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西川满台湾民俗题材文学中的中华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日据时期来台的日籍殖民作家西川满搜集、整理、创作了一些台湾民俗题材文学.其中的台湾民俗文化现象,大部分和闽南文化高度近似乃至完全一致,其实质是中国大陆文化向台湾的延伸与发展.西川满的台湾民俗题材文学恰恰成了台湾与中国大陆、台湾民俗与大陆民俗、台湾文化与炎黄文化血脉不断的反证.  相似文献   

2.
台湾问题是影响新世纪中国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之一。台独分子不仅在政治上与大陆对抗,而且在文化上抛出了旨在否定台湾文化与大陆文化“同源同根”的荒谬观点。其具有代表性的是:陈水扁之流鼓吹的所谓“台湾本土化”文化。但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此种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台湾文化要想走出误区就必须承认台湾文化与大陆文化的“同源同根性”。  相似文献   

3.
海峡两岸共同的文化使得两岸同胞都表现出共同的心理素质,体现为相互之间的族属亲近感、文化认同感。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和教育合作交流的深入,台湾到大陆高校求学的学生日益增多,培养这类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以福建高校台湾学生为例,通过对台湾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分析,提出了转变观念,创新举措,破解难题,加强对台湾学生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近现代史教育,加强对台湾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教育,优化台湾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解决学历互认、毕业就业等台湾学生切身利益问题,增进台湾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重庆由来已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哺育了聪慧灵气的巴渝儿女,亦影响了台湾甚至海外的著名作家。本文分析散文大家梁实秋和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作品中的重庆情结和重庆文化书写,感受氤氲在海峡两岸的巴渝情思。文学没有海峡界限和阻隔,大陆和台湾有剪不断的联系,重庆对台湾当代文学亦有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迈向顶尖大学计划"旨在提升大学国际竞争力。文章介绍了该计划出台的背景、内容和实施的情况。台湾和大陆两个地区有着同根生的历史与文化传承,故关于台湾高等教育的研究对大陆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台湾文化根在大陆。明清以来,中原文化在台湾一直处于主流文化地位,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同属中华文化。台湾文化是现代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两岸统一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台湾聋人大学生如何接受高等教育(一)安置方式海峡两岸的聋人大学生进入大学院校的安置方式迥然有异。台湾不像大陆有专为聋人大学生开设的院校或系科,台湾的聋人大学生是分散在各大学、各科系就读的。由于听觉障碍阻碍其接受讯息与教育的通路,进入大专院校就读的聋人大学生无论在生活方面、学业方面、就业方面、交友方  相似文献   

8.
2014年7月,由我院主办的"海峡有渡、创意无限——首届两岸大学生基于温州文化元素的低碳设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参加此次活动的有来自台湾四所高校(台湾艺术大学、台北艺术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佛光大学)和大陆五所高校(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树人大学、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活动主题紧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现低碳环保的科学  相似文献   

9.
台湾高校通识教育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渗透价值观,在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中颇有实效。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定位与开掘,关照了德育环体与客体的现实特征,对大陆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富有启发。  相似文献   

10.
台湾与大陆在文化传统、语言、教育等方面同根同源,尤其在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20世纪50年代都实行了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台湾的大学联考没有中断,一直实行,因此对大陆高考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台湾近年来在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上的改革措施及其启示。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台湾大学评鉴的产生与大陆具有相似之处。自1975年我国台湾开展大学评鉴以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制度化、个性化、透明化和国际化的"台湾模式"。由于文化同源、教育同根,我国台湾大学评鉴的实践经验值得大陆借鉴。矫正评估目的、践行个性评估、优化评估队伍、施行透明评估、完善制度建设正是大陆高校评估应汲取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起源于大陆的客家文化研究曾经成果辉煌、影响巨大。后因各种原因发展滞后。作为客家文化研究的发源地,大陆高校在晚近的20多年中从政策扶持、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研究成果等都有了较大起色,但与台湾高校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加强两岸客家文化交流和学术互动,既有利于台湾高校进一步提升研究水平,也有助于大陆高校更好地吸收台湾高校的客家文化研究经验。并通过海峡两岸高校协同创新,将更好地扩大客家文化研究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最近,来大陆观光的台湾著名学者李敖先生,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演讲之后,9月26日又在凤凰网站同网友们谈了北京之行的感受。有网友请他谈谈自己是怎样读书的,李敖以其独具的说话风格,扼要地介绍了自己的读书方法。简介于后,供广大中学生参考。(文中括号内文字均为笔者所加)  相似文献   

14.
台湾年仅18岁的动画游戏专业女大学生"涵仔",随父母在上海、江浙定居6年,曾去过湖南张家界、安徽黄山、内蒙古等地旅游。2012年9月,她要回台湾读书,为了留份饯行礼,她想起了手中的画笔。画什么呢?很喜欢中国大陆各地文化风俗的涵仔,最初的打算是用画笔画出带有浓厚色彩民俗的组画。只有一些素描功底,又缺乏对中国文化的透彻了解,画了几组民俗组画,涵仔觉得越看越不顺眼——画作粗浅,难以表达内  相似文献   

15.
台湾原住民的文化教育政策,在经历了同化抑制阶段之后,逐步走向维护其主体性的多元发展时期。在各项原住民文化教育政策的扶持下,台湾原住民的文化教育呈现出法制化、系统化、多元化的特点,为大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作为大陆职业教育的生力军,高职院校如何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培养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借鉴台湾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对两岸合作机制下大陆高职文化创意人才培养进行探索性思考和延展式研究,以促进大陆文化创意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3月29日,大陆作家莫言与台湾作家张大春在三联书店举行了一场名为“讲故事的人”的主题对话活动。对话中,莫言在对比两岸作家的创作与生存状态时称,相对于台湾作家专职写作面临生存危机来说,大陆作家因为有各级作家协会补贴,所以没有太多来自生存方面的压力,反倒过于养尊处优。在莫言看来,尽管大陆幅员辽阔,作家们视野开阔,但是和台湾的作家们一谈到知识,  相似文献   

18.
2002年12月26日,《商业周刊》公布台湾第一份“台湾大学生竞争力调查”结果。为了更深入地探讨大学生的竞争力这一话题,该刊特别邀请了三位企业界知名人士,针对台湾与大陆大学生未来竞争态势、如何提升大学生竞争力等问题,提出看法。以下是座谈会上前飞利浦全球副总裁罗益强先生的会谈纪要。  相似文献   

19.
正一、语文教学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2012年冬,一位台湾知名人士谈及"登陆心得"时说"大陆根本没什么中华文化",反而台湾保留比较多。(2012年10月17日《环球时报》报道)实事求是地说,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宗教、民俗、礼仪等方面,台湾等地区确实传承得比较好;但是在学术、艺术、医药等方面,大陆仍然保持优势。何况,大陆地大物博,蕴藏着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这是一个岛屿省份根本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20.
全文采取观察法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来研究,旨在分析由于不同的文化语境导致的台湾地区和大陆地区在言语交际上的一些问题。之后找出历史,地理,文化入侵等影响言语交际的原因。尽管台湾和大陆地区文化同根,但在他们之间的言语交际上依然存在一些交际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