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学生获得好成绩的诸因素中,兴趣占25%,而在失败的诸因素中缺乏兴趣占35%。一个出色的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们趣。  相似文献   

2.
高校田径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只要稍作了解、分析,就可看出,在高校学生中,喜爱球类的占很大比例。而田径项目往往被忽视和冷淡,被学生视为次要项目。为此,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开展田径运动的意义,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在高校田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教师要加强学习,做到讲解清楚,示范正确田径教学课不是单一的教学课程,它同有关体育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田径运动是现阶段全球诞生最早、最常见的体育活动之一。在课余时间对初中学生开展田径运动训练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至关重要。但是田径运动训练非常乏味、枯燥,仅有少数意志力较强的学生才可以完全适应,尤其是刚开始参加田径运动训练的学生,通常会觉得过于辛苦而降低训练兴趣。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体育教师在保证训练效果的前提下,必须高度重视训练的趣味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详细分析了学生课余田径运动训练兴趣不高的原因,并深入探讨了初中学生课余田径运动训练兴趣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目前田径运动训练中对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方面存在问题的剖析,论述了运动员非智力因素在田径运动训练中的作用,提出了加强运动员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对策。以期为推动田径运动的发展,提高运动成绩,使运动员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任洁 《中华武术》2024,(2):76-77+81
新的教育形势下,小学体育教学中田径运动越来越占有重要而突出的地位。田径运动在小学体育中的作用是明确教学指向、组织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小学体育教学需要全面满足学生实际需求,不仅要注重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田径运动项目是体育运动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当注重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努力提高自身各项运动技能,激起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实现小学体育教学课堂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田径运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以及顽强拼搏的精神。但是从目前各大高校来看,田径运动的开展远远不如足球、篮球等等项目。本文旨在具体论述一下高校开展田径运动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培养高校普通学生田径运动兴趣。  相似文献   

7.
陈岩 《中华武术》2021,(1):57-58,45
小学生年龄小,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基础和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合理安排体育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田径课程是小学体育教学当中的重要课程内容,在体育教学中占较大的比重,要让学生对田径课程学习产生兴趣,增加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就要对田径课程教学进行精心设计,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体育游戏活动的应用就能够显著提升田径教学效率,让学生在田径运动中保持极大的兴趣,所以教师要高度重视体育游戏的融入,并积极探究将体育游戏和田径教学巧妙整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樊伟 《体育世界》2009,(5):40-41
通过在高校女生体育教学中开发趣味田径项目并进行趣味田径教学实践,旨在重新确立田径运动的健身价值,同时在高校女生体育教学中大力开发具有健身性、娱乐性和趣味性的田径教学内容。培养高校女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在田径教学和训练中,学生往往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兴趣。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呢?我在多年的田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必须遵循学生兴趣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进行有目的的逐步培养。 一、学生兴趣形成的规律 学生兴趣的发生、发展一般要经历“好奇  相似文献   

10.
一、初衷 田径课在师范院校体育专业课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但是学生对田径课的兴趣、爱好、重视程度(尤其女生)不能令人满意。然而,田径课又是各项运动的基础。由于田径运动能有效和全面地发展人体各种身体素质,而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水平越高,对于学习掌握各项运动的技术和提高成绩也越能起积极和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很多竞技运动项目都把田径运动作为身体训练的重要手段,使田径运动成为其他运动项目的基础。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是提高田径课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决定在田径课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在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培养中,影响青少年运动员成长因素是较为复杂的,往往涉及到社会环境、训练安排、选材等众多因素。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调查影响青少年成长因素的多项指标进行R型因子分析。1.运动员内在动力因子对田径项目的兴趣、参加训练的诱因变量是运动员参加训练的内在动力,这是运动员获取成绩的“发动机”,主要表现为运动员对训练专注和钻研的意识,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毅力。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对田径运动项目感兴趣的占88.2%。内在诱因是他们参加训练的内在动力;身份转化、外界影响诱因是运动员开…  相似文献   

12.
田径运动是众多运动项目的基础,是运动者进行体育锻炼来达到强身健体目的的有效的运动方式。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实施,以学生的绝对成绩来作为评定标准的田径教学考核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田径教学发展的需要,在田径体育教学中,我们不能过分强调田径运动的技术性和竞技性,应该更加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度和进步幅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在田径教学中的学习兴趣。本文中主要从当前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特点,传统的田径运动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田径运动技术教学方法改革的对策。这对促进田径教学的发展与创新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柴娇 《体育教学》2008,(8):74-75
田径运动作为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同时该运动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历来受到各国体育部门的重视,并成为各国体育课程中的必修内容。但由于田径运动被誉为“最苦最累”的项目,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师对该项目的教学经常感到十分棘手,学生也没有学习兴趣。而众所周知,田径运动对提高学生体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学生部分体质指标下滑的背景下,更应该重视田径教学,本文将通过日本田径运动教学的介绍,力图展现日本关于田径教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高校田径运动面临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对田径运动的整体发展效果产生了不良影响。为了更好地推进高校田径运动的发展,有必要先对当前高校田径运动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探索出具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包括在高校体育必修课中引入田径教学,以增强学生的体能和灵敏性;结合大学生的兴趣,丰富田径运动的形式,使其更具吸引力;加大对田径运动优势的宣传力度,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愿;组建高校课余田径训练代表队,以提高学生的田径运动水平,培养更多的田径后备人才。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有效解决高校田径运动面临的问题,推动高校田径运动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国田径运动现状的分析,提出中国田径运动的发展要通过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坚决杜绝服用兴奋剂的现象;充分依靠体育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培养青少年田径兴趣,发展青少年田径人口;加强后备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坚持群众性田径运动与竞技田径协调发展,充分发展田径人口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要内部因素,是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内在动力。趣味田径在这种形式下应运而生,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健康化,趣味化,生活化出发,拓展教材内容,采用健康活泼,创新的田径内容和方法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通过对趣味田径的教学评价分析,探索趣味田径教学的积极意义,倡导趣味田径教学能广泛在我国开展,从而进一步深化我国学校田径教学的改革,大力开展趣味田径运动的教学研究是很有必要和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国际田联自1996年5月17日在全世界范围内举办“世界田径日”活动。目的是大力推动全世界青少年田径运动的开展,激发青少年喜欢田径运动、参与田径运动的兴趣。从举办的前5届来看,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全世界青少年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有了很大提高,青少年参与田径运动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8.
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有密切的关系。兴趣是动机培养的起点,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在排球教学中,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应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放在首位,这样才能迅速提高教学质量。 一、排球学习兴趣的特点 (一)学习兴趣的选择性。在排球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有一定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育对全面型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运用田径运动,将数字,体能,运动融合在一起,在体育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田径运动,不仅丰富了学习生活,还可强健体魄。比如在进行的田径运动中,体验到数字的奥秘。  相似文献   

20.
田径运动是学校体育教育中最重要的体育活动之一。为了全面完善田径教学内容和方法,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融入田径运动形式的诸多元素,因此,该文主要采用实验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传统的田径教学内容和趣味田径的教学形式对学生情境兴趣的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