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教会学生做人李岚清指出 :素质教育要“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的基础”。《面向 2 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更是对做人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 ,强化了做人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从这个战略性任务出发 ,学校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做人教育问题 ,必须教育学生在青少年时期懂得做人之道 ,做社会主义社会公民之道 ,将来才能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更好地服务。如果不把做人之道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 ,即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 ,如果他…  相似文献   

2.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孩子成人成才,首先要学会做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关键和核心,也是教育的终极所指。朱熹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主张小学主要应让孩子学会做事,大学才重在让他们“明其理”。这种认识是有道理的,我们认为,让小学生学会做人就是以他们的社会生活、学习生活为主线,以社会公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榜样,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通过与学生生活密…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的脚步声已清晰可辨,教育要现代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我们用什么迎接未来教育的挑战?答曰: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根本。而师资的素质,又以师德水平为核心。 “教书育人德为本”,意思是学校教育要把培养学生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放在第一位;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个人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尤其需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们要实施的素质教育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所以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我们的教育都要始终强调“教学生做人”,做一个健全的人,做一个和谐的人,做一个能适应社会需要和发展的有用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相似文献   

5.
《学周刊C版》2017,(13):218-219
随着“互联网+教育”带来的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变化,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务必要将转变教育思想放在第一位置,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事而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学生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培育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孙永刚 《新疆教育》2013,(3):197-197
我们认为,健康教育既是一个科学的理念,也是我们办学应追求的目标。要落实健康教育的理念,实现健康教育的目标,就必须创建“幸福校园”。只有创建“幸福校园”,才能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发展。基于这一想法,多年来,我校坚持“给学生美好童年,为学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做人”为目标,积极构建校园文化“三和谐”,  相似文献   

7.
思想品行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需常抓不懈,我们培养学生"四个学会"的(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习创造)的第一学会就是做人,从热爱教育、勤奋敬业、做学生的良师;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作学生的益友;以多方位教育为途径,拓展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无论“学会”什么。最基本的落脚点还是“学会做人”,这是四大支柱的关键和核心。所谓教育,就是教人学会做人 ——学做文日月的现代人。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应该先教会学生做:人,再教会学生学知识。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不仅要学生学会“认知”,更要让学生学会做人。重视做人教育是各国教育的共同传统,学会做人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教师要把学生学会做人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来抓,并把握和讲究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处理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世纪里,我们要确保德育在教育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把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要从引导教育青少年“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的根本目的出发,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11.
一、做人教育是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做人教育 ,即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 :“教育就是教人做人 ,教人做好人 ,做好国民的意思。”他一贯坚持教育应“教会学生学习 ,教会学生生活 ,教会学生做人”。他认为 ,教人做人 ,做一个具有国民精神和崇高人格的人是所有教育永恒不变的宗旨。国际 2 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 :面向2 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 ,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其中两项都是做人的范畴 ,这标志着对教育的…  相似文献   

12.
一、学会做人的必要性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指出:“委员会从它举行的第一次会议开始就坚决地重申了一个基本原则: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们学会做人,实现个人全面发展。”21世纪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我们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一致提出,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人都做不了,还做什么事,只能做坏事,只能害人。古今中外,“学会做人”都是教育的重要命题。学会做人,是人类教育的永恒主题,不变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
教书育人,育人是第一位的。所以,思想教育应立足教育目标,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为核心,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先学会做人,从而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成为一名文明、健康、高尚的适应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1.加强养成教育,做一个文明的人养成教育是学生学会做人的基础,它的目的是通过常规的管理教育让学生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品行,最终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养成教育是思想教育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起始教育。因此,一要抓规范教育,把抓文明习惯和基本规范作为指导学生做人的切入点,针对学生的…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在对素质教育的学习和思考中,感受到素质教育的三大特征——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育)、全面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主体性(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皆融于能力教育中体现.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一、使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首先学会做人,即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由此,学校的德育就成了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我们在学校工作中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按教育规律办事.  相似文献   

15.
一位大教育家曾经说过:“一个不能使学生快乐成长的教育模式,我们留有何用?”毫无疑问,以人为本,是把好前行的舵。我们越来越深切的感受到:在作文教学中,只有以人为本,快乐作文,才是教育好学生的根本。具体地说,作文教学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者就要将“人”放在第一,处处都为“人”着想,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良好的生活情趣,并且用人性化的方式启迪学生的智慧,净化他们的灵魂。多年来的写作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  相似文献   

16.
宋伟 《中学教学参考》2011,(18):104-104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学校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马加爵事件"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敲响了警钟,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千教万教教学生学做真人。"试想连人都做不好,还能做好事吗?教学生做学问,得首先教学生学会做人。特别是作为班主任老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要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教学生学会做人。那么,应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呢?  相似文献   

17.
学会负责——道德教育的当下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会负责是为保证当下生活世界有序运行对人的素质提出的迫切需求,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根植于生活世界、承担着教人做人任务的道德教育,要突破意识形态化的传统积弊、提高教育实效,就必需以教人学会负责为己任,实现从“学会顺从”的道德灌输到“学会选择”的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8.
万里川 《教学月刊》2006,(10):37-38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公民必须坚持的最基本的价值共识。中小学的基本任务是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和学会学习,因此,我们务必把“八荣八耻”作为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的核心内容,认真抓好学生的荣辱观教育。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中学生的荣辱观教育,要坚持从青少年的特点出发,把着力点放在情理结合、言行一致上,力求“知、情、意、行”的统一。即从激发学生的情感着手,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进而引导学生在通情达理的基础上自觉地落实“八荣八耻”的行为要求。从上述认识出发,我们采用了以下做法。  相似文献   

19.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身”,这种要求比起过去提出学生要做到“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更有主动性,更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一、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既是我国传统教育最朴素、最核心的思想,又为适应目前和今后,特别是为周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融入了新的内容。“学会做人”要做什么样的人呢?一是要做有志气的人。志气是指一个人追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古人语“志不强者警不达”,一个人如果有志气,就会刻苦学习奋发有为;一个民族如果有志气,就会百折不挠…  相似文献   

20.
连碧红 《文教资料》2013,(19):162-164
生活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定位于公民教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教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其学科特点是德育为先,育人为本,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础;教学方式突出“活动性”和“做中学”的特点;课程的重心在于生活的智慧,生活的指导。品德课程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给予学生健康成长的保护,凸显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