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古浩民 《成才之路》2011,(10):16-16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其中包含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把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日常的 教学过程中。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呢?我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与培养。  相似文献   

3.
陈刚 《成才之路》2009,(4):38-39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其中包含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与培养。  相似文献   

4.
正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其中包含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与培养。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其中包含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培养。  相似文献   

6.
吴春艳 《考试周刊》2013,(78):41-42
<正>对于语文教师而言,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日常教育教学全过程。语文教学中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见解。一、在语文教学中奠定当代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自信心。自信心是人最宝贵的一种心理品质,唐朝诗人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自信成就了他的美名。纵观历史上有成就的人,他们的成功几乎都来源于自信。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是很重要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在其中。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其中包含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与培养。  相似文献   

9.
党华钦 《成才之路》2012,(18):27-27
现代教育对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出了明确要求。就语文学科来说,语文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着力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注重利用一切有效手段,重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我在语文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来加强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引导与培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语文教师在培养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还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一、树立自信心。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其中包含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其中包含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笔者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一、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奠定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自信心是人最宝贵的一种心理品质。唐朝人史青就很有自信,他说:"曹植七步成诗,尚为迟涩,请五步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其中包含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就不会有正确的行动。语文老师如果不具备正确的语文教育思想.那么语文教学也不会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其中包含着促进学生心理素养的提升。这一要求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把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中职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充分考虑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考虑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水平、特点,利用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使学生积极接受语文学科教学的影响。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将心理素质的培养、个性的健全、思维能力的锻炼和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相互渗透,让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获得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6.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掌握好语文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与心理素质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保证素质教育的效果,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此,针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奠定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自信心是人最宝贵的一种心理品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要运用罗森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更要促进其自身创新意识的培养。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材、小学语文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剖析,探究教师如何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郭继峰 《考试周刊》2011,(17):49-50
在语文教学中,要以人文精神为支点,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和审美素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迅速成长,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而且要弘扬古今中外的优秀道德品质,肩负着双重的任务。除此之外,在语文教学中还应顾及美育对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深入到美育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20.
王明芳 《学周刊C版》2010,(5):208-208
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人的心理素质会极大地影响人的智力发展、知识的接受与运用.并对整个人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大园地,其内容丰富多彩.负有着培养与提高学生智力、能力的责任.同时也负有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的责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注重渗透心理素质的培养。渗透心理素质的培养应注意:不能放得太开.要以正面引导为主.要尽量把心理教育与学生生活联系.做到有的放矢、有理有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