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数码相机作为一种常见的成像产品,其摄像系统的姿态位置变化导致获取的图像产生平移、缩放、旋转、仿射等几何畸变,数码相机镜头畸变校正正是集数字图像处理、数码相机成像原理、MATLAB环境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设计。基于这一目的,利用数码相机镜头的畸变校正的方法,对数码相机成像图片进行编辑和校正。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受地质构造影响的煤层中,为了多回收煤炭资源,调整综采工作面上下巷施工方位,形成回采角度有变化的工作面。在回采工程中通过转采工艺的运用,对采面角度进行调整,将采面位置调正,最终实现提高资源回收率,增加经济效益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鉴别的方法主要从裂缝的位置、裂缝出现的时间、裂缝发展变化和建筑特征四方面,并根据裂缝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程拟合的几种常用方法,对于线型带状工程,各GPS高程点的位置往往近似处于一条直线上,当各点位于同一直线上时,不能建立平面、曲面等面状拟合模型,而当近似于直线时,其面状拟合模型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线型模型只顾及了纵向高程异常的变化而没有考虑横向的变化,对带状区域其拟合高程比面状模型稳定,适用于线型带状工程的GPS高程拟合。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5,(21)
根据常村煤矿地质方面情况,分析煤矿冲击地压所在工作面的特征,可发现地质异常因素与应力叠加、地压冲击诱导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常村煤矿21采区21132工作面位置诱发冲击地压主要为"Z"型煤柱诱发型,开采深度、煤岩冲击倾向性、顶板岩层结构特点、断层、煤层变化、煤柱遗留位置、切眼和停采线设计等是常村煤矿21采区冲击地压的主要诱发因素,其中21132工作面停采线位置具有高危冲击性。  相似文献   

6.
直线振动筛的工作性能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振动筛材料的性质和筛框结构参数、振动筛面运动参数等。本文主要从潘一选煤厂12*20SDH型直线振动筛为例,分析振动筛参数和现场实际因素两方面对工作性能的影响。振动特性参数主要包括振幅、振动频率、振动方向角、筛面倾斜角;现场实际因素主要包括支撑弹簧特性、支撑座的水平度、传动联轴节的转动相位差异及横梁更换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槽波反射技术可以对单条巷道侧帮小构造进行超前探测,对于工作面安全回采意义重大。断层是导致工作面回采困难的主要隐蔽致灾因素。利用槽波地震探测技术,在潞新二矿E4207工作面开展反射法探测。结合CT成像结果,查明了工作面内断层的位置和走向,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为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某星载紫外成像光谱仪研制任务,基于适用于小型空间光学成像仪器的薄壁框架式主支撑结构形式,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进行了光谱仪主光机结构的设计,设计各部组件完成主光机结构分系统相应功能。通过对各部组件及集成后的整机进行有限元建模,以及固有模态、静力学、动力学、光机热集成分析,优化了光谱仪主光机结构设计。根据最终优化设计结果,进行了紫外成像光谱仪工程样机的研制,主光机结构通过了环境模拟试验考核,光学元件面形精度以及各部组件的空间位置稳定性等测试结果满足设计指标要求,试验前后整机光学性能无明显变化,说明紫外成像光谱仪的主光机结构设计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三维虚拟成像通过对场景的动态模拟和优质的图像处理,从而给人强烈的视觉上的冲击。传统的三维成像技术采用纹理映射技术,当纹理特征受到不均匀光线干扰时,成像效果不好。提出一种基于光线滤波平滑处理的三维成像技术,结合静态视点图像的运动方程,计算视点控制视觉切换偏角,按内插点的分布范围,可以将内插分为整体内插、分块内插和逐点内插,提高三维成像的立体型,实现了三维成像的特征提取预处理。将一个归一化的灰度图像通过矩估计测得二值图中的图像面积,三维模型通过多层网格面来表示,使得三维实体模型成为一个连续的整体,生成多层网络面,通过光线滤波平滑处理,当纹理特征受到不均匀光线干扰时,仍然保持较好的成像效果。仿真结果表明,算法能通过图像分割,实现图像特征提取,并实现光线滤波平滑处理,进行三维成像,成像误差较小,三维成像的测量值逼近理论值,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10.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面检测传输部上方位置的第一图像检测装置检测金属薄板的上面瑕疵,通过第二面检测传输部下方位置的第二图像检测装置检测金属薄板的下面瑕疵,吸附金属薄板的磁吸装置完成金属薄板在第二面检测传输部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1.
SAR成像波形参数是SAR雷达系统最重要的参数之一,传统上雷达工程师采用人工计算、斑马图等方式离线设计的SAR成像波形参数。高动态平台SAR成像由于飞行高度、成像距离、成像斜视角等成像几何关系实时变化,离线预先设计的波形参数不能适应成像需求。本文在考虑SAR成像指标要求、方位向模糊、距离模糊、发射脉冲遮挡、高度线杂波影响等因素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动态平台SAR成像自适应波形参数设计方法,解决了高动态平台SAR成像几何关系变化情况下波形参数设计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根据成像指标要求和高动态平台实际成像几何关系,可以自适应设计SAR波形参数,成像性能满足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5):648-648
<正>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樊春海和黄庆研究员合作,应用一系列先进的细胞显微成像技术并结合生物化学手段,清晰展示了一类自组装DNA四面体结构在活细胞中的摄取与转运过程,为其在药物载运和治疗方面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努力,研究人员利用全内反射显微镜、单粒子示踪等细胞成像技术,实时观察到了DNA四面体结构穿过细胞膜并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波红外相机的成像原理、优点,以及技术现状,然后介绍了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研制的面阵摆扫式宽幅中波红外成像系统,最后以温度场反演、土地利用分类等为例,介绍中波红外图像在土地资源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开展了提高低序级断层成像精度技术研究,以S油田C13区块地震资料为主要研究区块,针对采集处理过程中影响低序级断层识别的观测系统面元网格、信噪比、频率、速度等因素进行探讨分析,研究其产生的机理,结合该区块资料特点,重点针对面元网格、信噪比、频率、速度因素对低序级断层成像精度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针对性处理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袁晓东 《科教文汇》2012,(21):114-114
中学物理中的面镜与透镜的反射,折射成像原理及作图规律,既繁又难,编组歌诀在教学中随机表述,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16.
CT系统的安装误差以及各部件之间的误差会影响各项参数和指标的准确性,降低成像质量。本文针对CT系统成像的规律和特点,基于平面几何和反投影法,对未知介质在CT系统中的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图像和成像数据,确定CT系统探测器单元之间的距离、旋转中心在正方形托盘中的位置以及X射线照射角度,对各参数进行重新标定。  相似文献   

17.
紫外成像技术就是应用紫外光成像仪对放电产生的紫外线信号进行有效的接收,其具有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确定电晕的位置,和电晕所具有的强度。目前紫外成像技术在很多的领域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该技术也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断的发展,并且越来越为成熟。本文就是对紫外成像技术在高压开关设备交流耐压试验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的技术人员有所帮助,将紫外成像技术具有的技术优点全面的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8.
《内江科技》2015,(9):45-46
本文根据三维成像技术,研究了成像的变化矩阵,推广并证明四维成像的可行性。用电脑模拟并呈现出四维的物体,可以让人们更加直观的,真实的观察四维物体。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三维图像重构方法无法确定人物运动形态三维位置,重构过程效率低,精度低等弊端,提出一种基于自标定的三维图像人物运动形态重构技术,通过不同位置的两台摄像机移动或旋转拍摄同一场景,得到三维图像对。使摄像机平面标志点的坐标和其成像对应点符合齐次转换关系式,依据单应性矩阵的特性获取两个约束条件,获取相机内参数与外参数,完成初步估计后,对空间三维测量点进行塑造。通过投影矩阵求出空间点三维坐标,为了避免成像畸变,成像极线需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对像素点是否处于摄像机定位模块坐标中进行判断,通过三维图像重构精度评价函数对得到结果进行评价。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很高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20.
张新亮  肖冬生 《内江科技》2010,31(12):104-104,109
板桥凹陷深凹区砂体具有垂向厚度变化快,横向不易追踪的特点。频谱成像技术依据薄层反射调谐原理来描述砂体纵横向变化情况,可将砂体垂向厚度和平面分布情况较好的显示出来。该文应用频谱成像技术,针对目标区开展频谱成像特征分析,建立砂体与频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较准确的检测砂体的边界,提出了有利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