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云 《中国科技纵横》2010,(21):141-141
伦勃朗是欧洲文艺复兴晚期应进步的时代精神要求而产生的艺术巨匠,他所生活的十七世纪的荷兰无论是在社会制度、宗教信仰,还是在言论思想上都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他的艺术被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
法国伟大的艺术家,现代艺术之父——赛尚,他的绘画风格影响着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以及野兽派画家,人们总是喜欢用"理性"这样字眼来评论其绘画,然而在赛尚画中看似逻辑均衡的圆柱体、球体、圆椎体之间闪烁着诗性的光辉。本文试图就赛尚晚期艺术的表现形式来谈谈其艺术观念。  相似文献   

3.
科学对绘画艺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对美的认识到对生活、对世界的理解,以及对绘画手段、绘画材料的改进等方面都有过深刻的影响。回顾历史,人类在科学上的进步,往往推动着人类绘画艺术的发展。在欧洲文艺复兴时前,由于科学上对人  相似文献   

4.
考察西方绘画的光辉历史,我们发现在文艺复兴前夕发生了一些非常有趣的事情。大致在1425年之前,大多数的绘画都是相当程式化的,甚至只是粗略的。但我们发现,此后的绘画几乎都有如摄影一般地写实。例如,文艺复兴早期绘画大师范艾克(Janvan Eyck)(13907-1441年)的肖像画“阿诺菲尼的婚礼”(Giovanni Atoolfini And His Wife),  相似文献   

5.
绘画与摄影同属于二维平面艺术,都要依赖光线的造型作用,营造三度空间的体量感,光线在欧洲近代绘画的发展与变迁大致经历了明暗、光影和光感三个历史阶段,这三种光线效果也是摄影艺术常见的用光方式。  相似文献   

6.
杜元翁 《科教文汇》2009,(29):259-259
以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任何的社会意识应当与社会形态有密切联系。然而,以艺术语言和功能转变的样式来分析历史行为或多或少有些牵强。我们看到的清末中国画与前朝有着迥异的风格,我们思考清末绘画形式和内容变革的成因,以历史学视角来分析清代晚期绘画形式与内容变革的成因,力图探究和总结“笔墨当随时代”的普遍规律。阐释艺术民族性是应该不断发展和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7.
绘画与思维     
孟萌 《中国科技信息》2007,(18):293-293,295
绘画艺术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绘画创作的过程就是创造可视形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创造与创新,创造性的思维是绘画艺术的生命力所在。创造性思维,是绘画创作的前导,是绘画创作的必备条件,是作品成败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8.
杜锐 《科协论坛》2007,(7):154-155
平面设计与绘画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有一定联系的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对平面设计与绘画内涵不理解,学生认为绘画与平面设计是两个毫无关系的艺术。本文主要从绘画与平面设计的联系与区别两个方面阐述这两种艺术。  相似文献   

9.
绘画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他是艺术传达的符号,是艺术的载体,形体、明暗、色彩、机理等视觉语汇是其基本构成元素.画家使用这些特殊的符号,把内在的精神内涵和审美理想外化为审美意象,从而产生精神和情感的愉悦,这样绘画语言就具备了形式美、意向性及韵味无穷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裘德燕  谭细雄 《科教文汇》2008,(30):258-258
绘画作为传统的艺术表现媒介,它顺应整个时代的变革而随之发生改变。在当代作为视觉艺术中的各种表现形式,如影像多媒体、装置、摄影、行为表演、网络艺术等诸多的艺术形式对绘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近一年的绘画在各国际大展中的比例的日渐减少,在国内的重要的实验、前卫的艺术展览中的比例也是少之双又少。它在当代艺术舞台的表现越来处于劣势,甚至有走至边缘的危险。我认为这一切并不意味着以往有着无尚荣耀的架上绘画真的走到尽头。绘画艺术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1.
唐婧 《科教文汇》2007,(12X):163-163
一个画家的绘画风格是逐步形成的,决定因素有很多包括他的民族,所处的时代以及环境,还与画家自身的气质,生活经历,观念有关。素描是绘画专业的基础课程,素描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艺术道路和艺术风格。本文从素描的色调训练入手,主要阐述了素描中的色调与绘画涂绘风格之间的关系,从而引申为素描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色调训练,进而培养学生的个人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12.
中国瓷器在历史上曾经创造过辉煌灿烂的陶瓷装饰文化和美妙无比的陶瓷绘画艺术。瓷器有中国第五大发明之称,陶瓷装饰艺术在中国艺术史上地位也是极其重要,特别是瓷上绘画艺术,它以其精美的画面、丰富的色彩、独特的工艺、奇特的创意以及全新的观念形成了独特的工艺绘画形式,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陶瓷文化。  相似文献   

13.
彭耀军 《科学中国人》2014,(2S):107-107
艺术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是美术绘画教学,绘画艺术的关键是美术绘画创作,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美术绘画技能的重要途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美术绘画技能和思维的形成关键期,绘画创作课既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发现与创造能力的途径,又是对学生能力素质及课堂教学的全面考察。中等职业学校的绘画创作课应通过对学生绘画创作能力和现状深入分析,在创作课题材、教学特点和形式上进行探讨和改善,在提升学生绘画创作能力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相似文献   

14.
绘画中学生想象力的匮乏,是制约学生艺术发展的重要瓶颈,教师要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在各种绘画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指导感受"想象"在艺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摄影与绘画是当代平面艺术的两大主要门类,绘画有着上千年的成熟发展历史,摄影虽然是门年轻的艺术形式,因其更加贴近生活,贴近民众,其发展和普及势头甚至超过了传统绘画艺术。在信息与科技时代,一切事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相互碰撞、交融,我们把这两大艺术形式拿出来分析当代艺术的交融与发展,以期在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上对摄影与绘画的关系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6.
一个画家的绘画风格是逐步形成的,决定因素有很多包括他的民族,所处的时代以及环境,还与画家自身的气质,生活经历,观念有关.素描是绘画专业的基础课程,素描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艺术道路和艺术风格.本文从素描的色调训练入手,主要阐述了素描中的色调与绘画涂绘风格之间的关系,从而引申为素描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色调训练,进而培养学生的个人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17.
各种艺术均以其独有的艺术语言而存在,现代装饰绘画相对于写实绘画而存在,有其自己的艺术语言特征。它的语言特征有别于写实性绘画的"科学的再现",在多元的观念下,以意象造型观念观照世界,以创造性的想象力为其思维方法的特征,以多种材料技术相结合的表现手段来表达内心对世界的感受。  相似文献   

18.
孙晓光 《科技风》2014,(18):183-183
苏轼是文人画家的重要代表,本文从他自身的经历和绘画艺术两个方面来论述东坡是怎样符合"老庄"的"玄学理念"。  相似文献   

19.
刘淑凤 《金秋科苑》2009,(21):145-146
本文通过对韦江凡其人其画进行深刻分析,探讨绘画艺术的真谛。  相似文献   

20.
欧芹 《科教文汇》2007,(8X):204-204
针对绘画艺术学习过程中很多人一味的临摹他人的绘画风格这一现象,阐述绘画艺术必须经过画家感情的滤化,也就是说只有融入了作者自身真实情感的绘画艺术作品才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只有承载了情感才能达到作品的内在涵义。在绘画的道路上我们必须有自己真实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