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农村女童辍学问题是农村教育当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其状况已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所以本文在充分地对东北地区农村女童辍学状况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防止农村女童辍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以期为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农村女童辍学问题是农村教育当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其状况已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所以本文在充分地对东北地区农村女童辍学状况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防止农村女童辍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以期为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她们为什么不上学了?-河北某县女童辍学问题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段时期以来 ,人们发现入学率的提高不一定就能够自然保证农村中青少年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辍学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针对女童辍学问题 ,我们在河北省某县开展了深入的研究。该研究发现 ,辍学虽然不是女童的特有现象 ,但是女童辍学和女童辍学早则往往处于被忽略状态。女童辍学的原因包括 :厌学、教学质量差、离学校距离远、贫困和学校对女童教育关注程度低等综合因素。解决农村的辍学问题需要从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入手。  相似文献   

4.
农村女童辍学问题是农村教育当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其状况已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因此 ,我们应通过对东北地区农村女童辍学状况调查与分析找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 ,防止农村女童辍学的发生 ,巩固“普九”成果 ,促进农村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村女童辍学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因素是:女性教育中的历史、化因素;家庭经济收入低与学校收费高的因素;国家教育经费短缺的因素等。要解决农村女童辍学的问题,必须要强化各种宣传教育,最大限度地消除男尊女卑的思想;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好农村发展中的不平等问题等。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大龄女童辍学问题追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鉴 《民族教育研究》2008,19(1):116-121
近几年,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研究转向了对大龄女童(10~12岁)辍学问题及辍学的多因素综合治理方面.少数民族大龄女童辍学率高,主要原因是她们已经成为家里的劳动力或后备劳动力,通过她们的劳动或外出打工来支撑贫困的家庭及继续弟妹的学业.农村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后,这一问题有了一定的缓解,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为此,建议通过设立民族教育发展专项基金或发展特区的政策,从根本上解决民族教育的这一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前,农村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较多。比如农村中学较普遍存在的辍学问题,不乏家庭生活困难、家长难以承受等原因,但绝大多数辍学现象的成因都与学生缺乏意志力、盲目趋同等心理问题有关。农村初中特殊的环境与条件,产生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需求。  相似文献   

8.
女童教育对女童个人、家庭、民族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十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少数民族地区女童的教育却仍受到制约。主要表现为:瑶族女童辍学现象较严重;想继续学习,但缺乏兴趣,没有学习热情;不安全因素增多。究其原因,"男尊女卑"性别文化依然在瑶族社会占据主导地位,"女孩读书无用论"成为女童晚入学及辍学的主要原因,就业中的"性别偏见"使女童教育再遇挑战,"性别刻板印象"以及较少关注女童情感,是造成女生学习热情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进行性别平等教育,让性别平等意识深入到每一个角落,是教育者优先要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问题是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它不仅加大了学校教育管理的难度,也影响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果的巩固,应当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一)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家庭经济收入偏低的农村学生辍学率较高;二是思想品  相似文献   

10.
目前,农村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较多.比如农村中学较普遍存在的辍学问题,不乏家庭生活困难、家长难以承受等原因.但绝大多数辍学现象的成因都与学生缺乏意志力、盲目趋同等心理问题有关.农村初中特殊的环境与条件,产生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需求.  相似文献   

11.
农村辍学青少年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生存发展事关农村乃至国家发展。农村辍学青少年生存发展中普遍存在技能不足、思想道德素养缺乏、适应社会能力与承担家庭社会责任不足等等问题;把思想道德培养、职业技能培训放在重建村庄教化、增加企业与社区关爱上,再辅以初中教育改革、辍学者家庭与个人自救,共同解决农村辍学青少年之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村辍学青少年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生存发展事关农村乃至国家发展。农村辍学青少年生存发展中普遍存在技能不足、思想道德素养缺乏、适应社会能力与承担家庭社会责任不足等等问题;把思想道德培养、职业技能培训放在重建村庄教化、增加企业与社区关爱上,再辅以初中教育改革、辍学者家庭与个人自救,共同解决农村辍学青少年之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资源投入不足,教育结构不合理,农民的教育负担过重,农村儿童辍学尤其是女童辍学严重。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策略是:在教育政策中突出农村教育的地位,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4.
农村学生辍学原因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学生辍学问题是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回顾近年来针对农村学生辍学原因的众多研究,我们发现家庭经济困难、政府决策与管理、文化观念、教育心理问题,是影响农村学生辍学的四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辍学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它主要受到学生自身、学校教育以及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在整个辍学行为过程当中,辍学者本人并不是绝对的“无辜者”和“受害者”.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发挥了辍学者主体性地位和作用;农村地区的学校教育现状在诸多辍学现象背后难辞其咎;家庭和社会因素更是促成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和深层动力。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生失学、辍学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学生失学、辍学问题仍然是全社会十分关注的大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贫穷是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失学、辍学的经济原因;社会转型造成失业人口增加是城镇中小学生失学、辍学的社会原因;化观念的相对滞后是中小学生失学、辍学的思想原因:性别歧视是女童失学、辍学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应试教育使孩子学业负担过重是中小学生失学、辍学的直接原因:社会环境缺氧是中小学生失学、辍学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7.
女童义务教育普及是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关键一环,然而在西部贫困地区的女童仍存在辍学现象,本文分析了西部贫困地区女童辍学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针对建议,以期为减少西部贫困地区女童的辍学现象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辍学问题的根源在于教育收益率低下,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辍学问题,就需要在降低农村教育成本的同时,提高农村教育能够带给学生(家庭)的教育收益。严格实施“一费制”、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以及科学地定位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是解决农村辍学问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童琳珂 《陕西教育》2010,(12):11-11
农村中学生辍学现象.不仅是家庭、学校值得关注的问题,也应该是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都值得重视的问题。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拉开了中国改革的序幕.这场改革,使得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农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可是,教育上的辍学现象并没有因农民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反而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农村辍学问题的根源在于教育收益率低下,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辍学问题,就需要在降低农村教育成本的同时,提高农村教育能够带给学生 (家庭) 的教育收益.严格实施"一费制"、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以及科学地定位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是解决农村辍学问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