡”地名日戳: ①河姆渡镇(河姆渡遗址所在地)邮电支局收寄邮件仍用双线腰框式地名日戳(图①)。  相似文献   

6.
建国之初,邮政日戳包括火车邮局戳依然沿用“三栏式”点线圆戳,直到1956年10月30日邮电部颁布“邮业字第52号通知”,决定自1957年1月1日起启用“腰框式”邮政日戳(含火车邮局戳)。“腰框式”邮政日戳由五部分组成,而规范款式的火车邮局戳占其四个部分,其布局如下: (图1) 一、上半环内刻有戳名(也称邮路区间),戳名一般是由邮路始终两站各取一字而命之,再加“火车”二字组成戳名。  相似文献   

7.
单圈双月牙腰框圆形日戳是新中国最早自行设计的邮政日戳,1956年10月30日邮电部以(56)邮业字第52号通知颁布“邮政日戳戳面规格式样”,规定自1957年1月起在全国使用,其后20多年不断补充完善,直到1995年文件宣布该戳样“退休”。  相似文献   

8.
肖迅 《集邮博览》2011,(3):69-69
近日在整理邮件时,发现了一些119式腰框式邮政日戳目前仍然在使用。图1是河北唐山2010年7月121B使用的“平信”字样的邮政日戳;图2是浙江绍兴2010年1月419使用的“312030”邮政编码式邮政日戳;图3是山东莱芜2009年12月25日使用的邮政日戳,此戳既有邮政编码“271104”,又有地名“钢城”。  相似文献   

9.
自1995年8月各地相继启用新式邮政日戳后,计算机打印日戳也逐渐代替了手盖日戳,但有很多不够规范,不符合邮电日戳印模规格与使用管理规定。现将所见黑龙江省部分邮局计算机打印不规则日戳展示出来,共同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10.
8月下旬,笔者收到《邮政周报》社寄来的一张汇款通知单,收汇邮局为北京建内大街邮局,汇款单上,不仅盖有手盖的新式地名日戳,而且还有电脑打印的新式日戳。但电脑打  相似文献   

11.
中国第一款邮政日戳始于1872年(同治十一年)2月22日的上海海关邮资已付戳~①。此后,邮政日戳的格式不断更新,迄今140多年来行用过的邮戳种类多而复杂,其中实线腰框式邮戳自清代开办国家邮政的后期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诞生起,经中华邮政至中国人民邮政都有使用的记录,是代代相传的"三朝元老",可以说是中国邮戳史上的老寿星,值得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2.
(4)新邮戳首日封和旧邮戳尾日封。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邮政日戳式样曾多次变更。在旧式邮戳终止使用日前一天投寄的邮件,盖有当地旧式邮政日戳的信封,即为旧邮戳尾日封。而在次日,即新式邮政日戳使用的第一天,盖有新式邮政日戳的实寄封,就是新邮戳首日封了。如北京邮政部门自1983年8月10日开办“快信”信筒(俗称“黄帽子”信筒)以来,曾先后4次变更“黄帽子”邮政日戳中的字。最近一次是在1997年2月20日,就出现了旧邮戳尾日封和新邮戳首日封。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国家邮政部门发出了停用旧式邮戳和启用新式邮戳的通知与新戳样的件,但各地邮局换用新式邮戳的日期极不一致,相差几个月或1、2年的情况十分普遍,甚至有的邮局迟十几年才启用新式邮戳。如1957年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式邮电日戳的逐步普及使用,1985邮部字第410号文规定使用的邮电日戳将逐步退出邮史舞台。这也意味着日戳的“上月牙”和“下月牙”也将从我们习见的邮戳上消失。为便于大家研究,现将笔者收集到的上月牙刻有文字的日戳介绍给同好。  相似文献   

14.
陆德健 《上海集邮》2000,(11):28-28
1995年6月16日颁发新的《邮电日戳印模规格与使用管理规定》以来,新式特快专递邮资已付日戳陆续登台亮相。由于对此类邮戳字没有严格的统一要求,使此类日戳演绎出诸多的精彩之处,给集戳增添了研究的乐趣。现据笔收集所见,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附图的实寄封由山东胶东文登寄往东北嫩江省海伦(今属黑龙江省)解放五团六连某战士。封背贴“二七”建邮5元票四方连,票上的“邮”字为三次复盖,另贴上海版邮运图50元票1枚,计邮资70元,符合华东区1949.8.1—1949.9.30平信邮资70元。销文东侯家所38年(1949年)8月4日腰框式戳两个。该戳是当年山东解放区代办所邮戳的常见式样。中转戳有文登县腰框式8月4日戳,山海关日本(下梳)式9月12日戳。信到海伦,加贴“海伦解放五团六连无有此人退胶东”的批条,并盖嫩江省海伦日本(双梳)式9月17日戳和经办人印章。该封按原路退回,又加盖山海关9月19日戳及文登县9月28日戳,历时55天。  相似文献   

16.
邮资机符志是一种复合戳记,由日戳和邮资戳两部分组成。邮资机符志附设日戳,使用时不需另用日戳盖销,操作简便省时。日戳内设有地名、局名和日期等要素,表明该符志仅在当日当地使用有效,可以避免隔日或异地被再次使用,造成邮资流失。故而日戳是邮资机符志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我国邮资机符志的式样(包括日戳的格式)曾做过多次改变,但这种改变仅涉及新购置的邮资机,原已使用的邮资机,其符志仍可继续使用,不必改变。也就是说,我国邮资机符志实施“旧机旧式样,新机新式样”的办法。这就造成了现时新旧邮资机符志混用的现象,目前使用的邮资机符志,既有2000年以来启用的新式符志,也有20世纪八九十年代即已使用的旧式符志。邮资机符志式样的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反映在日戳方面。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邮政规定,少数民族地区的邮局使用双文字邮政日戳,邮资机符志日戳也一样。然而,由于各地情况不同,特别是我国邮资机大部分从国外进口,符志款式多种多样,所以邮资机符志日戳的双文字使用设置与普通日戳多有不同。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内蒙古、新疆、西藏等自治区即已启用带双文字日戳符志的邮资机(图1)。本文研究对象为2000年以来推行的新式邮资机符志的双文字设置与使用。  相似文献   

18.
1954年起使用并于1985年重新规定的邮资已付日戳,即将随着95新式邮戳的推广使用而逐渐退出邮政通信领域。邮资已付日戳同其它邮政日戳一样,如何刻 制有统一规定。但各地邮局在实 际执行时稍有变化,给集戳者带 来研究的乐趣。现笔者仅就此类 戳的序号刻法择要介绍,以飨同 好。  相似文献   

19.
图1为内蒙古赤峰024000局的一件机盖国内邮资已付双联日戳,右置双圈日戳有日期,左置八角框戳,上格刻“国内邮资已付”,中格为空白,下格刻汉蒙文地名和邮政编码。  相似文献   

20.
收集邮资机符志的集邮者都知道,与式样单一的普通邮政日戳不同,现行邮资机符志的品种繁多,五花八门,有些符志是带有"邮资已付"字样的旧式符志,有些是新式符志:有的用"中国邮政"铭记,有的用"中国人民邮政"铭记;有的日戳是单圈的,有的日戳的双圈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种现象引起许多集邮者的惊奇与疑惑,为何我国邮资机符志式样如此繁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