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炉 《新闻世界》2012,(8):180-181
创刊百余年的《大公报》经历过众多历史阶段,曾分属不同报人或办报团体,1926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接办的新记《大公报》将这张百年老报带向了辉煌。复刊初期的《大公报》以“敢言”著称,以张季鸾为核心人物,由胡政之、吴鼎昌组成社评团队,及至后来加入的王芸生、徐铸成、李纯青、曹谷冰等人,都是通过《大公报》社评来反映自身对时局的态度和表达他们所代表的丈人立场。本文拟从新记《大公报》在1926年9月至1928年9月期间的社评中,总结出该时期《大公报》的立论基础和写作特色,并折射出《大公报》一批丈人所坚持的“文人论政”思想。  相似文献   

2.
俞凡 《国际新闻界》2012,(6):103-107
1941年12月22日,王芸生在《大公报》发表社评《拥护修明政治案》,引发了大后方学潮。次年1月22日,王又在《大公报》发表社评《青年与政治》,话锋全转,引起各方质疑。长期以来,人们皆以为此文是王在陈布雷压力下的违心之作,但经笔者对台北"国史馆"所藏"蒋介石档案"中有关材料的研究发现,此说似系不确,此文应系王与《大公报》对此"飞机洋狗事件"误报进行纠正的正常步骤之一,而王的表现,则似应是他与蒋、孔等之间复杂的关系及其对当时政府的态度所致。  相似文献   

3.
覃林 《新闻三昧》2007,(9):55-56
张季鸾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舆论界无人不知的一位骄子。他主持《大公报》笔政15年,成就辉煌,社评影响巨大,开创了大公报时代。《大公报》成为当时国内最有影响的报纸,新闻行业的一面旗帜,国内举足轻重的舆论重镇。  相似文献   

4.
周太玄在主持香港《大公报》期间,撰写社评和专栏文章,教育报社成员,借助报纸进行统战工作,在《大公报》的转向过程中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向敏 《编辑之友》2006,(6):77-79
绪言 《大公报》以"四不"方针和"文人论政"而著名,它的"社评"、"通讯"、"星期论文"和"副刊"深受时人的好评,被誉为"四绝".而吴宓主编的《大公报·文学副刊》(以下简称《文副》)作为《大公报》副刊的一种,被研究者认为是《大公报》诸副刊中学院气最浓的一个,"多为文学界大师们的宏论"[1],萧乾先生也曾说《文副》"登过不少精品"[2],创立初始就吸引了一批读者.《文副》存在了6年,共计出版了313期,在短命报刊泛滥一时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可谓得享天年者.作为出版史和编辑史的一个案例,其盛衰兴亡应该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以现代化范式为基础,并且结合新史学"一切都是当代史"和"一切都是思想史"的理论背景,运用相关新闻学、政治学的知识,通过以《大公报》在重庆谈判前后的相关社评和相关言论分析,以小见大地反映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阶层在面临抉择时的反应以及其所面临的现实与理想间的差距。并且试图以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者在具体历史情境下的实践所提供的经验和教训为我们今天重新反省百年来的现代化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文 《新闻与写作》2005,(10):32-32
费彝民(1908—1988),著名新闻工作者。江苏吴江人.1925年北京高等法文学堂毕业。1930年起在《大公报》历任编辑部记者,经济课主任,总稽核.上海分馆社评委员。1931年任《大公报》驻沈阳通讯员、1945年任上海《大公报》副经理。同年应邀赴台北参加日本投降仪式,并发表长篇报告。1948年《大公报》在香港复刊,  相似文献   

8.
编辑风采     
《中国编辑》2008,(1):F0002-F0002
戴文葆(1923-)江苏阜宁人。中共党员。编审。194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政治系。1944年,在重庆担任公开发行的《中国学生导报》主编。1946年,出任《大公报》国际版编辑与社评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大公报》副编辑主任,人民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三联书店编辑部副主任,中华书局编辑,文物出版社、人  相似文献   

9.
陈雨璇 《东南传播》2016,(10):132-134
1931年至1937年是日本对华实行全面侵略的前奏,这段时期,近代报刊成了为大众提供舆论准备的中转站。《大公报》作为当时一份民办的爱国主义报纸,在宣扬抗战爱国主义和理性民族主义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使用议程设置理论从议题内容、议题属性、议程来源和读者的导向需求等方面,对1931年9-10月和1937年7-12月《大公报》所刊载的新闻、社评和读者论坛进行分析,以解读民国时期报纸在中华民族精神的构建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对国家社会产生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问过与我同龄或比我稍小一点的人,说,你读过《马凡陀的山歌》吗?答,不太知道。袁水拍的此著40年代风头甚健,当然是老一辈人都耳熟能详的。近我淘得此书,三联书店1950年版。开头第一首即是《求饶?》,诗开头第一句话,就援用了《大公报》主笔王芸生先生社评中的话,“为了国家向你们求饶!”即:“向贪官污吏,发国难财者/和死硬者一一求饶!”此诗后记为:“看了《大公报》社评是向贪污官吏及奸商求饶而作。  相似文献   

11.
香港《大公报》在中英谈判期间刊发了59篇社评,对香港市民作了大量的解疑释惑工作,充分发挥了舆论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邓备  庄廷江 《当代传播》2011,(1):127-128
<大公报>在张季鸾主持笔政的15年间,正值国家政治势力整合,领土主权遭到分割,外族侵略阴霾挥之不去的时局.在这样的历史境遇里,强烈的使命感和殷切的民族关怀使<大公报>染上了浓烈的民族主义色彩.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大公报>的民族主义思想是通过张季鸾大量极富影响力和感染力的社评表现和宣传的.本文以张季鸾社评为例,梳  相似文献   

13.
《大公报》(桂林版)言论在体裁上主要包括社评、星期论文、短评、读者论坛和读者投函.此外,《大公报》(桂林版)在言论上杰出的说理艺术和富有感染力的行文,被读者广泛称颂.  相似文献   

14.
提起金庸,人们首先会想到以《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为代表的武侠小说,但金庸还是位著名的报人,上世纪60年代,他以一介文人的觉悟开始创办《明报》。金庸为《明报》撰写社评20余年,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明报》已成为香港特别是知识分子中有影响的大报。金庸早期曾在上海《大公报》、香港《大公报》和《新晚报》先后当过记者、翻译和编辑,  相似文献   

15.
在"三驾马车"的新记时期,《大公报》不但注重社评、星期论文、通讯以及新闻,还对副刊、专刊格外重视。续刊初期就由何心冷于第八版创设名为《艺林》的综合性文艺副刊。《大公报》的众多专刊很好地记录和呈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变化,而其中的女性副刊,更是对研究民国时期中国妇女解放有着深远的意义。早在英敛之时期《大公报》就格外关注女性问题,提出反对女性缠足等旗帜鲜明的主张,创办天足社;大力主张自由恋爱、自由结婚:提倡兴办女学,鼓  相似文献   

16.
纪念王芸生,缅怀他对《大公报》的贡献,不能不提那篇著名的社评《看重庆,念中原!》,以及由此引发的《大公报》停刊事件.据我所知,当局勒令一家全国性大报停刊三日,“以示惩戒”,这在中国新闻史上还是少有的.  相似文献   

17.
《浙江档案》2006,(2):60-60
在1945年的重庆谈判期间。有两则新闻与《大公报》有关,一则是公开的。即毛泽东的画像出现在《大公报》上;另一则是未公开的,即《大公报》社宴请毛泽东。毛泽东是8月28日到达重庆的,在29日《犬公报》的版面上,集中报道了毛抵渝的消息、特写、人物肖像,并配发了总编辑王芸生撰写的题为《毛泽东先生来了!》的社评,这样的安排在重庆各报中是最有特色的,受到中共代表团的好评。  相似文献   

18.
《环球时报》社评从创办以来,以国内外重大新闻事实和重大时政作为评论对象,并一直保持出报即有社评、大事即有社评的强时效性,从而获得了很高的舆论关注度,产生了广泛而激烈的舆论影响。然而,《环球时报》社评或许还有值得关注的一点:就是其对某一重大事件展开的"打井式"追踪评论、跟踪报道,本文就将以"斯诺登事件"为例来探讨和分析《环球时报》社评"打井式"系列报道的这一特色、亮点。  相似文献   

19.
王一丽 《今传媒》2015,(4):99-100
新记《大公报》著名的“四不”办报方针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美名,张季鸾在《大公报》此段历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谓成就了新记《大公报》.本文通过具体事件探讨了张季鸾办报核心理念的缘起、体现和意义,以期对我国的优良传统进行颂扬,并对现代办报人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0.
走过一个世纪的艰辛历程,见证百年世界风云的《大公报》,2002年迎来了自己的百年华诞。北京钓鱼台国宾馆6月举行了创刊百年纪念会。一段有代表性的贺词说:“百年来,《大公报》坚持爱国、爱民、爱港,为国家的独立和解放,为民族的振兴和发展,为祖国的统一和繁荣,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光彩的篇章。”作为曾在《大公报》工作过一些日子的老记者,我回想起一个个难忘的身影,一幕幕常青的历史画面。初进《大公报》1948年夏天,我带着燕京大学新闻系主任写的介绍信,来到香港《大公报》实习。那年3月香港版刚开张,只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