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燕子 《科技创业月刊》2008,(11):101-101
浪子回头 沙画引领人生路 26岁的陈涛下岗后在街头做小买卖,可是他做啥赔啥,渐渐地自己都做得没有信心了,开始整日跟几个街头小混混搅在一起。终于有一次他因酒醉闹事被关进了看守所,面对狱警的耐心教育和父母的老泪纵横,他后悔了,出来后他跪在父母面前发誓,今后要痛改前非,决不让父母再为自己操心。  相似文献   

2.
罗江琳 《知识窗》2005,(2):44-45
跑腿跑出生财路 张先生原来在银行工作,因单位实行买断工龄,他在拿了一笔补偿金后,成了失业人员.回家后本想做点生意,但如今各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赚钱越来越难,所以他始终没敢伸手.  相似文献   

3.
心灵的监狱     
约翰是一个才毕业上班的狱警。说实在的,他很不喜欢这份工作。每天除了在监狱房间单调地巡视检查外,就没有其他可以活动的空间了。  相似文献   

4.
小辉大学毕业两年了,依然靠父母养活。不是小辉没有工作的机会,而是他不屑于去做普普通通的工作。在他的心中,一直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就是能够像比尔·盖茨一样。但两年过去了,小辉的理想不但没有任何实现的苗头,而且每天在电脑前忙忙  相似文献   

5.
邱裕华 《知识窗》2008,(12):39-39
大学就要毕业了,教社会学的刘教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他说,有一个年轻人,毕业参加工作后,在单位里他为人踏实,勤奋好学,但几年过去了,他还是那样默默无闻,并没有爱情与事业的双丰收,还常常感到囊中羞涩。而许多他熟悉的人都得到了提拔重用,他的不少同学,也都已结婚成家,并在所属的部门和单位逐渐显露头角,只有他仍是一事无成的样子。与其他人相比,他显得是那么的平凡,甚至遇不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孩。他很焦急,经常幻想着命运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故事就发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区的卡拉萨村贫民区.13岁那年,她的父母都失业了,迫不得已.一家人只得靠在大街上捡些饮料瓶子、废铁罐和旧报纸维持生计。  相似文献   

7.
我们经常在街头碰到骗子实施诈骗,其中一般都有一个角色——就是俗称的“托儿”,他的重要作用就是烘托气氛。当然,我们不能做违法的事,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中得到些启发呢?  相似文献   

8.
北门 《科学生活》2009,(9):28-29
23岁的小陈,在一次车祸中折断了2颗门牙,为此他苦恼不已。在多方查询如何修复牙齿之后,他决定舍弃传统烤瓷桥的做法,多花些钱做了2颗种植牙,术后他觉得做种植牙一点也不痛苦,新做的牙齿不仅美观,而且非常逼真。  相似文献   

9.
神笔写丹青     
鹰扑画雉 北宋画家赵元长,字虑善,四川人.原来在五代十国后蜀做灵台宫.孟昶投降北宋后,宋太祖赵匡胤留他在文思院做画工,做些油漆彩画装饰房屋家具的工作.他曾在赵匡胤的坐椅上画过一只雉鸡.  相似文献   

10.
杨教授一直从事于电磁辐射的研究工作,由于工作需要,单位为他配备了一部手机,可谁曾想到,这种方便带来了许多问题。杨教授说“第一次使用手机,大约七八分钟,打完后感到左边脸发热,第二次就感到腮帮子肿,吓了一跳,到医院拍片,什么也没发现,过了一个月,脸才消肿,他才意识到打手机引起的危害。手机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害?危害到底有多大呢?中国劳动保护研究所研究人员专门对于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几款手机,运用电磁场强度测量仪模拟人们打手机时的状态做了一个实验。  相似文献   

11.
正大学毕业后就考取公务员的明哥,辞职了。当初他可是过五关斩六将才考上公务员的,怎么舍得说走就走?明哥说,现在跟过去不一样了,不管你做什么工作都可能面临失业。不如在暴风雨来临之前,主动寻找新机会,为将来做准备。明哥说,他的工作是重复性的,尽管收入稳定,按时上下班,但容易让人失去闯劲。他想趁着年轻,不断增值自己,避免成为温水青蛙,快被煮熟了才发现跳不出困境的牢笼。  相似文献   

12.
在化学发展史上,从没有人像弗里茨·哈伯这样充满争议.无论是他在世的时候,还是长眠地下很久以后,对于他的各种争论都从未停止过.赞扬他的人,称他为用空气制造面包的天使;而诅咒他的人却说,他是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痛苦的魔鬼.他到底做过些什么,又给后人留下了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古保祥 《知识窗》2011,(4):23-23
托德·库姆斯虽是纽约市中心小学的一名学生,按照父母从小对他的期望,他应把精力放在绘画上,因为他出生于绘画世家。但他好像对父母的安排不是太感兴趣,常常背着父母去做一些投资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鲁滨孙干啥最赚钱?《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的一部作品,书中的主人公鲁滨孙流落荒岛,经过艰苦奋斗,把荒岛改造成了适合自己生活的家园。鲁滨孙勤奋、节俭、坚韧、有信仰的奋斗精神,也被标榜为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社会资本主义精神的真实写照。历史上,许多资本家的确白手起家,勤俭节约地打拼,把事业做大,就像鲁滨孙在荒岛那样。但是在没有登上荒岛之前,鲁滨孙都在干些什么呢?如果我们重新阅读《鲁滨孙漂流记》的第一章和第二章,就会看到当时世界干什么最赚钱。鲁滨孙的父亲让他做个本分人,老老实实地呆在英国,努力工作,成为中产阶级。但鲁滨孙却热衷于出海闯荡,搭载别人的船前往非洲几内亚,初战告捷,用大约  相似文献   

15.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清醒的,感到肚子饿了,盘算着去哪里吃顿饭,吃些什么,想好了,拿上钱出门去。我们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要做些什么。当然有时候也会犯糊涂,打个电话功夫就忘了接下来要干什么,出门后才发现没带钱,如此等等。生活似乎就是这样在清醒和糊涂中交织着前行,而人们通常都认为自己是清醒的,糊涂只是不经意间的意外,不过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任何时候大脑的工作状态都可能是“糊里糊涂的”,即便你觉得你很“清醒”。  相似文献   

16.
最初想到采访祁劲松是因为他的劲捷电子是湖北地区第一家民营互联网数据中心,但在和他的几次交谈中发现,原来在他的创业历程中充满着故事。 1990年7月,祁劲松于华中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毕业,被分配到武汉电子技术研究所。国营单位的那种沉闷让他感到工作没有创新力,1992年,他辞去了“铁饭碗”跳槽到武汉市安达新  相似文献   

17.
如果早学会     
一个人失业了,老婆整天看电视,三个还在读书的儿子和黑社会混在一起.最后,他只得去申请一份看门的工作. 人事部经理对他说:“我们公司同意录用你了,请填上你的电邮地址.” 他愕然,却只能无奈承认自己没有计算机,也不会用. “你连计算机也不会用,怎么能在我们这种高科技企业上班?”人事部经理说.  相似文献   

18.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清醒的,感到肚子饿了,盘算着去哪里吃顿饭,吃些什么,想好了,拿上钱出门去。我们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要做些什么。当然有时候也会犯糊涂,打个电话功夫就忘了接下来要干什么,出门后才发现没带钱,如此等等。生活似乎就是这样在清醒和糊涂中交织着前行,而人们通常都认为自己是清醒的,糊涂只是不经意问的意外,不过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9.
汤贵成 《知识窗》2014,(1):38-38
藤田是一位十九岁的日本少年,父母每月给他的生活费有限,这让他在同学面前有种抬不起头来的感觉。为了改变现状,他决定一边读书一边打零工。现在就业形势严峻,兼职就更难了,经过一番波折,终于有一家超市答应让他做理货员。这份工作在超市打烊后进行,正好适合学生族。  相似文献   

20.
董楠 《科教文汇》2008,(30):214-214
知识失业是指一部分受过相当教育的知识劳动者找不到工作或屈身做原来较低文化程度的人所从事的工作。对我国而言,知识失业的主体是高等教育扩招后的大学生群体,本文试图从经济学角度解读我国的知识失业问题,提出解决知识失业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