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汉语音节匀称平整,声调铿锵和谐,富于音乐感。在英汉翻译中,如何体现汉语的节奏美,保持和再现文学作品语言的审美价值?本文着重从谐调和节奏两个方面探讨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头韵是英语中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具有节奏美和音韵美,能增强语言表现力。由于汉语中不存在头韵修辞格,因此头韵的翻译成了英汉翻译中的一个难点。实践充分利用汉语的多种语音修辞手法,可以再现英语头韵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语言前景化(foregrounding)是诸多语言表达技巧中的一种。在日常翻译教学时发现,学生的汉语译文不够规范是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结合语言前景化现象,对从一次英汉翻译测试抽检出来的学生译文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将近一半的学生译文中出现语言前景化现象,这主要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和一些英语专业学生的汉语水平较低造成的。如何在英汉翻译教学中解决汉语译文的规范性问题是英汉翻译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形合与意合是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之间不同的语言组织手段和特点,是两种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差别之一。英语重形合,强调结构完整与形态上的严谨,汉语重意合,强调内容和表达意思的完整。本文介绍了形合与意合的具体含义以及二者在英汉翻译中的影响,简述了英汉翻译中的形合与意合、二者在英汉翻译中的结合以及英汉翻译中由形合到意合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英汉翻译中的翻译症,是指那种语言生硬牵强,行文不自然、不流畅,佶屈聱牙,甚至不知所以的英式汉语,此现象在初学翻译的学生中很普遍。这种译文不仅违背了汉语语言规范,有损汉语的纯粹,也不利于学生英汉翻译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笔者结合自己的翻译教学实践经验,从词语、句法和语篇等层面分析了翻译症的表现及根源,并探讨了如何在英汉翻译教学中预防翻译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汉语的语言强势模因可以分为四类:网络热点词汇、诗词歌赋和谚语、四字词、常用句式。这四类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可以得到再现,利用旧模因已有的影响力,使译文成为新的模因,扩大了模因的受众,找到新的宿主,这种创新性使译文在适度的同化当中借用和传播汉语语言文化的模因,从而扩大旧模因和新模因的双重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7.
英汉翻译中对修辞格的正确处理是在符合汉语习惯的前提下,准确再现原文本意的关键。文章结合英汉翻译过程中比喻修辞格Simile和Metaphor的两种重要处理方法,对如何通过修辞格的灵活处理,使译文既保持原文思想又与汉语习惯相符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比喻修辞格处理中"力求形神皆似,形似不如神似"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许炎锋 《海外英语》2012,(1):182-183
英汉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对英汉翻译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该文从词汇、语法、价值标准、审美取向、地理环境、历史等方面论述了中西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英语广告汉译应在切合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以汉语生态为观照,用通俗的文字、简洁的句式再现英语广告的商品信息,重塑英语广告的审美构成,使汉译广告贴近乃至契合英语广告的审美价值,成为商品诉求与语言魅力的有机结合体。  相似文献   

10.
汉语对义合成词是一种构形别致、语义奇巧的复合词,其内涵丰富而隽永,在英汉翻译特别是文学作品翻译中适逢其会地运用,对语义、修辞、文采、审美均具突出功能,能使译文字里行间透溢出一种意蕴感、哲理感、层次感、立体感和动态感,达致文理俱惬,情见乎辞,言高而自远。  相似文献   

11.
“声”、“音”、“乐”、“响”是用以表示声音的一组同义词,但它们同中有异。“声”乃是自然的声音通过人的听觉器官感知到的听觉效应;“音”则是由人的内心感悟获得发之于口(或其他乐器)的音响。“乐”的本义是指各种乐器和乐音的总称;“响”则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的“回音”。声与音的区别在于,“音”有节奏、音调,而“声”没有。只有发自内心而又“成文”(有节奏)的声,才能称为“音”。  相似文献   

12.
以往的文学理论囿于内容和形式二元论视角,把文学节奏作为诗歌或抒情性作品的形式要素之一,将其归属于语言美中的声律层面。认为节奏要为意义服务,节奏是梢枝末节之事,是从属于内容的形式部分。对文学节奏的历史生成和审美内涵进行思考,节奏是文学多层次的整体性建构,是声景情三位一体的本文现实存在方式,以期还原节奏的本体性地位。  相似文献   

13.
音乐节奏是指音响的强弱快慢。在钢琴教学及演奏中,要注意正规节奏与不正规节奏、强起拍与弱起拍、切分音与连结线、三连音及各种连音符等节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在二胡演奏艺术中 ,如果说音准、节奏相当于文学写作上的语法规则 ,那么力度变化就好似文学创作语言中的修辞手法。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只有在音准、节奏、力度都处理好的同时 ,音乐才会有韵律感和充满生机。才会有真正的艺术形象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钢琴音乐形象的塑造 ,是通过丰富多变的音色和适当的节奏来完成的。合理运用重量弹奏 ,是钢琴表现音色的关键。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 ,都应通过运用自如的重量弹奏给予准确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16.
齐梁时期存在八病之说,并且与沈约有关系,《文镜秘府论》的声病材料是可靠的。《文镜秘府论》所引沈约"八体"可以看作是八病。八病说的最早探索者是沈约,沈约早在二十岁其创作就追求声律和谐,回避声病。沈约声病说有着丰富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教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留学生来说,语音关系到语言学习的全局。语音教学不仅要教声、韵、调,还要教音联、音变,还要教停顿、轻重音、语调等语句韵律。根据语音教学中的重难点,可提出一些可行的语音教学方法,希望能为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准确地掌握音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形成良好的节奏和节拍感,是学习歌唱的基础,把歌唱教学的意识引入视唱练习中,用正确的歌唱发声和歌唱技巧法唱视唱,使学生在视唱过程中始终保持歌唱状态,诸如呼吸,用气,发声,咬字和行腔等这些练习都能使声带减轻负担同时能拓宽音域,增强声与情的联系,歌唱与视唱统一的程度越高,歌唱的思想艺术性和艺术感染力就越强。  相似文献   

19.
扬琴是一种民族弹拨乐器,其演奏技法可谓纷繁复杂、多种多样,而轮音技法是众多演奏技法当中的一种常用且非常具有表现力的高难度技法。在音乐演奏中,扬琴的轮音技法有其独特的艺术审美特征,即线性美、张力美、情韵美。  相似文献   

20.
朗读中的节奏,目前尚无统一定论,但作为事物有规律运动的一种现象,节奏不仅在于音乐中,也在于朗读中,它的成因,离不开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回环往复是节奏在声音形式上的表现。把握文章的节奏,要研究文章和基调的关系,注重朗读中的松紧状态、抑扬处理、快慢语速等。朗读的节奏,不能单一去把握,而应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