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曾参加长征的总政治部主任肖华,以红军长征为题材,创作完成12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长诗。随后,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的晨耕、生茂、唐诃、遇秋4位作曲家选择其中的10首诗,谱成组歌。  相似文献   

2.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寅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毛泽东  相似文献   

3.
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时,一些媒体选择最接近记本色的“行走”状态。“重走长征路”,亲历长征路上的艰险困苦,展开对长征精神的探寻与重拾,如何“重走长征路”,既体现了媒体策划的水准,也考验着行走记的感悟力和执行力。[编按]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四川境内行程一万五千里,历时一年零八个月,途经近70个县。四川是长征所经过的14个省中自然环境最险恶、敌我战斗最惨烈、党内斗争最激烈的省份,四川各族人民对红军长征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缅怀先烈业绩,弘扬长征精神,四川省档案(局)馆特别制作了“红军长征在四川”档案网上展览。  相似文献   

5.
山民 《湖北档案》2006,(10):4-4
2006年10月13日,老红军战士吴瑞山同志应邀,为本刊“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专刊题写了“红军长征与湖北”。昊瑞山同志生于1913年,安徽省六安市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长征。曾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编按]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70年前,为了实现一个伟大的理想——新中国的诞生。红军将士们创造出了举世罕见的人间奇迹:天上随时有飞机投弹扫射.地上有10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脚下是经年积雪的雪山和吞噬生命的草地.还有难以忍受的饥饿和无尽无止的疾病,他们以平均日行军70余华里的速度完成了人类军事历史上史无前列的伟大创举——二万五千里长征。一代优秀中华儿女也用生命和热血铸成了我们军队、我们民族不竭的精神动力——长征精神。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本刊由此期开始连续推出有关纪念章以飧读。[编按]  相似文献   

7.
北京晨报策划、组织、实施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报道.历时4个多月.10多名记者、编辑参加报道,除了在北京的采访外.还先后走访了江西、福建、四川、贵州、云南、陕西6个红军长征走过的省市.采访了十几位健在的红军老战士、诸多红军亲属以及长征研究的专家学者。最终.以“见证传奇”为主题,分别以“还愿、英雄、等待、影响、揭秘、传承”6个为分主题.从10月12日至20日.共12个整版.推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型系列报道。读者总体的评价是:内容鲜活。故事感人.幕后新闻多.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8.
张俊 《军事记者》2004,(4):60-60
1935年9月18日,红军长征的先头部队到达甘肃南部的哈达铺,随后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等也相继到达。在此地,中央曾召开重要会议,决定红军长征以陕北为“落脚点”。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红军长征要在陕北落脚呢?对于这一原因,曾有过不同的说法。  相似文献   

9.
张敏卿 《兰台世界》2005,(10):60-62
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展军队谱写的一曲英雄乐章,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战争奇迹,长征的胜利不仅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也是中国共产党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壮举,作为当年参与指挥红军长征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为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周恩来的长征过程中鲜为人知的历史活动加以总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方移洪 《档案时空》2016,(12):47-47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系列论述和讲话精神,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年初,常德市武陵区史志档案局抽调力显,查阅、收集,整理长征史料。于10月10日编纂出版了《长征历史知识新编读物》。该书从“数”读长征、长征大事记、中央红军长征重要节点、长征重大事件、长征重要会议、长征重要战役、长征重要人物等24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纪念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弘扬长征精神,我们走访了在天津地区生活、工作、健在并曾亲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战士们。由于这些老红军大都已年事过高。多数患有各种疾病,给我们采访工作增加许多困难。经过多方努力我们终于见到了红四方面军老战士、天津警备区顾问(军级)英勇的“红小鬼”李元兴。  相似文献   

12.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长征在儿时的记忆中,是那么的悲壮,是那么的遥远……2005年8月初,我有幸来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去追寻70年前红军在这里走过的足迹、散落在青山绿水之间的传奇故事,去追寻红色飘带曾浸染过的这一片片山山水……  相似文献   

13.
长征精神赞     
梁波 《天津档案》2006,(12):50-50
10月,一个对中国革命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于都和福建的长汀、宁化等地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1936年10月.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在甘肃会宁大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相似文献   

14.
   《四川档案》2006,(5):41-41
红军长征时期,胡耀邦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的一员,曾经沿着雪山草地这条路线进行过艰苦征战。当时他负责直属红三军团救助队工作,人们亲切地称呼他“红小鬼”。1985年9月26日到10月5日,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之际,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故地重游,视察了阿坝州的小金、马尔康、红原、松潘、九寨沟等县,他回顾了当年红军战士的英雄业绩,对红军长征走过的万里山区发生的历史巨变表示赞许,并对如何发挥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与内地的横向联系等问题作了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15.
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一幅照片展现了中国军民与日寇浴血奋战的场景;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一幅幅影像连缀成长篇的红军长征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江沂 《中国档案》2006,(10):26-28
《红军长征记》是记载红军长征史实的最早文献之一,是长征亲历者的群体口述史,1942年出版,如今已存世不多。有人曾在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里看到朱德签名赠给埃德加·斯诺的初版本,其实此书陕西省档案馆早有保存。最近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我们探询了此书的编写过程,竟然意外了解到红军长征结束后,开展第一次征集活动的诸多细节,以及长征示人的最早记录。而《长征画集》则是长征过程中黄镇同志亲持画笔留下的记录,读来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7.
彭博 《河北广播》2006,(6):30-31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这二伟大史实,追记红军故事,宣传长征精神,从今年8月开始,河北电台新闻频道陆续派出十名记者,兵分五路,历时两个月,累计行程上万里,进行了大量的实地采访。从红都瑞金到古城遵义,从湘江两岸到赤水河畔.从泸定铁索桥到茫茫大草地。从甘肃会宁到陕北吴起……记者们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不畏路途艰险,跋山涉水,冒暴雨、躲塌方、战酷暑、斗蚊虫,并克服水土不服、饮食不惯等等困难。以长征精神采访长征,满怀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采访了当年的老红军、红军长征的见证人;采访了时长征深有研究的军史专家、党史专家,于今年10月11日开始,在每天早八点的《燕赵论坛》节目中。推出了十集系列专题节目《辉煌的历程》,以历史的笔触、丰富的表现手法、翔实的史料,真实再现了一个个催人泪下的长征故事。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什么是长征精神。节目播出以后,受到了听评专家和广大听众的一致好评。在采访长征、报道长征的同时,各位记者的心灵一次次地被震撼,他们感动的泪水和艰辛地汗水,一同洒在了英雄鲜血染红的热土上。采访归来,意犹未尽。他们又纷纷拿起笔,把采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以表迭对无数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艰苦卓绝的长征壮举光耀史册,长征在“雪山草地”因经历空前残酷的征途而举世闻名。长征中所凝聚的百折不挠、坚忍不拔、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革命品质成为新时代倡导和弘扬的光辉典范,成为中华民族和人类社会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历史的车轮沉着稳健地驶入二十一世纪,史无前例的红军长征已经胜利了七十周年。传承长征精神、服务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是档案部门的神圣使命,这对于档案资源的深度挖掘,服务于建设生态阿坝、富强阿坝、魅力阿坝、和谐阿坝,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徐占权  徐婧 《新闻世界》2006,(10):56-57
侯清芝全家参加长征的八口人是:侯清芝、父亲侯昌千(又名侯德成)、母亲殷成福、叔父侯昌贵、爱人刘大妹、大弟侯清平,二弟侯宗久、妹妹侯么妹.年龄最大的是他年近50的父母,最小的是才5岁多的二弟。侯清芝一家于1935年11月19日,艰随贺龙、任弼时率领的红二、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到1936年10月,有三人到达陕北,走完了长征的全程。在长征路上,侯清芝一家八口牺牲了四人,即他的父亲、叔父。怀有身孕的爱人和妹妹;二弟侯宗久长征中寄留在甘肃成县群众家中,到达陕北的只有侯清芝、侯清平兄弟二人和他们的母亲。[编按]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70年前的中国工农红军一、四方面军在历尽坎坷,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无数次围追阻截。艰难辗转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后。终于到达陕北与红二方面军胜利会师。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示伟大的长征精神。市档案馆于近期在全市开展了征集老红军战士长征档案资料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