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与加强和深化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概论”课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上具有同一性;“概论”课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促进大学生社会化上具有一致性。“概论”课是加强和深化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必须具有很高的素质和水平,才能把加强和深化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文化产业具有商品、社会、精神等多重属性,拥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功能。从先进文化建设视角看,发展文化产业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所以,应当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思想和西方先进文化所构成的"三维"坐标域考察文化产业发展,构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土壤、马克思主义为价值指向、西方先进文化为重要补充的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体系,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和内容质量。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价值理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十分宝贵的思想资源.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能为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提供文化资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能为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供丰厚滋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能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文化沃土.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价值理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十分宝贵的思想资源.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能为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提供文化资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能为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供丰厚滋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能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文化沃土.  相似文献   

5.
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深层逻辑,我们须从二者文化契合性的角度上加以理解,更应该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现实场域,从二者何以能结合、为何要结合以及结合的效应三个层面深入探讨其价值意蕴。具体表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的价值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包含的价值主张具有内在一致性,在天然属性上高度契合;二者的结合突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使命与担当,不仅符合自身的实践要求,也是理论创新的必然选择;二者的结合不仅顺应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大势,还为化解全球发展难题提供了方法论遵循。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通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题中之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理想、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天然亲和性,促使两者实现双向互动。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通,对于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构建新时代对外话语体系具有深厚的时代意蕴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蕴含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共产党坚持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逻辑。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深入挖掘并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与思想内涵,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全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发展,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重要的思想保障和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相较之下,更具有稳定性和理论抽象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包容性是指对古往今来人类一切优秀价值理念的包容。横向来看,是对西方优秀价值理念诸如理性、正义观念的包容;纵向来看,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部分如和谐理念的包容。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应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价值前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理性、民主、自由,以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的观念集合和基本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9.
十九大党章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纲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文献,其基本要义从三个方面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经典的会通: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原理与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相结合贯穿于党章基本精神的始终;二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与中华传统文化背景共同支撑着党章关于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主旨与中华传统文化精神融合渗透于党章关于"党要管党"、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建设、选人用人标准等党自身建设的思想和要求。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以“魂脉”与“根脉”生动定位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及相互关系。马克思主义“魂脉”所具有的方向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特点表征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社会主义本色;“根脉”的民族性、现代性、主体性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沃土和创新前提。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辩证统一,“魂脉”与“根脉”统一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1.
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材料来源。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之间首先是一种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非仅仅两种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解是:学习和精通传统文化是必要准备;用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甄别和评价是基本前提;坚持批判继承、融合创新是基本方法;坚持古为今用是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思想源泉。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锻造培育中国社会牢固的精神纽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干部教育的角度,在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阐述习近平干部教育理论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为习近平干部教育理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作出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有助于大学生充分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需求日趋多样。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生活,滋养其心灵、引领其世界观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从生活向度看,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活"的思想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生活提供了基础;从文化向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的实践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生活的内在要求;从认知向度看,新时代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生活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5.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新时代文化强国目标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其重要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百年文化发展道路。回顾中国共产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百年进程,发现其基本经验在于:高扬马克思主义信仰文化、践行以民为本的价值文化、坚守自我革命的精神文化、坚持民主集中的组织文化。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应在汲取历史经验中继续奋进,坚持党对文化事业的领导、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规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来源,是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内在根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向度,确立科学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服务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接续发展和现代化转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产生、发展、创新无不体现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的优越性([1])。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与中国优秀文化的融合契机着手,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能够完成中国化发展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接续传承以及创新性发展,为其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四个自信"是拥有多维来源支撑的坚定信念。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规律的科学揭示是自信的真理之源,近现代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是自信的历史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是自信的实践之源,成就中所体现的伟大创造力为自信提供效能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的独特优势为自信提供价值之源,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深厚根基是自信的文化之源,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为自信提供愿景之源。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倡导的先进文化,是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目标要求的思想文化。发挥红色文化的意识形态价值作用,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奠定文化基础;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营造文化氛围;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造条件。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意识形态价值,需要坚持红色文化建设与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坚持红色文化建设与党员干部教育相结合;坚持红色文化建设与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述。在思政课教学中,需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主体与客体关系,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握两者相结合的传统与现代关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把握两者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关系,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两者相结合的中国与世界关系,拓宽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