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高职的校企合作及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由两类高等教育机构实施,一是应用科学大学,一是职业学院。应用科学大学是德国《高教法》明确的高等教育重要形式之一,目前德国共有177所,在校生数接近40万。职业学院是德国《职业教育法》中明确的第三级教育,是指导中等职业教育的双元制延伸到高等教育领域的一种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尤以巴登符腾堡州为甚,该州目前有10所职业学院,在校生万余人。  相似文献   

2.
1974年,在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由八所合作教育性质的大学联合构建了职业学院,主要针对合作教育领域。直到论文完成,已有超过19,000名学生参与。与德国高等教育内其他校企合作模式不同,职业学院模式具有独特性。最明显的是,它要求学生具有大学入学前文凭,并要求与企业或政府机构签订三年合同。因此,工读结合的学习项目,参与者身份既是学生,同时也是雇员。这种学习模式还被引荐到德国合作性大学当中,也很成功。  相似文献   

3.
德国教育体系的基本情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世界制造业强国之一的德国,其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借鉴,特别是以职业教育立国的德国教育思想,更值得我们深思。从整个德国教育体系来看,小学后的第一次分流,初中后的第二次分流以及高中后的第三次分流,都强调了教育对象智力类型的差异;而德国高等教育明确的三类高校,即研究型的综合大学、应用型的专科大学和职业型的职业学院,更突现了教育类型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应德国莱比锡大学墨丽丝女士的邀请,我们一行6人于2001年11月对德国高校教育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主要任务是了解德国高等教育与留学生教育,学习先进经验,推动我省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我们先后参观访问了德国莱比锡大学、柏林洪堡大学、柏林科技大学和柏林工业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通过座谈、讨论与参观等方式对德国的大学教育体制、教育现状、办学条件、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留学生申请、考试、费用、培养和就业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地了解。一、德国高等教育现状德国现有高等学校300多所,其中综合大学80多所,高等专科…  相似文献   

5.
德国“双元制”模式的高职教育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国的高职教育体系分为两大系列:一是职前职业教育系列,属于高等教育学历系列,主要由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学院、技术大学、技术学院来承担,其中高等专科学校是德国高职教育的主体;职业学院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延伸;而技术大学和技术学院是与综合性大学同等地位的高等学校。一是职后职业继续教育系列,属于非高等教育学历系列,主要指成人职业培训中属于高职教育范畴的部  相似文献   

6.
德国的教育机构主要有应用科技大学(包括行政管理学院)、职业学院以及承担继续教育任务的专科学校三大类。德国共有高等院校365所,其中,应用科技大学191所(行政管理学院29所)、职业学院28所,几乎占高校总数的60%,其新生入学总数与综合大学新生入学总数之比也已达到了1:2。  相似文献   

7.
回顾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19世纪是西方国家以现代方式大规模改革高等教育和重建大学的重要时期.其中,德国又是第一个改革本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欧洲国家,并成为当时各国效仿的典范,对后来的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非同凡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系统是一个成功的教育模式,文章从艺术设计专业的角度,考察了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框架,研究分析了德国职业学院与应用科技大学的高校类型.分析了德国手工业协会与设计大学的典型案例,并从中总结不少有益启示,针对性地提出了推进我国示范与重点培育高职院校所需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德国签署"博洛尼亚宣言"后,德国高等学校进行了教育体系的改革,高等教育实行学士和硕士制度,取代了传统的Magister(文科硕士学位)、Diplom(理工科硕士学位)和Staatsexam(国家考试)制度,职业学校教师培养也相应产生了一系列变化.本文以柏林工业大学职业教育和劳动技能系在培养职业学校教师的变化为例,阐释博洛尼亚宣言后德国职业学校教师培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德国曾经是教育研究强国,它提倡的是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民主化,以保证每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从小学教育到中等教育,从高等教育到继续教育,德国人构筑了错综复杂的教育结构以保证人们能不受时间、地点、年龄、学历的限制终身接受教育以陶冶自己。德国的这一教育制度在德国的历史和社会文化变迁中,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近代大学模式影响了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近代化。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日益发展,这种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对知识的需求。在综合大学缓慢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科技大学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