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毕业于柏林大学法学系,恩格斯从商20年,有丰富的法学和经济法知识.他们关于新闻政策的思考,具有典型的法治思维特征.他们从科学社会主义视角对新闻与法的论证,为我们提供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法、新闻自由角度的基本观点.反对书报检查、争取全体人民的新闻出版自由以及通过新闻法保障新闻出版自由,是他们毕生奋斗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蒋进国 《出版科学》2018,26(2):118-123
20世纪30年代 [1],国民党当局逐步建立了以上海为中心的书报检查制度体系,上海左翼作家和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话语权均遭严重箝制.以胡适为首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秉承言论和出版自由的理念,利用当局内部的矛盾和权力罅隙,与国民党当局进行了话语权博弈,进而铸就了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内在精神品质.这段被遮蔽的历史,对中国现代新闻出版史和文学制度都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报刊文章中,不时有人引用“风格就是人”这句话。有的引用者说,这是马克思讲的。据查,这句话见于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但是,这句话有个引号。细心人就会产生一个疑问:如果是马克思的话,怎么会加引号呢?其实,它不是马克思自己的话,而是马克思引用布丰(或译为毕丰、布封)的话。  相似文献   

4.
当下某些左翼 知识分子所希冀 的,与"美国化道 路"相对立的"德 国社会市场经济", 实际上与他们想的 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5.
我不认为知识分子应该脱离社会实践,但是,我觉得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精英或想当精英的人太多,而智者太少了。我所说的智者是指那样一种知识分子,他们与时代潮流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并不看重事功,而是始终不渝地思考着人类精神生活的  相似文献   

6.
科技期刊要让读者先“读”为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宫福满 《编辑学报》2008,20(6):556-559
日拜读了冯长根先生与武夷山先生今年3月发表于<人民日报>的2篇短文[1-2],他们对我国学术论文引用率低的忧虑,令笔者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7.
杨保军  陈亚楠 《新闻界》2012,(18):79-80
这是毛泽东关于新闻事业与经济基础关系的一个基本观点的俗称。这一观点他在1957年的讲话和文章中两次提及并做了叙述。1957年5月15日,毛泽东将他写的一篇文章《事情正在其变化》,发给党内干部阅读。在谈到党内知识分子新党员中一部分有相当严重的修正主义思想时,他说:"他们混同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与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原则区别,他们混同反映社会主义国家集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出版发行事业,是党的革命事业的重要部分。党在革命战争时期的出版发行经验,对1949年后党的出版发行事业的建设和发行格局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但目前关于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书报发行事业的形成、演变及历史经验的梳理仍旧缺乏关键的事实性分析和系统总结。因此,以重要事件为关健节点,或可重现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书报发行的重要历史经验。从书报发行合一到报纸发行归邮局、图书发行归书店的书报独立发行格局的形成,党的出版发行事业是随着党的革命事业不断发展进行调整的,而这一实践路径也为1950年后中国的发行事业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据《瞭望》周刊今年第五期载:江西赣南有色矿山机械厂工程师龚良经一九八三年伪造证据,谎称自己的论文获“国际金棒奖”,以骗取荣誉和地位,去年底,事情彻底败露。中央一家报纸的记者据此写了篇通讯寄给编辑部,登不登呢?编辑们发生了争论。稿子如果发表,社会效果怎样?会不会给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带来阻力?最后,这篇稿子被“枪毙”了。共产党内出了一个败类,谁也不会据此就否定整个党。那么,数以千万计的知识分子中出现一个或几个骗子,又何足为怪?何况,报刊揭露这样的骗子,不正是职责所在吗?可是,在一些人的眼里则不然。在他们看来,如果知识分子中出了一个败类,整个知识分子队伍似乎就得打个问号;如果报纸批评了某一个  相似文献   

10.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是马克思写的第一篇政论文,它不仅体现了马克思早期的新闻思想,也反映出无产阶级早期的新闻思想,是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开山之作。基于此,本文将对这篇政论文进行全面的梳理,试图从中分析马克思早期新闻思想的特点及其对构建无产阶级新闻理论体系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格非于1995年发表长篇小说《欲望的旗帜》,在此之后的近10年里进入了创作的沉潜期。作为20世纪80年代登入文坛的知识分子,格非目睹了世纪交替带来的社会剧变。他的职业性质、生活经历及小说创作旨趣,以及小说中对知识分子群体的持续关注,都令他成为最能传达知识分子立场、最能替中国知识分子发声的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12.
几次参加图书编校质量检查,深感目前出版物的质量问题的严重性。现在的出版物,不仅错别字多,标点符号、语法、修辞方面的差错。知识性、常识性的差错也不少。 产生这样的“硬伤”,原因是多方面的。著译者固然难辞其咎,但主要是编校质量不高造成的。 参加新闻出版署组织的历次书报检查的人,多数是首都出版界的资深校对。既然他们能从书报中查出差错,那么,如果各个出版社培养几位能够胜任通读理校的校对人才,让他们在图书付印之前,将校样通读一遍,像检查书报编校质量一样,把三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人日常话语中,很少出现“知识分子”这一用语。美国人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比例很高,但他们很少有人自称为知识分子,也很少有人以知识分子的责任、义务、使命感之类的豪言壮语,来表示贡献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在社会公益事业与政治活动的积极参加者们心目中,  相似文献   

14.
晚清知识分子创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历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对晚清知识分子创办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历程作了详细的探讨,并将其分为五个时期:1840-1860年是翻译书报时期;1861-1882年是出国考察时期;1883-1894年是积极倡导时期;1895-1900年是初步创办时期1901-1911年是大力兴建时期。  相似文献   

15.
董学升 《档案》2024,(2):44-48
庚子事变后,“东北局势”日趋危急。面对此等情形,中国知识界开始寻找拯救东北的图存之道,其中尤以清廷官员为代表的士人知识分子与学界为代表的学生知识分子表现最为明显。然而,上述两个群体对“东北局势”的认知竟呈现出明显的分歧。张之洞等士人知识分子希冀在东北实行开门通商的策略,而学生知识分子则主张奋起抗争。可以说,清末的中国社会正处于“排满”思潮勃兴与“中华民族”观念产生与发展的交叉时期,以致他们对东北的认知产生了分化。  相似文献   

16.
胡祥雨 《出版科学》2013,21(2):111-112
人类文明史上,书报是知识与信息的主要载体。在传统社会,书报检查是政府对知识与信息进行控制的重要途径。在皇帝集权的中国,尤其是明清时期,为了进行思想控制,对书籍(以及后来的报纸)的检查一直未曾间断。清代前中期的君主大兴"文字狱",即是书籍检查制度的极端形式。鸦片战争之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月5日广州的<足球报>刊登一篇题为<国资委阻击中国足球>的文章,称国务院国资委认为中国足球是不良资产和不良市场,要求国有企业完成与中国足球的剥离.中国足协认为该报道失实,于1月9日正式宣布:从即日起取消<足球>报对中国足协主办、承办所有比赛的采访资格.由此冲突引发的"封杀令"事件立即成为今年新闻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其实,中国足球协会并不是"封杀令"的始作俑者.去年底,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下发通知,规定分属<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3大报业集团6家报社的6名记者一年内不得旁听采访广东省三级法院的庭审活动.  相似文献   

18.
传统新闻史认为,旧制度时期的法国新闻业处于严格的书报审查制度之下,因此在1789年革命前没有发起过对旧制度的攻击。然而,新研究表明,1775年,法国大众新闻业曾经在政治上突然变得激进化。这一现象与一批涌入新闻业的受挫剧作家有关,更与当时新君即位、莫普改革失败和高等法院被恢复等政治事件密切相关。但是,激进的新闻业不久便遭到官方镇压,重新被纳入王权书报审查制度控制之下。到了1779年,一切归于沉寂。然而,这次昙花一现的新闻自由还是对岌岌可危的旧制度造成了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19.
蒋进国 《青年记者》2016,(17):128-129
从1927年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到上世纪30年代期间,国民党抓紧出版和社团立法,控制文艺界并构建秘密警察网络,逐步建立了以上海为中心的书报检查制度和意识形态监控体系.而书报检查制度的立法条文模糊不清,规章制度自相矛盾,其结果非但未能实现政府的“话语霸权”,反而解构了其监管文化出版事业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是无产阶级新闻学的创始人,也是共产主义新闻理论的奠基者.《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是马克思大学毕业后第一篇政论;报纸工作,既是马克思从事革命斗争的武器,又是他第一个社会职业. 为了学习与继承马克思的新闻学说,本文试就下列三个问题作一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