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7 毫秒
1.
本文从溶质的加入引起溶剂的蒸气压降低的角度入手,结合克拉贝龙一克劳修斯公式及拉乌尔定律,以凝固点降低和沸点升高为例对稀溶液的依数性质的公式进行了推导,推导方法直观、易于理解,同样得到了与教材相同的公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热力学的方法,导出稀溶液与纯溶剂沸点改变值△Tb的基本公式,然后应用该式讨论挥发性和不挥发性的非电解质所形成的稀溶液,得出对挥发性溶质所形成的稀溶液的沸点既可升高也可降低,对不挥发性溶质所形成稀溶液的沸点只能升高的结论。进而将基本公式变换且展开成级数得到沸点升高的精确公式和近似公式,由此评价这种近似处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正>在物理化学中讲到稀溶液依数性时指出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但没有解释为什么下降.而在无机化学中是这样解释的:“由于在溶剂中加入难挥发的溶质,溶液表面或多或少地被溶质分子占据着.减少了单位面积上溶剂的分子数,因此在同一温度下,溶液表面上单位时间里逸出液面的溶剂分子数相应地比纯溶剂减少,溶液的蒸气压下降.”这里把蒸气压下降的原因归结为由于溶液表面被一部分溶质分子占据着使液相分子从液体表面进入气相的有效面积(气化面积)减小了,因而单位时间里逸出的溶剂分子数即气化速度减小.也有人这样解释:“当溶剂中溶入难挥发溶质后.溶剂分子要逸出液面,除了受同种分子的吸引外,还要受到作用力更大的溶质分子的吸引,致使其逸出液面的阻力增大,因而蒸气压下降.”下面我们就对这个问题加以讨论.首先,对于上面最后一种解释是不对的,因为我们知道稀溶液的依数性只与溶质的数  相似文献   

4.
大家已经比较清楚和熟悉稀溶液的依数性。然而这只是指非电解质溶液在浓度很稀的情况下,它的饱和蒸气压的降低,凝固点的下降,沸点的上升及渗透压均与溶液溶质的本性无关,而仅决定于溶质的量的多少,即所谓依数性,因而必有下式成立。  相似文献   

5.
稀溶液的依数性是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在多组分体系中的具体应用,它包括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以及溶液的渗透压,这4种依数性不是相互孤立,而是存在着内在逻辑联系的.本文试以多相体系力学平衡条件来解释溶液的渗透现象,从而揭示溶液渗透压与溶液蒸气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6.
稀溶液依数性是指稀溶液中依赖溶质数量的物理性质.通过阐述稀溶液依数性的数学函数关系和相图分析方法,分析了依数性在人们生活与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实例,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由混合溶剂形成的稀溶液的沸点升高及沸点升高常数的计算公式进行了理论推算,并应用于以苯一甲苯为混合溶剂的稀溶液体系,得到了与实验数据接近的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既介绍了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的稀溶液,也介绍了电解质稀溶液的有关性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溶质和溶剂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和溶液的凝聚态解释稀溶液依数性。方法:根据拉乌尔定律提出后100多年来发现的实验事实,分析溶质和溶剂粒子的受力情况和凝聚态。结果:提出了“溶剂束缚球”假说,成功地解释了稀溶液依数性产生的原因,指出了拉乌尔定律错误的根源。结论:溶剂束缚球和分子平均缔合度是产生稀溶液依数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一、复习要求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应该在掌握溶液、溶质、溶剂和溶质质量分数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 ,熟练掌握 :(1 )应用溶质质量分数概念进行计算 .(2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 .二、知识结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1 基本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 (p)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10 0 %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 10 0 %2 溶液稀释的计算 : m浓 ×p浓 =(m浓 +m水)×p稀3 溶液浓缩的计算 : m稀 ×p稀 =(m稀 -m水)×p浓4 溶液混合的计算 : m浓 ×p浓 +m稀 ×p稀 =(m浓 +m稀)×p混5 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  相似文献   

11.
渗透压是稀溶液的一种重要依数性,历来化学教材都把它做为一个重要内容加以讨论。但是我国供大专院校和中专学校使用的一些化学教材中有关渗透压概念的内容似有不妥之处。本文提出个人看法,供讨论。 被大多数教科书所采用的,关于渗透压概念的叙述如下: 在一个半透膜做成的袋内装入溶液,袋口接一根玻璃管,浸在溶剂中。实验开始时,将袋内液面与溶剂液面调整到同一水平。由于半透膜内外溶液浓度不等,故渗透现象不断进行,玻璃管内液面逐渐上升。当渗透进行  相似文献   

12.
一、复习要求1.了解溶质、溶剂、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溶液、是浊液与乳浊液在工农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他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跟溶液的“浓”、“稀”的关系;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物质的溶解、结晶。结晶水合物等概念;分离混合物的喻用方法——过滤、结晶。2.理解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3.掌握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的计算。二、知识网络三、主要内容提示1.溶液、是油液和乳浊液的比较2.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及区别在复习溶质、溶剂和溶液这三个概念时,要抓…  相似文献   

13.
一、复习要求1郾常识性介绍:浓溶液与稀溶液;溶解性;气体溶解度及温度、压强对它的影响;结晶及两种常见结晶的方法;晶体及常见的结晶水合物;风化、潮解郾2郾了解: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郾3郾掌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郾二、知识结构河北杨洪响三、主要内容提示1郾溶液的概念、特征与组成郾(1)概念: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郾(2)特征:性和性郾所谓“均一”,是指溶液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所谓“稳定”,是指外界条件不改变、溶剂不蒸发时,溶液久置后不会分层,也…  相似文献   

14.
溶液     
【要点解读】1.溶液⑴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⑵组成:宏观来看,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做溶剂。微观来看,溶液由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溶剂的分子构成。⑶分类:根据溶液是否饱和,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根据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溶液可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⑷溶解时伴随的现象: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在溶解中发生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  相似文献   

15.
把Gibbs-Duhem方程分别应用于两平衡相,可讨论稀溶液的相变和依数性,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16.
斗球慧羹i藕磺秦《芝登塑丝组不限条件分类稀溶液浓溶液过滤结晶混合物分离 一。溶、}一郧仁一 l溶质的质影响因素溶解度曲线量分数(计算、胜...,才...卫J‘we矛」溶质溶剂样!娜i缄攀摊袭彝琼蒙i聋嶂窦彝鑫瞒拳知识点能力层次解读诊释溶液、溶质、溶剂了解解一解一握了一了一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解度曲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过滤、蒸发 理解溶液的基本特征,了解溶液的组成并能判断溶质、溶剂 了解其相对性及其转化关系,了解其与浓、稀溶液的关系 理解固体溶解度的“四要素’认了解温度…  相似文献   

17.
一、掌握要求与知识体系(一)掌握要求1.了解溶质、溶剂、悬浊液、乳法液、固体溶解度曲线。物质的结晶、结晶水合物、混合物的分离、过滤、结晶。2.理解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二)知识体系液体混合物一二、重要内容辅导1.要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的两个重要特征。溶液是由溶质与溶剂组成的,清质与溶剂是相对而言的。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当两种液体互溶时,量少的为溶质,量多的为溶剂。溶液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均一性、稳定性。1)均一是指溶液各处组成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8.
把Gibbs-Duhem方程分别应用于两平衡相,可讨论稀溶液的相变和依数性,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19.
部编教材中定义为: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溶解平衡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根据溶解度定义和溶液性质,我们知道,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之间应有一定的质量比;即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解度:100克:(10O克 溶解度)或  相似文献   

20.
一、掌握要求1.了解溶质与溶剂、悬浊液与浮浊液的概念;溶液、悬浊浪、乳浊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一般应用;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跟溶液的“浓”、“稀”关系;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与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物质的结晶、结晶水合物;混合物的分离及其方法──过滤、结晶。2.理解溶液的概念;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溶解度的概念。3.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二、知识体系三、内容辅导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比较2溶质、溶剂、溶液学习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要抓住三点:(1)抓住溶液的特征。溶液的特征是“均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