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写完《杂志报纸化》一文,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另一个题目──“报纸杂志化”。现在不少报纸正在向杂志靠拢,办得颇似杂志,因而便产生了“报纸杂志化”的说法。虽然我们至今未见哪一家报纸被杂志彻头彻尾彻里彻外地“化”过去,但是有些报纸向杂志靠拢的迹象和趋势是十分明显的。这种迹象和趋势有哪些表现呢?一是追随杂志杂七杂八的内容。杂志以“杂”取胜,以“杂”见长,以“杂”吸引读者,如今不少报纸也在向“杂”的方向发展;天上地下,百行百业,千种知识,无所不谈,使报纸成了Magazine,成了装载“十八般兵器”的货真价实的“军用…  相似文献   

2.
报纸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是传播新闻.我国新闻界前辈戈公振在他所著的《中国报学史》中曾十分明确地指出:“报纸者,报告新闻、揭载评论、定期为公众而刊行者也.”这句话说了半个世纪了,直到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这是因为,我们的一些报纸,至今还忽视新闻,其中以晚报为最. 凡是报纸,不管它姓“晚”、姓“日”,还是姓“周”,都应该是报,而不是杂志.现在往往强调了它的姓,而忽视了它作为报纸的固有功能.说晚报姓晚,喻意要注意报纸的可读性,要有晚报的特点.抓报纸的可读性当然设有错,值得注意的是由此产生的晚报杂志化、日报晚报化的做法.所谓  相似文献   

3.
不知从何年何月何日的何报起,报纸开始杂志化了。杂志化或曰期刊化,如今已经成为报界的时尚。报纸杂志化的标志有二。第一,大扩版。现今的报纸,已经不再论张,而是论本儿、论叠、论堆儿。有些报纸,已经赶超了一般48页的杂志。第二,大喘气。翻开当今的某些日报、晚报,已经很难见“天”,遍野是“周”。什么经济周  相似文献   

4.
“新闻传播》一九八六年秋季号载文说,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报纸和一些杂志出现了互相融化的现象。报纸成版成版地摘编杂志上的材料,大块大块地’刊载只宜在杂志上发表的知识性文章}而杂志又化整为零,把文章、故事、传奇之类混迹于新闻之中,印成散页摊售叫卖。有的还提出了“报纸杂志化”、“杂志报纸化”的口号,以为这是新闻和出版改革的方向。应该指出,这不是一个好势头。一般说来,报纸与杂志有如下一些不同的地方:从出版周期看,报纸的刊期短,杂志的刊期长。报纸主要刊载新闻,便于实现其时效性;杂志则主要用来  相似文献   

5.
报纸杂志化     
所谓“报纸杂志化”,实际上就是把诸多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整合,构成所谓深度报道。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大部分受众希望新闻事件发生后,新闻媒体特别是报纸能够立即全方位、多角度地提供新闻信息,希望从报纸上获得到的信息,使自己不仅能够“知其然”,还能够“知其所以然”。而杂志化恰恰体现了报纸对读者要求的顺应。一个成功的“杂志化”报纸,对每件值得报道的新闻事件都应该有深入全面的报道,同时保持版面清晰和良好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6.
目前报纸中一个不大正常的趋势,应该引起报业同仁的注意,这就是报纸的杂志化倾向。笔者认为,报纸不应该朝着杂志化方向发展;换句话说,报纸的杂志化倾向是应该避免的。 什么是报纸的杂志化?简言之,就是报纸越来越像杂志了。 杂志化倾向的主要表现是:版面越来越多、文章越来越长而信息量却越来越小;服务性、趣味性、可读性专栏增多,非新闻性文章比重增大,大量版面与新闻不搭界;大量赏心悦目但毫无新闻性、毫无信息量的图片充斥版面;刊登新闻所占的版面不到整个报纸的一半甚至还要少。 报纸为什么不应该杂志化 有人说:“报纸杂志…  相似文献   

7.
冯宇飞撰文指出,报纸是一种以刊载新闻为主的公开的定期出版物,它的特征在于出版周期短,负载的信息量大,讲究时效。所谓“报纸杂志化”,是指报纸大量借用了杂志分类处理信息的方法。从报纸的发展来看,报纸脱胎于杂志,是在杂志的基础上发  相似文献   

8.
杨阶 《新闻前哨》2003,(7):45-45
报纸副刊从杂志化向新闻化的转变,是“报纸是新闻纸”这一属性决定的,也是副刊改革的必然选择。当前,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报纸都在不同程度地开展副刊改革,副刊新闻化作为此项改革的主流而成为一项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的新闻媒体出现了一股“特稿潮流”。在纸质新闻媒介方面,表现为报纸“杂志化”,新闻特稿化(或称新闻故事化)。很多报纸设有特稿部,有特稿专版或专栏,大量刊登类似新闻特稿的报道(称呼不尽相同,如特稿,大特写,本报专稿等)。一些新锐的经济类报纸也标榜以“讲故事”的特稿形式报道新闻。  相似文献   

10.
质疑“报纸杂志化”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 谓“报纸杂志化”?报纸是一种以刊载新闻为主的公开的定期出版物 ,它的特征在于出版周期短 ,所负载的信息量大 ,讲究时效 ,业界有“今天的新闻是金子 ,昨天的新闻是银子”的说法 ,它的立竿见影在于提供信息及以纷繁复杂的判断。杂志是介于书籍和报纸之间的一种产品 ,是提供给大众阅读各类材料的周期性出版物 ,它的操作模式是将所提供的内容模块化 ,通过设立多个栏目而实现分类清楚 ,标签明白 ,其优势在于定时、定量、定向地提供信息。所谓“报纸操作手法杂志化” ,是指报纸大量借用了杂志分类处理信息的方法。前几年 ,报纸基本不设分类栏…  相似文献   

11.
关于报纸言论 ,有一个公认的著名观点 :“言论是报纸的灵魂”。因为 ,人们通过报纸来认识、了解和评价社会 ,言论是最直接的方式 ,也是最能表达编辑部观点的方式。舆论导向 ,言论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作为报纸副刊的杂文 ,是报纸言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报纸副刊几乎都有杂文专栏 ,有些还有杂文专版 ;同时 ,报纸副刊既要保持其文艺属性 ,又要突出其新闻属性 ,以同“杂志化”划清界线 ,杂文无疑是达到这种效果的重要的副刊文体。然而 ,许多副刊上难以读到好杂文 :或是缺乏立意、内涵平平 ,或是语言干巴、词汇单调 ,或是鸡毛蒜皮、隔靴搔痒 ;…  相似文献   

12.
聂恒玉 《新闻世界》2004,(12):74-74
报纸杂志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在一些报纸的版面改革中,随着报纸“份量”越来越重.以往的报纸头版的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作用与杂志的封面非常相似.头版成了引导,“导读”或“提示”成了报纸精髓和眼睛如以往是“重要的新闻”.现在变成了“重要新闻的导读”;图片作用也被无限放大,一张图片甚至占据头版整个版面。  相似文献   

13.
最近十多年来是中国传媒业发展最活跃、最震荡、最具革命性的时期,电视向报纸这位“老大哥”学习操作理念,网络这位“小兄弟”向报纸和电视学习栏目化,最后报纸和电视分别向网络学习高度自由化并走向融合,内容也更加关注民生,由“为民做主”走向“让民做主”,传者与受者的身份界限变得“乱花渐欲迷人眼”。  相似文献   

14.
陈怡 《大观周刊》2012,(37):35-35
文章根据作者所见所闻的经验总结出一些看法供参考。“报纸杂志化”,简述报纸与杂志的区别联系.并从中看见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露角新荷──报纸副刊内容与形式的革新张雅安进人九十年代,尤其是近一、二年间,报纸副刊版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最惹眼的是“周末版”席卷全国。这种具有副刊性质的周末版、星期刊、月末版、社会版、休闲版以其杂志化的面孔,出现在各地报摊上,销路大增,而且还颇受...  相似文献   

16.
试论"报纸的杂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厚报时代的来临,读者的读报行为较以前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基于报纸内容的庞大、版面的众多而产生的选择性阅读和分阶段阅读。这种变化也对编辑的采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报纸杂志化”也就成了必然之举。一、何谓“报纸杂志化”?所谓“报纸杂志化”,“实际上就是把诸多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整合,构成所谓深度报道。”①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大部分受众希望新闻事件发生后,新闻媒体特别是报纸能够立即全方位、多角度地提供新闻信息,希望从报纸上获得到的信息,使自己不仅能够“知其然”,还能够“知其所以然”。而杂志化恰恰…  相似文献   

17.
罗建华 《新闻前哨》2003,(10):39-40
读者对新闻类别的选择结果 北京人最关注首都,广州人最关注财富,上海人最关注消费……这是不少办报人按常理所作的“合理想象”。可是,常理往往不“常”,常常让我们的想象失“常”。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主办的《新闻与传播》杂志,转载了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六城市报纸影响力研究”的一项调查分析结果,如果你想推敲一番文中的数据,仅仅“阅读报纸最想获得的信息”这  相似文献   

18.
孟菲 《记者摇篮》2007,(5):61-61
“体育娱乐化”这是《南方体育》率先提出的理念,近些年来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还有网络等各种媒体在体育新闻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出版物中三兄弟,书龄最大,刊龄居中,由杂志中析出的报纸,年纪最轻。三兄弟性格各异,老大和老三处于两极,老二不温不火,性格持中,居于大哥与小弟之间。就传播速度而言,报纸最快,杂志次之,书籍最慢。传播快的,最直用于报道新闻事件,以便让读者及时了解天下时局,所以报纸又叫“新闻纸”。杂志不能像报纸那样迅速地传播新闻,但它能完整地报道事件的前因后果和发展趋势,让人们有个思想准备。由于传播速度相对慢一些,杂志的内容不像“新闻纸”那么纯,除了刊登新闻,主要用于刊登杂七杂八的内容。两者相较,报纸以“新”取胜,杂…  相似文献   

20.
不知具体从何年何月何日的何时起,报纸开始了杂志化。如今,已成了报界时尚。报纸杂志化的标志有二:第一,大扩版。现今的报纸,已经不再论张,而是论本、论叠、论堆。有些报纸,已经赶上普通的48页的杂志了。第二,大喘气。翻开当今的一些日报,已经很难见日,遍野是周,什么经济周刊、文化周刊、科技周刊、法制周刊、教育周刊、读书周刊、旅游周刊等等,不一而足。连副刊,也成了周刊。更有甚者,还有“新闻周刊”——已经是老皇历了,还谈什么“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