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生命科学     
《科学中国人》2023,(1):16-17
<正>植物中具有相分离潜力的蛋白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方晓峰、邓海腾等人合作,利用大规模、高通量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同时建立高通量的检验蛋白相分能力的体系,筛选和鉴定了8种植物的相分离蛋白组。相关成果发表于《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生物大分子凝聚体是细胞内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通过相分离形成的无膜细胞器,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者从拟南芥的幼苗和花组织中的细胞裂解液中鉴定到985个具有相分离潜力的蛋白,为研究植物中生物大分子相分离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植物净化空气、净化污水,改良土壤等七个方面介绍了植物在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了解植物生态习性,合理配置植物资源,觅分发挥植物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各项功能。  相似文献   

3.
香蒲对硒元素的富集及对氮、磷的吸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巽  卢雪峰  李冀 《科技通报》2002,18(6):511-514
研究了在土壤中加入硒前后,香蒲植物体内硒的分布情况,其规律为须根>根茎>叶子。研究结果表明,香蒲对水溶性的硒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其须根的富集因子尤高,实验还表明了香蒲对污水中磷有很强的吸收作用,对氮也有一定的吸收。  相似文献   

4.
呼吸是作用植物的一项重要生命活动,是在细胞的机能结构和环境因素的相互配合下进行的。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几种重要因素,探讨植物呼吸作用的调节方式。  相似文献   

5.
采用1999—2019年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评估各省份植物新品种保护水平的基础上,定量分析FDI技术溢出对我国农作物区域育种创新的影响及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FDI技术溢出能够促进农作物区域育种创新,植物新品种保护能强化这一效应;且上述结论在农作物区域育种创新高、中等水平地区作用更为显著,低水平地区的FDI技术溢出对农作物区域育种创新未产生显著影响并对植物新品种保护具有抑制作用,但二者共同作用能有效提升农作物区域育种创新。  相似文献   

6.
沙地水分性质及其对造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斌 《科技风》2012,(12):195
沙地水分对沙地地区的植物成长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有必要对沙地水分的性质以及对植物的成长的影响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提高沙地植树造林的能力,本文在分析沙地水分的性质的基础上,分析了沙地水分对植物成长影响,提出了一些沙地植树造林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栽种于库布齐沙漠东段的岩黄芪属3个栽培种(羊柴Hedysarum Futicosum var.lignosum,花棒H.scoparium,山竹子H.fruticosum)和锦鸡儿属3个栽培种(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中间锦鸡儿C.intermedia,柠条锦鸡儿C.korshinskii)的光合作用及蒸腾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岩黄芪属山竹子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花棒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光合作用强弱顺序为花棒>山竹子>羊柴;锦鸡儿属小叶锦鸡儿在光合能力和抗旱能力方面都较强.光合作用强弱顺序为小叶锦鸡儿>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岩黄芪属三种植物的光合速率要高于锦鸡儿属的三种植物.②岩黄芪属三种植物的蒸腾强弱顺序为羊柴>花棒>山竹子;锦鸡儿属的三种植物的蒸腾强弱顺序为小叶锦鸡儿>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岩黄芪属植物的蒸腾强度大于锦鸡儿属植物的蒸腾强度.③岩黄芪属水分利用效率顺序为羊柴>花棒>山竹子;锦鸡儿属水分利用效率顺序为柠条锦鸡儿>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锦鸡儿属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低于岩黄芪属植物.④在生物量方面,岩黄芪属植物显著高于锦鸡儿属植物.锦鸡儿属3种植物3a之内生长缓慢,生物量较低,水分利用效率较低,防风固沙作用较弱,在风沙活动强烈、严重缺水的干旱地区在短期内的生态经济价值较低;而岩黄芪属3种植物生长速度较快,栽种后2a即可获得很大生物量,且水分利用效率较高,抗风蚀作用强,有机积累量大,短期内可获得较高的生态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8.
《内江科技》2016,(8):71-73
本文研究并探讨了垃圾填埋场场覆盖层上的面积、上覆植物根系对覆盖层控制渗液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耗散覆盖层土壤水库的水、库容以滞留降雨入渗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覆盖层的面积蒸发对土壤水分进行了有效调节,相比无植物覆盖,植物覆盖条件下在水势梯度作用下,水向上运动的能力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
植物生理学在高等院校生物相关专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植物生理学实验则是进行植物生理学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从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整体教学方法与思路进行创新与探索,以提高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质量,进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陈俊仙 《科教文汇》2012,(12):69-69,73
小学科学是学生观察认识自然的重要途径,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以观察认识植物为例,通过让植物走进课堂、让学生走近植物、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亲身体验,培养学生观察兴趣,有效提高学生观察认识植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5,(19)
PM2.5污染已经演变成需要整个世界共同面对的难题。一般民众只能利用口罩来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但当今口罩市场鱼龙混杂,口罩的过滤能力良莠不齐。设计一种新型有效的隔离PM2.5的口罩势在必行。考虑到植物对PM2.5有一定的过滤吸附能力,便由此设计出了一种植物滤片的口罩模型,希望在未来防治PM2.5中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3种植物对重金属富集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月燕  刘秀莲  洪丰 《科技通报》2008,24(2):266-271
以菖蒲(Acorus calamusLinn.)、金叶菖蒲(Acorus gramineus‘Ogon’)和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H.Wendl)为试验材料,将3种植物定植于人工配置的Cu、Zn、Cr和Pb复合型污染的土壤,研究不同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3种植物根部具有较强的吸收与富集作用,除Zn外,其他三种元素在根中的含量要大于茎叶中的含量,表明根系对Cu、Cr和Pb的滞留能力较强;3种植物对Zn的吸收量最大、吸收速率比较高,而对Pb的吸收量最少、吸收速率比较低,表明这3种植物对Zn污染的土壤净化效果最为明显,而对Pb污染土壤净化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3.
闫宏涛  王邦法 《科技通报》1995,11(4):228-231
报导了光活化农药δ-氨基乙酰丙酸除草增效剂的研究,研究筛选出了效果显著的增效剂,讨论了其增效作用机理,表明其增效作用是与植物体内Fe^2+密切相关,增效剂的存在,抑制了叶绿素合成酶的作用,加速了植物体内δ-氨基乙酰丙酸的合成。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0,(12)
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升,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变得越发严重起来,现阶段所使用的环境污染治理手段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工作效率不高,常常还会对其他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因而使得植物修复技术在环境治理中越发得到了关注。为此文中笔者主要综述了五种植物修复技术及作用机制,并对遗传工程改良技术对植物修复能力提升研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光活化农药δ-ALA除草增效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导了光活化农药δ-氨基乙酰丙酸(简称δ-ALA)除草增效剂的研究。研究筛选出了效果显著的增效剂,讨论了其增效作用机理。表明其增效作用是与植物体内Fe ̄(2+)密切相关。增效剂的存在,抑制了叶绿素合成酶的作用,加速了植物体内δ-氨基乙酰丙酸的合成。  相似文献   

16.
首先对植物新品种价值的形成机制进行剖析,植物新品种价值形成路径包括实验室、中间试验、生产和销售4个环节,衍生出内在价值与外在经济价值,且内在价值对外在经济价值具有驱动作用。然后基于植物新品种价值构建了基于修正市场法的植物新品种价值评估模型。最后基于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平台的已有交易数据,以油菜新品种“宁杂127”为例验证了评估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该评估模型能够科学合理地支撑面向市场的新品种估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城市生态系统中,大气颗粒物浓度污染严重,城市空气受到严重影响,城市园林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为了能让城市园林植物能充分吸收大气颗粒物,净化城市空气发挥主要作用,本文以天津市生态园林景观为研究背景,分析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对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的影响分析。以天津市中常见园林植物种类为研究目标,具体为常绿阔叶类植物、常绿针叶类植物、落叶阔叶类植物3类植物,运用空气气溶胶再发生器检测上述3种植物吸附滞留大气中颗粒物的总悬浮颗粒物(TSP)、PM10及PM2.5等颗粒物含量。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种类园林植物单位面积吸附滞留颗粒物能力不同,其中对总悬浮颗粒物吸附量最高植物为常绿针叶类植物,吸附量分别为15.41μg·cm~(-2),吸附量最低为常绿阔叶类植物(3.19μg·cm~(-2));对PM10吸附量高及最低植物种类是落叶阔叶类植物及常绿阔叶类植物,吸附量分别是(1.561μg·cm~(-2))、(0.289μg·cm~(-2));PM2.5吸附能力最强的植物为常绿针叶类植物(0.944μg·cm~(-2))。三类园林植物在不同月份对大气颗粒物吸附量存在差异,三类园林植物叶片层次对滞留颗粒物也存在影响,为生态园林选择植物种类提供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地球不能再热了 全球的气温正在上升,科学家们通过计算机模拟全球气温变暖速度,结果发现,在植物圈的碳沉降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假设人类每年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保持目前的水平,那么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比1860年高出4摄氏度,陆地气温上升5.5摄氏度。但如果考虑植物圈的碳沉降能力下降的话,那么全球的气温将比1860年高出5.5摄氏度,而陆地气温将上升8摄氏度。  相似文献   

19.
世间的很多发明物,具有专一性和局限性。笔者认为,这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人们根据当时的特殊需要创造的;二是受特定的时空环境限制造成的。这不但存在着功能固定性的束缚和潜功能不能发挥的问题,而且也给后来人留下了再创新的机会。人们在使用发明物的过程中,特别是创造能力强的人.往往能摆脱种种束缚而发现它的通用性和潜在功能,从而做出新的创造发明。如现在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就是英国的生物学家在使用一种植物生长刺激剂的过程中,发现这种刺激剂具有抑制植物生长的作用,他们经过试验,终于发现了在农业上有很大价值的高效…  相似文献   

20.
内源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内源激素控制着植物生长的整个过程,并且不同的内源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不同的阶段,作用不同。主要对内源对植物生长发育不同时期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