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鸿 《新闻导刊》2008,(2):32-33
媒介品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媒介产品、媒介品牌的个性、媒介品牌的稳定性。新闻图片在视觉消费时代的驱使下成为一股"不可遏制"的势头,媒介管理者和媒介工作者也应顺着这个势头把新闻图片这个重要环节做大做强,把新闻图片作为打造媒介品牌的一个支点。在国内,北京的《竞报》、上海的《东方早报》以新闻图片作为媒介的品牌战略起点取得成功,他们的成功经验就可以成为媒介发展和生存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王哲平 《当代传播》2008,(1):106-108
<今日美国>资深记者凯文·曼尼在其著作<大媒体潮>中预测,21世纪的媒介品牌将成为激烈的战场,无论是新兴媒介品牌对传统介品牌资源的争夺,还是同类媒介品牌之间的竞争,都将会使媒介市场更加不平静.媒介市场竞争已逐渐成为品牌的较量.以品牌来建立媒介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树立媒介形象,已成为十分有效的媒介竞争手段.  相似文献   

3.
媒介品牌建设任重道远《今日美国》资深记者凯文·曼尼( kevin Maney)曾大胆预测:21世纪的媒介品牌将成为激烈的战场.媒介市场竞争逐渐成为媒介品牌的较量.但是,中国传媒界并没有高度重视媒介品牌建设,以致中国传媒或名牌栏目遭抢注事件频频发生,报道屡见不鲜.据2004年6月1 8日《市场报》报道:央视的"大风车"被抢注在儿童食品、服装、玩具上;"东方之子""焦点访谈"被抢注在白酒上.据2007年中国商标与产业经济课题组发布的《中国商标与产业经济蓝皮书》显示:中国内地2700多份报纸中,为自己的报纸名称进行商标注册的仅为11.92%,有将近9成的报纸并没有进行商标保护.而全国8500家期刊中,注册率也仅为18%①.媒介品牌被恶意抢注,品牌建设警钟长鸣.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传媒的竞争往往表现为发行和广告的竞争,而实质是争夺受众的竞争。随着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媒介信息极大丰富,传播媒介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受众的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成为媒介和广告主竞相争夺的财富之源。其中,品牌的塑造成为最为重要的竞争战略。 在香港,关心政治就读《民报》,关心财经就读《信报》,关心市民家居就读《东方日报》,关心社区新闻就读《星岛日报》;在内陆,关心国家大事就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读《人民日报》,喜欢体育就看中央电视台的《体育新闻》,喜欢足球的人可以看《天下足球》、《足球之夜》,这些媒体或栏目无一不是通过品牌确立了自己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陈丹  张文灿 《新闻前哨》2012,(6):100-101
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对媒体也不例外。媒介融合成为2011年我国媒介发展的主旋律。本文具体描述了我国报网合并、台网合并以及新媒介品牌的概况,意在通过对我国媒介融合现状的分析,提出我国媒介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对其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唐俊 《新闻世界》2009,(12):167-168
媒介品牌构建的方法多种多样。本文以四川卫视《5·12中国爱——爱心行动》大型公益活动为例,浅析媒介运用活动营销策略助推品牌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王玮  金萍华 《新闻知识》2006,(12):32-34
一、体育已成为品牌信息传播的有效媒介在品牌信息传播和品牌塑造中,大众传播媒介一度功不可没。然而,随着信息爆炸、广告爆炸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传统大众媒介传播功效的有限性越来越明显。品牌行销策略的制定者在时时抱怨推广费打水漂的同时苦苦寻求更有效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模式。而当耐克等体育类产品和可口可乐等非体育类产品多年来纷纷搭着体育运动的顺风车不断成功运作的时候,这种寻求品牌信息传播有效媒介的目光也越来越多的集中到体育上。体育既是传播的内容,又是传播的媒介。体育通过传统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其本身,同时又作为品牌…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经济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优秀的经营者都特别注重品牌的创建与推广。《今日美国》资深记者凯文·曼尼在其著作《大媒体潮》中预测,21世纪的媒介品牌将成为激烈的战场,无论是同类媒介品牌之间的竞争,还是新兴媒介品牌对传统媒介品牌资源的争夺,都将会使媒介市场更加不平静。媒介市场竞争已逐渐成为品牌的较量。①中国报业的发展也不例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国传媒市场化、产业化浪潮推动下,“报业经营者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品牌的极端重要性,不惜重金加大对品牌的投入,强化对品牌的张扬。大量的实践证明,凡是重视创建品牌的…  相似文献   

9.
张玉蓉 《东南传播》2014,(12):64-65
电视节目作为一特殊的产品,要长久地抓住观众,也需要制定一整套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将一切与节目相关的活动一元化,包括节目的品牌打造、广告宣传、微博互动,以及品牌延伸,向观众传递一种"声音",并在建立观众心中相对稳定、统一的印象的过程。本文从媒介本身而言,以《爸爸去哪儿》为例,探讨媒介产品整合营销的媒介策略,从而得出媒介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超越定位:报纸品牌附加值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卫平  黄飞 《传媒》2003,(4):25-26
《今日美国》资深记者凯文·曼尼在其著作《大媒体潮》中预测,21世纪的媒介市场竞争是品牌的竞争,无论是同类媒介品牌之间的市场争夺,还是新兴媒介品牌对传统媒介品牌资源的侵占,都会使媒介市场更加不平静。传统的降低报纸价格、增加报纸版面和简单的市场定位等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报纸竞争的需要。在媒介产业化和不可避免的全球化竞争时代,中国的报纸要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树立自己的品牌,将别无选择。而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品牌的附加值便成为报纸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中国记者》2014,(2):85
家庭期刊集团品牌部主任刘忠义在2013年12月(下)《青年记者》刊文,认为2013年杂志行业有以下创新:一是媒介融合程度加深,并有了被市场及用户一致认可的案例。绝大多数杂志作为媒介的社会参与价值及衍生的商业价值正迅速下降,这种趋势的不可逆转几乎成为行业的共识。2013年,杂志主管、主办方及实际运营者对移动互联网的重视度普遍加强,媒介融合意识及行动逐渐提高与加快。其中《壹读》融合的媒介组合给用户新的阅读体验,其出现在不同媒介上的内容兼具较强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电视媒体已经进入到品牌竞争时代,品牌的塑造正在成为学界和业界日益关注的话题。 所谓电视媒介品牌,是指品质、服务、市场被受众普遍认同的电视媒介产品或机构,同时也是电视媒介对其品质、个性和核心价值的承诺保证。简言之,电视媒介品牌是受众对电视产品的普遍认同和媒介对受众的承诺保证。作为品牌的电视产品应具有独特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3.
曹璐 《河北广播》2005,(3):33-35
《阳光热线》理政性热线节目之所以在河北省乃至全国的媒介竞争格局中成为最受欢迎、收听率最高的品牌节目,不仅仅是节目内容和节目形态的业务层面变革,更重要的是从中反映了社会转型期主流广播媒介的理念变革。从这个角度讲,《阳光热线》理政节目研讨的理论意义大于实务经验的总结。通过研讨,就社会转型与广播主流媒介理念变革的视角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1997年北京青年报女记安顿根据当事人的口述进行实录,在《北京青年报》上首开隐私倾诉的专栏,然后集结成《绝对隐私》出版。这个事件具有非常的意义,因为它标志着一种新的媒介现象的出现。今天,当你翻开报纸,“隐私倾述”、“情感实录”等栏目触目皆是;广播电视各类谈话节目关涉隐私的也越来越多。悄然之间,媒介对隐私的追逐变成了隐私所有在媒介上的主动倾诉。隐私在媒介上的传播成为一种颇为流行的媒介现象。  相似文献   

15.
康艳艳 《出版广角》2021,(10):71-73
《吕梁英雄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真实写照,这一红色经典已经成为不同媒介时代反复传播的文本和符号.《吕梁英雄传》历经了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社交媒介和空间媒介的媒介生态衍变,在现代媒介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被重新书写、叙述、建构,成为一个独特的跨媒介文本.  相似文献   

16.
随着当前竞争形势的日趋激烈,现代传播媒介的竞争已经进入了品牌推广阶段。如何打造媒介品牌已经成为电视媒介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策略。电视媒介只有不断致力于自身的品牌形象塑造和推广、提升自身的形象,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传媒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7.
王莹 《新闻前哨》2005,(4):51-52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品牌消费日益成为人们消 费心理的主要趋势,由于媒介可选择性的增强和受众的日趋 成熟,受众对媒介品牌的理性认识也日益提升。要树立媒介的 品牌竞争力,准确的媒介品牌定位是前提。媒介品牌定位是指 对媒介产品和媒介形象的策划行为,目的是使它在受众的心 智中占据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位置,让受众对其整体品质或 优越性做出有利的感知。媒介品牌定位包含读者、内容、风格、 形象等多方面的内容,本文主要论述报纸品牌定位的心理导 向特征、竞争性特征以及其动态性特征。 定位的概念来自于美国著名营销专家艾·里斯和杰·特劳 特。他们对定位下的定义是:"定位是你对未来的潜在顾客心 智所下的功夫""说得确切些,公司必须在预期客户头脑里 建立一个'地位',它不仅反映出公司的优势和劣势,也反映 出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  相似文献   

18.
以湖南卫视在2013年推出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一季)》为个案,探析了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电视媒体如何跨越不同形态的媒介展开营销。通过进行文本分析和对节目观众进行深度访谈,获得的主要发现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及媒介平台的多样化要求传统媒体的营销必须考虑分众市场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爸爸去哪儿》以亲子关系的主题作为营销起点,以节目品质作为营销基石;巧妙利用社交媒体和视频网站等数字化平台吸引公众关注,激发了粉丝经济的效应;并结合不同媒介平台的特点开发衍生产品,最终成为横跨电视荧屏、电脑屏幕、手机屏幕和电影银幕的多屏品牌。1  相似文献   

19.
解读《21世纪经济报道》--谈新财经类报纸的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是中国经济领域不同寻常的一年,也是媒介领域异常活跃的一年。中国加入WTO和上海的APEC会议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各大媒介中掀起了“经济报道” 的高潮;股市震荡、电信重组等话题又几度让媒介渲染得沸沸扬扬。主题不断,好戏连台,这一年,媒介竞争的热点从娱乐转向了财经。在这样的利好环境下,原有的财经类报纸开始复苏,一批以周报为主的新财经类报纸应运而生。《21世纪经济报道》与《经济观察报》各据南北,迅速崛起,与《中国经营报》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显示出向主流财经媒体发展的气势。 创刊于2001年1月1日的《21世纪经济报道》隶属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是一份面向全国发行的财经类周报。一年多时间发行量已达20多万份,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本文将从营销学的角度来分析《21世纪经济报道》的成功所在,并探讨新财经类报纸的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20.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构造的魔法世界里媒体的种类很多,在这个魔法世界里也上演着和现实社会相似的媒体竞争。本文将目光集中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的两家代表性媒体《预言家日报》和《唱唱反调》之上,通过分析二者的发展兴衰,探讨媒介生态环境对媒介竞争格局、竞争手段的影响。对魔法世界媒介的研究或许能对我们的媒介生态建设、媒体发展策略提供新的思路与灵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