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生本教育,是当代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语文课堂中做到以生为本,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以生为本"的课堂环境;树立开放的教学目标———体现"以生为本"的价值观;运用生本教育的教学方法———调控"以生为本"的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评价的价值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教育评价是对高等教育活动的价值判断。高等教育评价的价值,是指高等教育评价的功能或作用,在哲学的意义上,是一种体现在高等教育评价活动中主体与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的关系。高等教育评价的价值观,是对高等教育评价作用的系统的理性认识。或者说,是对高等教育评价活动主体与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关系的本质概括。 西方高等教育评价的价值观基本上是一种以教育为本,以教育发展为本的教育评价价值观。 从价值观的发韧时期(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来看,教育评价的主要对象是学校的教育成就和效率,评价的基本依据是学生学力测验的…  相似文献   

3.
王美娟 《教师》2014,(32):91-91
教育应是"直面生命、通过生命、为了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现代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关怀生命的一种事业",而生命发展的摇篮就是课堂,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获得发展的创新型、研究型课堂。1.学习建设生态课堂,提升教师教育理论水平"生态"是指自然环境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4.
洪国成 《现代语文》2014,(11):143-144
"教者的职业价值就是学生的发展,学校的以人为本归根结底是以生为本。"[1]华南师大的郭思乐教师的话可谓一针见血,通俗而又实在。相对于魔课(mooc)、翻转课堂或微课来说,生本教育不算新概念,但是知易行难,如何做到"以生为本"才是关键。写作教学中的"以生为本"讨论的人并不多。这是因为在很多教师的心中"好作文"是有明确的标准的,作文指导也是"有序"进行的。  相似文献   

5.
生本课堂,以生为本,富于生命张力、关系融洽和谐、追求智慧灵动、过程民主平等、机制严谨有序。学生是有生命力的个体,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将课堂还给学生,坚持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语文作业设计,也是生本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生本课堂的作业以生为本,全体全程参与,新颖创新,学以致用,是一种新的语文作业理念。  相似文献   

6.
陈介孚 《考试周刊》2012,(30):146-146
生本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生物课堂中做到以生为本,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造“以生为本”的课堂环境:树立开放的教学目标——体现“以生为本”的价值观:运用生本教育的教学方法——调控“以生为本”的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生本教育是突出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作为回归教育本质的一种理念,在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上得到体现。作为高中政治课,如何更好的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作用,值得每一个教育者去探讨"。偷懒"需要智慧,需要胆气,需要技巧,偷的结果是课堂效率的提高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一、生本高效课堂立体网络的内涵"生本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尊重学生学习兴趣、需求和发展趋向等方面的特点为出发点,以"面向一切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引导、帮助学生"为核心理念,以激扬生命为宗旨,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教育。"高效课堂"是指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高效率与高效益的课堂,是能够取得较高的教育教学影响力和较好社会效益的课堂,是力求避免出现学生负担重,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冗长等现象的课堂。高效课堂立体网络泛指在科学的办学理念、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高效必修课堂和高效选修课堂组成的网络。三者间关系如图1。  相似文献   

9.
“书香校园”概念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偏重于强调"书香校园"的工具性价值;以对阅读活动的思考取代整个书香校园创建活动的思考是已有研究在认识"书香校园"概念方面的不足。教育学理论视野下的"书香校园"概念可以表述为:"书香校园"是指作为教育实践活动主要机构的学校在实现其基本职能的过程中对书籍与教育活动主体生命发展之间关系的一种科学把握。这一"书香校园"概念内容包括书籍与教育者、书籍与受教育者、书籍与学校发展之间的和谐关系三个方面。"书香校园"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相对性与绝对性、抽象性和具体性等特性的统一,在本质及涵盖范围等方面区别于"校园文化"和"校园阅读"等概念。  相似文献   

10.
一、享受价值是最高层次的教育价值 从哲学的角度看,价值体现的是一种关系范畴,即主体与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的关系。所谓的教育价值,便是指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的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主体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教育价值是教育活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与客体的情况而主动创造的。教育活动主体的主体性培养是教育价值创造的根本途径。教育活动中,创造主体之间、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和谐环境,以利于主体意识的成长和主体性成长的内在激励机制的形成,引导科学的教育价值观的形成和积极的教育价值取向,以规范教育价值主体的主体性成长的方向等是教育价值创造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就业指导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认识把握就业指导过程中的教育主客体,充分发挥教育主客体间积极情感关系,对于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如虎添翼.从辅导员作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骨干力量的角度出发,对就业指导工作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归纳,论述辅导员基于教育主客体间积极情感关系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作用,并提出辅导员从真诚知学...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边缘人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游离于课堂教学活动之外,不能通过正常的课堂教学得到充分发展,具有边缘状态的发展性、行为习惯的隐蔽性、课堂表现的退缩性三大特点,他们的形成与其自身的心理障碍、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家庭环境等因素有关。诺丁斯教育关怀理论秉承关怀理念,其目的在于培养关心型的教师和学生,倡导建立关心型的师生关系,让关心型关系成为一种道德教育的工具。立足于诺丁斯教育关怀理论,从关心型关系两大主体的自我改变出发,通过榜样、对话和实践的方法建立关心型师生关系,通过维持关心型关系中目的、人、地点、课程的连续性来化解课堂教学边缘人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主体间性是对主客对立的消解,是不同主体通过共识表现的统一性。主体间性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的价值追求,是教育活动中的本体关系。主体间性所表现出来的交互性、理解性、共生性、平等性,为师生关系分析提供了基本的价值维度,主体间性教育思想价值实现的实质、前提、途径、机制是对这一新的教育哲学观价值的深刻揭示以及从思想到行为的落实。  相似文献   

15.
教育管理学学科范式是指教育管理领域的社会共同体在进行教育管理研究时所遵循的一定模式。当前教育管理学学科范式现状表现为:支撑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为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理论;研究价值取向正由主客二元对立逐步向主客一元统一过渡、理论与实践松散结合;理论知识体系由相互争鸣到渐趋相似,但尚未统一;研究方法正由一维片面逐步向二维互补、多维融合过渡。在"大教育管理学"视野下,教育管理学学科范式将出现如下走向:理论基础将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走向复杂科学理论;研究价值取向将从由主客二元对立走向主客一元统一,从理论与实践松散结合走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理论知识体系将从相互争鸣走向统一、系统的教育管理理论建构;研究方法将从一维片面走向二维互补、多维融合。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中技术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化生存阶段,关注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既是技术哲学界的使命,也是教育界的使命。本文侧重于从价值论的角度来探讨教育与技术的关系。价值论强调价值关系是主客体关系的本质,并不是贬低实践关系的重要性,我们把“教育中技术的价值“理解为技术对于教育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实现的人的价值,本质在于手段价值和目的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从传统教育派和现代教育派关于主体和客体关系的论述出发,介绍了我国教育界关于主客体关系的一些观点,在这个基础上反思了现代教育中两个主体、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以及教育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评估作为实践和活动的评估有着发现价值的功能,它通过对教育教学现实的综合分析、对主体潜在的教育需求的分析以及对主体教育需求与客体现状的动态关系的分析来加以体现。高等教育评估要建立价值发现的实践机制,以利于大学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社会实践是真理主体和客体相互关系的基础;工具是真理主体和客体相互关系的中介。真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  相似文献   

20.
"问题—互动"教学模式是"全人教育"观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刻体现。该教学模式下师生关系不是"主客体"的关系,而是一种基于人格平等基础上的合作关系,双方在平等的互动中建构知识。师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共同体,各自主导地位是交互出现的。但是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问题—互动"教学模式下却发挥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