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字源流及其文化含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在的"猪"字本写作"豬",在战国时期已经有了这一文字。在更早的时候,"猪"这一概念写作"豕",是象形文字。随着形声字的大量产生,便在"豕"旁加"者"表声,造出一个形声字表示"小猪"之义。随着"豕"逐渐成为专用的跟猪有关的构宇部件,那么表示"猪"的总名的概念便由"豬"来承担。"猪"字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了褒贬两方面的文化含义。豬豕  相似文献   

2.
<正>"家"字,宝盖头下的"家",是猪的本字。许慎在《说文》中把家看作是形声字,曰"家从‘宀’,‘豭’,省声。"段玉裁对许氏的说法提出质疑,认为这个省声,为什么不直接用"叚"作声符?所以段氏说"家"字的本义是豕之所居,由于猪是人类图腾的崇拜对象,故而引申假借为人之居。史证记载,"家"字的出现应当在畜牧业产生以后。这时,人类的家庭经济与畜养开始发生密  相似文献   

3.
“豕”是个象形字,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体有许多形体,我们把“豕”字横过来看,真能发现它清晰地保留着猪头、长鼻、猪身、双脚和猪鬃的影子。甲骨文中另有一个“豕”字,系与“豕”为同一体,仅在腹部多一短画,这短画表示雄性生殖器。故豕豕同义,“豕”为公猪,“豕”为母猪。两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4.
"家"是人们遮风避雨的地方,是供人住的。可是"家"字的外形却有些让人难以理解,它的上半部分是"宀",代表房子;而下半部分却是"豕(shǐ)"字,"豕"是"猪"的意思。这就奇怪了,"家"是人住的地方,又不是猪圈,怎么"宀"下没有"人",却有"猪"呢?其实,"家"的写法跟古人的生活习惯有关系。远古时代,  相似文献   

5.
家人人都有,不管是高楼华屋还是茅舍陋室,都是温馨的港湾。但“家”中为何是猪,却历来让人疑惑,众说纷纭。有人以“豕”不合情理而改写成“人”,以为家里住的是人不是猪。第二次汉字简化也曾采用了这个字,但没用几年就废止了。我们现在用的依然是那个和“豕”组合的让人疑惑的“家”。  相似文献   

6.
亲爱的同学们,新年好!又一年过去了,我们迎来了可爱的猪年。你们知道猪象征着什么吗?在古时候,家里有猪意味着兴旺、发达,所以家字里面有个"豕"字,就是代表着猪的意思。怎么样,好玩吗?那么,你们  相似文献   

7.
二师兄列传     
<正>战国末年,《吕氏春秋》中曾经记载过这么一件有趣的事儿——有一个人在读史书,读到"晋师三豕渡河"这一句时,被孔子的门徒之一子夏听到了,当即指出书上的字是错的,说应是"晋师己亥涉河"。因为字形相近,那时候的人写的还是篆字,确实很容易混淆字形,因此书上给写错了。有个成语叫"鲁鱼亥豕",就是用来形容书籍印刷错误的。小时候学写字,有两个是非常容易混淆的——"豕"与"亥"。而巧合的是,亥在地支中正是属猪,猪是十二生肖的最末一位。据《说文解字》解释,"亥为豕,与豕同。"  相似文献   

8.
语文新视野     
十二地支末位是亥,亥属水,方位北,色黑,季节为万物萧条枯萎的十一月,时间是下午9时至11时。“亥”相当于“核”字,代表的意义是事物的中心点,属相是豕,即猪。 亥与豕,字形相近。明代杨慎说:“古篆‘已’字作蛇形,‘亥’字作猪形”;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载:“亥为豕,与豕同。”汉字形体中隐藏着丰富的上古文化信息,造字之初,亥豕同源。《清稗类抄》有:“豕  相似文献   

9.
释“家”     
一、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汉字“家”的形义来源,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说文解字·宀部》:“居也。从宀,豭省声。”《说文》“省声”之字,多可疑音,故对许慎此条说解,元代周伯琦在《六书正讹》中早就表示了异议:“家与牢同意。豕居,故从宀豕,后人借用为室家之家。”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踵其志并张大其说:“此字为一大疑案。豭省声读家,学者但见从豕而已;从豕之字多矣,安见其为豭省耶?何以不云叚声而纡回至此耶?”(《段注》七篇下)段氏并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窃谓此篆本义乃豕之居也,引申假  相似文献   

10.
课间     
《同学少年》2012,(7):52-53
猪在古代的别称"猪"在我国古代有许多别称。使用频率仅次于"猪"的是"豕"。《左传·庄公八年》中有:"齐侯游于姑棼,逐田于贝丘,见大豕。"  相似文献   

11.
杨安翔  吴丹 《文教资料》2013,(15):30-32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一种新语体兴起——"亲切体",新出现的语体分两类,即称谓亲切和句末语气亲切。本文通过对比它们在现代汉语中的常规运用,对"亲切体"做相应的修辞解释。  相似文献   

12.
关于"家"的形体结构,前人的研究主要是从考古学与文字学角度出发,考察"家"字的发现情况和古文字本身的渊源。文章从新的角度给予了全新的见解,即从它的原始意义出发,把"家"拆分为"宀"和"豕,"分析"宀"时,着重从中国古代干栏建筑的发展史还原它;分析"豕"时,具体从中国古代牧畜业的发展史中人类与"豕"之间的关系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
孟春华 《语文知识》2006,(12):14-14
《尔雅·释兽》记载:“彘.猪也。其子曰豚。一岁日雅。”所以,彘、猪、豚、雅都指猪。“彘”本义指野猪,象形字。下方的“矢”和两边的符号表示箭射入野猪。“豚”是在“豕”左边加上“肉”旁,本义指专门为宰杀吃肉而蓄养的小猪。  相似文献   

14.
<正>逐会意字,《说文解字》:"逐,追也。"部首:辶部外笔画:7总笔画:10甲骨文的逐,(?)是上面一个"豕"(野猜),下面一个"止"(脚),有的甲骨文写作上"鹿"下"止",通常把它理解为动词,表示追赶。那么古人到底在追赶什么呢?是猪还是鹿?当人们在木牌上刻下一个"逐"字时,是想传递什么信息呢?如果追的话到哪里去追?其实,"逐"字是告诉对方要像豕或鹿等动物的样子去做,  相似文献   

15.
<正>《说文》七篇下宀“部:“家,居也,从宀瑕省声.”对许慎的说解,自元代以来异说纷坛.周伯琦认为“家”乃“豕居“,最先与许氏左论.其后翟云升以“家”为“从豕,豕亦声“;钮树玉以“家”为“从彖省声’,逞私见而修改许说.龚橙则认为“家”本为“(?)下坐犬”,批评许氏”误说从宀瑕田省声”.叶启勋则洁责许氏:“以造字之先后论,家当在先,瑕当在后.岂有先造之字从后造之字得声之理?“即以崇许宗许名世的《说文》大家段玉裁也不无遗憾地认为:“此字(即“字”——引者)为一大疑案.瑕省声读家,学者但见从豕而已.从表豕之字多矣,安见其为瑕省耶?何以不言瑕声而迂回至此耶?窃谓此纂本义乃豕之居也,引申假借以为人之居,字义之转移多如此……且曲为之说,是千虑之一失也.“诟议甚多,兹不悉引.  相似文献   

16.
《大唐西域记》是中古到近代过渡时期的重要语料,对研究唐代语法具有重要的语料价值。文章运用穷尽式的统计方法,以《大唐西域记》中全部"故"字用例为考察对象,将语法功能同语体相结合,对本书中的"故"作定量定性的分析,旨在揭示《大唐西域记》中"故"字的语体语法特征。  相似文献   

17.
<正>【主题导语】《三字经》云:"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马、牛、羊、鸡、狗、猪被称为六畜,是乡村丰富日常必不可少的风物。提到故乡,除了那淳朴可爱的乡民,那怡静自然的山河,那日夜交替的星辰,还不得不说的就是这些日日相伴的充满灵气的马、牛、羊、鸡、犬、豕。【选文一】一只欠揍的鸡  相似文献   

18.
"家"内的"豕"乃"豭"(公猪)字之省略."家"就读音来看是形声字,就内涵来看是会意字."家"中"豕",喻指家中的丈夫.古人用"豕"造"家"字用了取象比况法,与《易经》的表意方式相似,其目的是为了确立"家"的观念,规范人的行为."家"字乃中华先民养猪成就与一夫一妻制社会相结合的产物,是远古社会走向文明的记录.  相似文献   

19.
"五月五日,龙舟竞渡。""竞"字本为会意字。甲骨文"竞"字的上部像两把刑刀,而金文"竞"字的上部皆讹变为"言"。小篆"竞"的形体与金文相似。《说文解字》说:"竞,强语也,一日逐也。"殆非本义。"竞"字的本义应为"强",如《诗经·周颂·执竞》中"执竞武王",大意是:能慑服强敌的周武王。由"强"可以引申为"争逐"之义,如《商君书·错法》:"功赏明,则民竞于功。"互相争胜就可以成为"竞争",如《庄子·齐物论》:"有竞有争。"对"竞争"一词,郭象的注解释得明白:"并逐日竞,对辩日争。"  相似文献   

20.
    
蒋岭 《小学生》2006,(1):20-21
“家”的来由 我们的“家”字,由“宀”和“豕”构成,是房子里放着一头 猪。现在的都市人,除了把猪当宠物外,没有谁会把猪养在 房子里。但在农村,这却是惯常的事,有些猪养在猪圈里,有 些猪却穿堂入室,在家里走来走去。人类学家从这个“家” 字,看出产生这个字的时候,古人已经过了游牧时期,进入 定居生活,房子里才会有猪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