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新竹 《科技通报》2015,(2):85-87,91
设计了一种小功率强磁耦合全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系统由高频逆变电路、谐振耦合模块、高频整流滤波等组成。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在1MHz固定频率下自谐振,可以对间距70 cm范围内的负载提供能量。通过实验分析了电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主要参数包括两谐振线圈间的系统能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在水平错位时对传输效率的影响、谐振线圈空间距离D对功率、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无线电能传输装置,采用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方式,由发射和接收两部分构成。发射部分的驱动电路包括振荡电路和发射线圈,通过磁环电感、场效应管将电能发送出去。接收部分包括接收线圈和滤波整流电路,线圈将能量转换为交流信号,通过滤波整流转换为可以供负载利用的直流电,以实现能量的无线传输。采用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的传输距离更有优势,且具有无敏感的方向性、无辐射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接触式的电能传输技术,该技术利用电磁感应区的物理特性及谐振耦合来实现能量的有效传输。本论文主要通过理论推导、电路仿真研究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通过原理分析与实验相结合,论证了该文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耦合谐振电路的基本原理出发,推导了耦合谐振电路的S参数公式,给出了耦合谐振器的耦合系数。利用耦合谐振器的基本原理设计了由6个开槽方环组成的对称结构微带带通滤波器,在滤波器通带两侧分别有一个传输零点,使得滤波器具有很好的选择性。理论计算所得的频率响应和电磁仿真软件得到的结果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5.
王云秀 《大众科技》2007,44(7):88-90
本文从耦合谐振电路的基本原理出发,推导了耦合谐振电路的S参数公式,给出了耦合谐振器的耦合系数.利用耦合谐振器的基本原理设计了由6个开槽方环组成的对称结构微带带通滤波器,在滤波器通带两侧分别有一个传输零点,使得滤波器具有很好的选择性.理论计算所得的频率响应和电磁仿真软件得到的结果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6.
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由稳压电源、高频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螺旋式发射天线和螺旋式接收天线五部分构成.功率放大器将高频信号发生器产生的5.68MHz信号放大后,通过螺旋式发射天线,以磁耦合共振的方式向螺旋式接收天线传送能量.螺旋天线属定向天线,发射的能量集中,有利于提高系统传输效率.系统工作于远区场,实现了能量的远距离传输.已成功实现在11m以外驱动红色发光二极管正常发光,系统功耗为1w.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效率,一般将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设计为对称结构。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对称结构很难满足不同的应用场合,对称结构限制其应用的扩展。本文以磁耦合谐振等效电路为基础,推导出不对称结构下的匹配条件。为不对称结构的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耦合线圈设计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分析并设计了一种基于电磁谐振原理的远距离无线供电系统原型研究,为输电线路在线在线监测装置感应供电系统提供有效依据,介绍了电磁能转换为稳定电能的技术,阐述了电磁能的耦合模式与电磁能量传输关系。分析了空间电磁能量传输实现原理,并进行试验,实验结果表明电磁能量可以在空间中有效的传输电能。  相似文献   

9.
潘力 《大众科技》2013,(3):84-86
无线电能传输是通过电磁波进行电力传输,从而省去电源线和插座的一种新型电源。本设计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采用电磁感应方式,充分结合了磁耦合技术和开关电源技术。系统分为无线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在12V电源供电下,3mm距离耦合时效率达到了67%,输出功率1.16W。整个电路结构简单,工作稳定,经过检验在6cm范围内能够点亮发光二极管,达到了实际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研究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机理,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无线电能传输装置,该装置包括无线发射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装置通过无线发射模块产生高频信号,无线接收模块接收的信号经过整流滤波后供给负载使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述了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进行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的基本原理,通过详细分析和公武推导,得出了以被试品电缆电压达到最大值来判定回路发生谐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供电系统是电力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供电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谐振过电压,这会影响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对电压进行调整。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在设计时,要对电网设备进行优化,还要采用专业的计算公式对电网设备设计进行估算,这样才能避免出现串联谐振回路现象,设计人员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谐振,这样才能保证电力供电系统不出现过电压,才能避免电力设备出现损坏问题。  相似文献   

13.
曾海 《今日科苑》2009,(12):53-54
世界第一台"谐振扩电器"在中国诞生,是奇迹也是必然。电路谐振是两个相反事物相结合产生的,同化学反应一样产生新事物。电流和电压增大,是能量增加的表现,能量增加是电流和电压增大的原因。虽然至今还没承认"谐振能"的存在,但在实践中制造生产的"节电器"起到节电作用。在电路谐振时负载做功增大是客观事实,利用电路谐振就会扩大电能。  相似文献   

14.
电压互感器运行中会因单相接地诱发铁磁谐振使电压互感器烧毁,本文分析了引起铁磁谐振的原因,指出了几种常用的消除谐振的方法及存在的一些不足。通过实验分析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互感器回路二次侧接线方法,并有效地消除了互感器回路中的三次谐波,这样不仅很好地保护了互感器,也使系统的控制和保护更稳定可靠。该方法应用在10kV供电系统中,有效地消除了电压互感器的铁磁谐振,起到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设计出一种以STC12C205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件的松耦合能量传输系统。在系统空气间隙固定的情况下,详细分析了不同工作频率下的能量输出情况,并给出了松耦合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一种在高阻抗线上加载开路存根实现超宽带滤波的方案。该滤波器采用多模谐振(MMR)的方式,MMR是由加载的三个存根循环分流到一个高阻抗的微带线实现的,用叉指结构来耦合能量。采用FR4介质板的相对介电常数为10.8,介质板厚度为0.635mm。利用软件CST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与优化,得到通带范围为3.1-10.6GHz,带内插入损耗大于-0.5dB,回波损耗小于-15dB,上阻带宽度为14-26GHz。  相似文献   

17.
针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传输效率随着频率的变化而波动的问题,采用两种不同级别频率下对装置的传输特性进行分析得到了对实际装置设计的关键指导作用,其中包括10kHz-15kHz中低频和1MHz-3MHz高频.利用不同级别频率对装置的传输效率进行跟踪测试系统传输效率。通过设计相关实验电路验证了频率特性与系统传输效率的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提高无线电能传输功率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一种短距离非接触的能量传输电路设计。从实际应用总结了电路设计的理论依据、芯片选型等,并给出了电路调试的一些技巧,以达到实际应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节能和环保是影响人们生产和健康的重大问题,中国人通过对调谐电路具有选择信号能力的研究,发现了新能量---谐振能,并发明了《谐振节电器》。〈br〉 《谐振节电器》有四个大突破:一是节电原理的突破,二是节电设置的突破,三节电效果的突破,四是节电计算的突破。一个节电规律:节电效果与自然品质因数成正比。〈br〉 节电专家黄有银利用《谐振节电器》做的节电工程,节电率为20-30%,最多达50%左右。推广利用谐振节电器的节电,是解决电能不足和改善环保污染的关键。〈br〉 因为新发现和新发明是关系到世界人们幸福的大事,所以是对全人类的重大贡献!此文章是反映世界领先科技成果,具有实用性、收藏性和科研性。  相似文献   

20.
分析并设计了一种基于空间电磁能量传输的输电线路在线在线监测装置感应供电系统,介绍了电磁能转换为稳定电能的技术,阐述了电磁能的耦合模式与电磁能量传输关系。分析了空间电磁能量传输实现原理,并进行试验,实验结果表明电磁能量可以在空间中有效的传输电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