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藏民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伦理思想。这些思想主要见于部落法规、生活禁忌、宗教教义中,其内容包括珍惜生命、尊敬自然等,其间还蕴涵着与现代生态文明相接榫的丰富的思想资源。深入认识、挖掘藏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摘选其中的合理成分,必将为我国方兴未艾的制度伦理建设,尤其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
晋代道教学者葛洪将"仙"作为可学致的人生美学理想,并极力论证神仙的实有性和神仙可期的修道理想旨趣.在其神仙道教美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道教生态伦理思想,其中展现的和谐共融的伦理思想既体现了当代构建和谐生态环境的内在要求,又是对当今生态美学、环境美学研究成果的中国式回应.  相似文献   

3.
儒家伦理思想是以孔子的伦理思想为源头,以道德教化为核心,经由历代思想家的不断继承和发展,日益丰富和完善起来的一套完备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将儒家伦理思想置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下,考察二者之间的教育理念基因的耦合关系并探究在教育中的互动逻辑。通过文献梳理与实践研究,发现儒家伦理思想在学习、交友、修身等方面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教育方法等方面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耦合关系,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值得借鉴的精华。  相似文献   

4.
在先秦人性论思想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从不同角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伦理思想,性善论和性恶论虽然在善的来源、实现善的途径上有非常大的差异,但在理论归宿上,两者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追求和实现道德上的善。  相似文献   

5.
道家道教生态伦理思想与当代生态哲学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家、道教生态伦理思想与当代伦理学相比 ,既有共通之处 ,也有独到之处。前者为它与当代生态伦理思想相互衔接提供了可能性 ,后者显示了它对丰富和发展当代生态伦理学的价值。道家、道教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对生命的关切和热爱 ,又为它与当代生态哲学相衔接提供了可能性。且普遍存在于全球的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使得这种相互衔接不仅具有可能性 ,而且具有现实性。  相似文献   

6.
孔子"为政而德"的治国思想、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和而不同,互融互补。孔子"为政以德"的治国思想和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是当今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老子和孔子的治国理念引入大学英语教学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孔子为鲁国人,而鲁国是为西周社会制定礼乐、典章、法度的周公旦后代的国家,周公旦思想深深影响着鲁国的社会环境与思想环境,孔子同样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周公旦思想的影响.《论语·八佾》中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对周公旦的“仁”、“天命”观念,“敬德保民”、“中庸”、“大同”等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发展,并形成了自己思想体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西方伦理思想有其特殊性,相比于中国伦理思想而言,西方伦理思想有着不规则性,是一种开放的、多变的、交融的、回旋的发展过程,不及中国伦理思想的内敛性、承接性、规整性。所以,西方伦理思想的发展便是五花八门、竞相角逐、多变短命,整个社会没有一种稳定的、有权威的并为大多数人所遵循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因此,西方伦理发展的总趋势便是趋于多元化。但其主要的思想动脉依旧存在于未来的整个西方伦理思想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9.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成功的小说,也是一部描写"海洋和渔夫最深刻的文学作品",该小说有着深刻的思想主题、丰富的象征意义,完美表达了海明威的冰山原则,诠释了"人可以被毁灭,不能被打败"的硬汉精神。同时,《老人与海》也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的寓言故事,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本文试图从生态文学批评的视角出发,探究《老人与海》中复杂而矛盾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0.
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由传统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家训思想两部分构成,其经验来源主要是曾氏家族的世传家风和自身经历,这大大丰富了曾国藩治家的践行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德思想无疑是一大精神基石,探讨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可以促进现代家庭伦理道德的建设,进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