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读者互动     
2009年07期江严读者问:如果地球上的水失去地球的引力,会散到宇宙中吗?以何种形式存在?我认为如果地球上的水失去地球的引力,将会散到宇宙中去。地球上的水之所以附着在地球表面上随着地球的自转而做圆周运动,是因为水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正是由地球与水之间的万有引力所提供的。如果地球上的水失去地球引力(也即是地球上的水失去了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的话,那么地球上的水将做离心运动,水因地球的自转而被“抛”出地球,散失到宇宙中。  相似文献   

2.
我觉得地球的膨胀很有可能和地球自转有关!因为自转的地球,地壳表面的物体都在做圆周运动,因此会产生离心力使得地壳膨胀。这和高速运转的砂轮会四分五裂比较相似。另外还有可能是液态的地幔运动十分活跃,对地壳的压强不断增大的缘故,我猜测地核可能是一种气态物质,因为地核的温度很高,因为在如此高温下物质很难保持固体状态,就如拥有巨大能量的太阳是气态的一样。由于地核为气态高温物体,放出的能量就会使得地幔更活跃的运动,所以地球不断的膨胀。  相似文献   

3.
你知道吗?     
《百科知识》2010,(23):35-35
目前,科学实验证明,月球的作用力正在不断迫使地球的自转速度日益减慢。长此以往,月球的运行轨道将越来越远离地球,我们今天看到的海潮将越来越小,固体岩石的运动也会相应减弱。科学家们还测得,  相似文献   

4.
读者互动     
2010年第01期李振鹏读者问:地球是如何支撑它自身的重量的?如果将比地球还要重的物体放在地球上,地球的轨道会改变吗?  相似文献   

5.
问:什么叫同步卫星?同步卫星在空中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它能在天上坚持多久?里面有人吗?它靠什么补充能量?怎样使它做到与地球同步?(初二学生)答:同步卫星是指定位于赤道上空一定高度上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且其运动周期和角速度都与地球自转周期和角速度相等的航天器。同步卫星的“同步”指的正是它与地球自转周期、角速度相同的意思,所以它和地球是相对静止不动的。这就像甲乙两辆客车,在圆形马路上,以相同的角速度并排行驶时,坐在甲(乙)车里的人看到窗外乙(甲)车好像不动一样。尽管同步卫星好像停在地球赤道上空不动,其实它是以很高的速度绕…  相似文献   

6.
文捷 《今日科苑》2012,(6):55-56
45亿年前,一个火星大小的物体与地球相撞,将地球撞飞了一大块,这一大块后来就成为了月球。这次撞击还使地球的地轴倾斜了一点,因此我们的星球现在是在倾斜着绕太阳运行。这是两大改变。现在,在一年中,照射到北半球和南半球的阳光量随着地球绕太阳公转而不断变化——先是南半球向太阳倾斜,然后是北半球。这种循环促成了地球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7.
孙小科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2):61+165-61,165
人们常常习惯于以地球为参照系,把物体的下落运动看作是只在重力作用下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但实事上地球自转,存在自转角速度,是一个非惯性系,物体下落要考虑科里奥利力效应,下落就会向东偏离,如果再考虑到下落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作用,这种向东偏离就会增大。  相似文献   

8.
首先提出一个假设:在地球赤道上垂直竖立一根30万公里长的杆,在杆上每隔10公里装一个陀螺仪。开始让每个陀螺仪的转子轴都与杆平行,随着地球的自转,陀螺仪的转子轴就会慢慢与杆不再平行,都会发生一定角度的变化,最靠近地球的陀螺仪变化最小,几乎观测不出来,最远离地球的陀螺仪变化最大,如果地球自转360度,它也可能变化360度。  相似文献   

9.
你知道吗?     
《百科知识》2010,(7):47-47
为什么人造卫星总是向东发射? 地球是由西向东自转的,将人造卫星向东发射,可以利用地球的惯性,就好像“顺水推舟”一样,节省推力,从而节省燃料。地球运动的速度,随着纬度的不同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地表面的运动速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航天50年的历史中,人们把数不清的各种各样的物体、仪器送上了太空,其中一些已经落到了地球上,在落到地球上的这部分物体中,一部分着陆了,还有一部分在地球的大气层中燃烧掉了。只有极少的一些物体挣脱了地球的重力引力,飞向了新的世界,在更广阔的宇宙中翱翔巡游去了。但还有更多废弃的卫星、火箭助推器残片及其他航天器的碎片仍然滞留在地球轨道上,无休无止地围绕地球作漫无目的地运转。太空碎片的危害1983年,美国女宇航员萨莉·赖德乘坐“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遨游太空中进行例行观察时,突然发现航天飞机一个观察窗的外层玻璃被打得粉…  相似文献   

11.
稍有天体运行知识的人都能看出,笔者在“关于将地球推离太阳的问题”一文中所讨论的问题是:“将地球推离太阳”的结果是什么。从未论及推离过程,文中绝无“过程”二字就是证明。但姒璞先生(或女士,下同)以“也谈‘将地球推离太阳’的问题”(下称“姒文”)为题对拙文进行“批驳”中,“过程”一词重复使用达七次之多,由此可见“姒文”的“批驳”文不对题到什么程度!要说姒先生不懂拙文的原意,可能低估了姒先生的水平;那么他为什么要偷换论题、对拙文进行歪曲呢?是出于故意?“姒文”将原先争论的论题偷换成了另一个问题:地球轨道的“变轨过程”…  相似文献   

12.
我们已经讨论过运动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和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澄清相对主义引起的混淆与误导。1、从地球绕日轨道运动谈起只承认表面上的相对性,否认本质上的绝对性的相对主义,在相对论中处处都有表现。最有名的要数爱因斯坦曾多次讲过的:是太阳静止、地球绕着太阳转,还是地球静止、太阳绕着地球转,从相对论的观点来看“是没有什么原则差别的”。真的没有原则差别吗?举一例便足以暴露这种看法的荒唐:如果地球的自转可以等同于太阳的绕地球转动从而用后者来顶替前者的话,那么太阳“绕着地球转动”所对应的线速度将…  相似文献   

13.
在能源越来越匮乏的今天,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人类为了能源不惜利用战争,你争我夺。失去了人的本性。转型发展,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成了人类头等大事,但是地球上还有更多的能源没有被开发,如地球磁场的能量、雷电的能量、地球自转的能量、地震与火山的能量还没有人问津,开发这些能源也是人类未来的必然,地球自转的能量是巨大的,坐地日行8万里,这么大的速度,这么大的质量,人类只要能利用万分之一,就是人类之福了。  相似文献   

14.
《科技新时代》2009,(12):85-87
寻找外星人 你不太可能从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嘴里听到“‘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是设计用来寻找外星人的”这样的话。但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这枚今年3月发射升空的探测器的目标是寻找遥远恒星星系中与地球相似的行星——也就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地球大小的天体,上面的温度要适合——说白了其实就是外星人——的生存。  相似文献   

15.
地球的大陆一直在以肉眼观察不到的速度缓慢移动,运动的动力来源就是地球内部的地幔对流。地幔在地下的缓慢移动,带动了地表处的岩石也一起运动,每年移动的速度只有几厘米,但是经过上亿年的运动,就会使大陆漂移到数千千米的远方。这就是板块运动学说所描述的板块运动过程。板块运动对地球的影响是深刻的,它改变了整个地球的地形,让一些地方高耸入云,让另一些地方深不见底。板块运动还导致了地球物质的循环。例如,植物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动物以植物为食,动植物将气态的二氧化碳转化,最终,大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或者溶…  相似文献   

16.
地球的大陆一直在以肉眼观察不到的速度缓慢移动,运动的动力来源就是地球内部的地幔对流。地幔在地下的缓慢移动,带动了地表处的岩石也一起运动,每年移动的速度只有几厘米,但是经过几百万年、几千万年的运动,就会使大陆漂移到数千千米远的地方。这就是板块运动学说所描述的板块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17.
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在人们跨入空间城这一新领域。未来在空间城工作的人们,会像在地球上关注天气预报那样重视空间环境的预报,因为这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空间环境一般是指距地面90~65000千米(约合10个地球半径)的“地球空间”。若从航天活动看,一般是指航天器环绕地球做轨道运动的空间范围。影响航天活动的环境因素有:太阳电磁辐  相似文献   

18.
读者互动     
2009年第06期黄泽宁读者问:假如全球60亿人一同站在地球的某一位置上,同时跳起并同时落地,地球是否会因此改变公转轨道?若不会,那会发生什么后果?  相似文献   

19.
《科技新时代》2010,(5):103-108
假如太阳有一天变成黑洞,地球会被吸进去吗? 虽然在电影和科幻小说中,黑洞通常都被描述成茫茫星海中的恐怖漩涡,其强大的引力连光都无法逃脱,但是黑洞的引力并非毫无限制,不然我们的宇宙早就被各种黑洞吞噬殆尽了。黑洞是高质量的恒星坍塌而成的致密暗天体。“最简单的黑洞是中心存在奇点、外面被‘黑洞表面’环绕的天体。”  相似文献   

20.
据报道,目前,研究人员正利用欧洲航天局的“金星快车”卫星——绕我们的邻居金星轨道运行——在远距离对地球进行研究,旨在寻找地球适于生命居住迹象。此时,“金星快车”照相机看到的地球个头还不足一个像素,而且没有任何有关地表的可见细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