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在校大学生犯罪的案件屡有发生.学校在加强各方面管理的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在逐步深入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一项专门的教育活动,更是渗透在所有教育活动中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态度。心理健康教育在预防大学生犯罪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情绪情感.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2.
孝文化嵌入思想道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孝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进而促进大学生的道德健康,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进而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应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学校营造感恩的校园氛围,以孝启善,开展感恩系列主题活动,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继续深入开展各种回报社会的实践活动。把孝文化嵌入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不应忽视或取消理性化教育的地位,实现情理交融,以情动人,以孝启善,最终实现孝文化在高校学生心中的升华和内化,提高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两个重要向量,也是人文素养的两个重要纬度,为把大学生塑造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课题.整合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使两种力量组成一股新的合力,必然能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社会问题尤其是思想道德问题日益突出,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紧迫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以人为本,注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心理品质的协调发展;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作用,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活动为载体,注重大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心理体验,加强家庭、社会和学校的联合,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来说,校园文化是重要的资源.文章从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有利于丰富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感等方面,分析了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健康等方面论及消极的校园文化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积极的对策: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积极作用;在校园文化活动的整体格局中,要始终把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李从东 《考试周刊》2009,(48):231-232
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弹性心理工作.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程,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迫切需要。高素质人才,不但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只要坚信使用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朝着健康、科学、有效的方向努力,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接受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就必然会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鲍俊杰 《考试周刊》2011,(47):202-20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通过在新生适应性教育、就业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活动等方面将三生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始终,有助于全面、系统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因而,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多个途径来进行。  相似文献   

9.
浅谈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研究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促进身体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高校不仅要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培养,还要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为了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应注意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重视相关专业教师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