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野生食用蔬菜——臭菜风味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对云南特色野生食用木本蔬菜资源——臭菜(Acacia pennata)的香味成分进行了提取,并运用GC/MS技术对臭菜挥发油成分和组成进行了分析鉴定,从臭菜挥发油中分离鉴定33个化合物.臭菜挥发油含有大量的含硫化物,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6.80%,主要成分噻啶thialdine含量高达79.51%,是臭菜的特征风味成分,与一般的野生蔬菜香味成分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
应用GC/MS技术对云南产食用香椿(Toona sinensis)挥发性成分和组成进行分析鉴定,从其中分离到57个色谱峰;通过NIST98.Land Wiley7n.1标准谱库检索和文献比较鉴定了其中50个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的质量占挥发油总质量的92.58%.  相似文献   

3.
对常用食用植物油进行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分析,共分离鉴定出13种脂肪酸.其中主要成分为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和油酸,并对5种食用植物油中脂肪酸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首次对木果楝叶子和果实挥发油进行了成分分析,从木果楝叶子和果实分别鉴定出了33和36种化合物,分别占挥发油的99.11%和97.63%.两个部位中挥发油化学组成各有异同,但其主要成分均是倍半萜类化合物b-桉叶烯和γ-桉叶烯.本研究结果可为木果楝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分析不同采摘季节对含笑挥发油成分的影响.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含笑中的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并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鉴定出33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0%以上,说明不同采摘季节对含笑挥发油成分的影响很大.本实验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含笑挥发油成分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新西兰腊梅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云南从新西兰引种栽培的花卉植物腊梅(Chamelacium uncinatum)新鲜枝叶挥发油进行提取,应用GC/MS技术对腊梅挥发油成分和组成进行了分离鉴定,分离得到71个色谱峰,通过NIST98-L and wiley 7n.1标准谱库检索和文献比较鉴定其中67个化学成分,其质量占挥发油总质量的97.29%,主要成分为α-蒎烯(31.77%),α-松油醇(5.89%),醋酸香叶酯(4.58%),顺-罗勒烯(4.76%)和(-)-异长叶薄荷醇  相似文献   

7.
泽兰中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了泽兰中的脂肪酸成分,再进行甲酯化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泽兰中分离并鉴定出5种脂肪酸,占其总检出量的59.87%.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33.84%,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26.03%.  相似文献   

8.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和色一质联机等对杂樟油前馏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共鉴定出16个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柠檬烯、对伞花烃、α-异松油烯、γ-松油烯和△^8(9)-对孟烯等.以上5种成分占杂樟油前馏分总量的94.73%.  相似文献   

9.
罗布麻叶挥发油的提取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同时蒸馏装置萃取了罗布麻叶中挥发油,测得提取率为1.51%.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罗布麻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分离出3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7.83%.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其中主要成分为:双烯桉叶(17.10%),薄荷醇(7.03%),5,6,7,7a-四氢化4,4,7a-三甲基-2(4H)苯并呋喃(6.64%),三甲基-8-亚甲基-十氢化4-亚甲基萘醇(5.25%),氧化石竹烯(3.94%).  相似文献   

10.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的方法,对辽宁鞍山、铁岭、抚顺、阜新产的茼蒿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提取,采用GC/MS方法对挥发油进行了鉴定,并对四产地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在模拟人体胃液(pH3.0,温度为37℃)条件下,研究三种花茶(七彩花、茉莉花、干日红)浸泡液对亚硝酸盐的清除及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能力,并与V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七彩花的清除和阻断效果最好,茉莉花次之,干日红最差.七彩花浸泡液对亚硝酸盐的最大清除率可达52.12%,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最大达63.3%,分别相当于0.6mgVc对亚硝酸钠的清除率与阻断率.  相似文献   

12.
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茉莉花中挥发性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SDE)提取茉莉花的挥发性物质,测得茉莉花挥发油含量为5.35%,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从茉莉花的挥发油中分离确认出48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测得其占总检出量的98.38%..  相似文献   

13.
应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六种非激素因素(氮源、琼脂、碳源、有机添加物.p H及光照)对茉莉愈伤组织生长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蔗糖、光照及有机添加物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木犀科4种植物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尖叶木犀榄Oleaferrugenea,女贞Ligustrum sinensis,茉莉Jasminum sambac)的木材结构进行详细观察,编写了4种植物木材结构检索表,并对木材结构性状(如附物纹孔等)在木犀科植物中的系统演化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萃取提取25种园林植物提取物,用平板纸片法测定这些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的提取物对这2种细菌的抑制效果不同.其中,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较好的有:海桐、蒲桃、百里香、白千层、山小橘、香樟.对大肠杆菌抑制效果最好的前3种植物是枫香、香樟和蒲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好的前3种植物是白千层、百里香和蒲桃.结果为保健生态园林植物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藏红花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藏红花挥发性化学成分,为藏红花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藏红花挥发油,用气相色谱法分离,质谱法鉴定结构.结果表明藏红花挥发油的含量为4.30%,鉴定出46种化学成分,其中烯烃、烯烃氧化物及酸类化合物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迎春花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法从迎春花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并建立了迎春花中总黄酮的光谱分析方法.本法的回收率为93.1%~96.4%,RSD0.51%.并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研究了迎春花的抗氧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迎春花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8.
微波辅助黄精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黄精总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依据,以云南黄精为原料、乙醇为提取剂,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研究了料液比、乙醇浓度、微波加热时间及微波加热功率等工艺参数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精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70g/m L,乙醇浓度为:60%,提取时间80s,微波功率为:350W,在此条件下,黄精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达到0.92%。  相似文献   

19.
对云南黄素馨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该色素水溶性好 ,对光、热有一定的耐受性 ,对NaCl、FeCl3 蔗糖 ,柠檬酸等添加剂影响不明显 ,且云南黄素馨资源丰富 ,在食品工业中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观察迎春花水提物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将小鼠分为低、中、高剂量组迎春花水提物5 g.kg-1、10 g.kg-1和15 g.kg-1,通过测定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E-玫瑰花环形成率来评价迎春花水提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迎春花水提物能显著增强小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提高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E-玫瑰花环形成率(P<0.05).研究结果表明,迎春花水提物能显著增强小白鼠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