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就要语文教师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融入日常教学之中。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课文教学、作文训练、课外阅读、观看影视作品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德育。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就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依靠文学的感染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把德育工作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以取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中。"因此,语文老师就应该充分把握好语文学科的优越性,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用好语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材特点之一是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的统一。依托教材,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将德育渗透于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化,为了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教学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同时,德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小学语文课堂进行融合,通过德育渗透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语文课堂融入德育内容的必要性,积极探索和创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因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在教授语文知识的同时,结合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挖掘教材潜在的育人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8.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作为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如何充分利用语文学科渗透德育,是我这小学语文老师一直探寻的。  相似文献   

9.
叶虹 《学苑教育》2019,(9):45-45,47
小学语文课文在内容、题材、知识结构等各部分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一方面能够学习到语言知识,另一方面还能使思想行为和道德情操受到熏陶。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将小学语文课文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充分地将思想品德教育和语言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以教材为本,教材中有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诸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民族自豪感等。语文教师应该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因素,通过形象感染、感情陶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实施德育,培养高尚的情操,提高思想觉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让学生在温暖的感动中求真知、学做人。  相似文献   

11.
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因而,我们应该把握范文的具体内容,找到文道统一的结合点,选取恰当的方式来渗透德育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教学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点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挖掘教材的思想点,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情操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4.
何春晓 《教师》2014,(36):12-12
本文阐述了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除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我们的母语之外,还应该把德育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中,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品德修养和养成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5.
万永安 《甘肃教育》2011,(20):52-52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更应该通过课程内容所蕴含的道德情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小学语文课程内容中的优秀篇章,推动学生在潜移默化之间接受道德品质的熏陶,使学生在提高文化素养的同时,培养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促进学生身心成长。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发挥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提出建议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结合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挖掘教材的育人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是相辅相成的。那么,我们  相似文献   

19.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学校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学的有关内容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将渗透德育教学与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有效地结合。本文根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的意义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提出了有关策略,希望对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刘丽梅 《广西教育》2014,(21):90-90
俗话说:"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这句话点明了"德"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方式、生活习惯和优良品质的形成期和塑造期,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除了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外,还要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育人典范,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把握教材中的德育内容,选好教学德育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使教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渗透德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