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们在说话或写文章的时候,经常要对某个人或某件事进行判断,这就需要使用判断句。从语法的角度来说,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子。在现代汉语里,由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不能直接作谓语,所以,判断句通常由主语和判断词“是”加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的合成谓语来表示。文言文判断句的表达方式则明显不同。一般  相似文献   

2.
古汉语的判断句,和现代汉语的判断句相比较,有其特殊的格式。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必须用判断词“是”,它同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判断宾语;古汉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直接充当谓语。(一)判断句的格式一、用语气词“者”、“也”表判断这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典型格式。又可分为三种。1.主语后边用语气词“者”表提顿,谓语后边用语气词“也”帮助判断。译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要在主语和谓语间加上判断词“是”来表示,但是,也有不少判断句,没有任何语言标志,纯粹靠语法手段来表示,我们姑且称之为“零态判断句”。零态判断句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借助标点符号表示的判断句,一种是用意合法表示的判断句。借助标点符号表示的判断句,又有三种情况。一是在主语与谓语之间安上破折号表示判断,公式为A——B。如:  相似文献   

4.
所谓判断句,是指那些用来判断主语的类属和性质的一类句子。现代汉语判断句一般要用判断动词“是”来联系判断宾语,上古汉语则不然,而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直接对主语作出判断。由上古的判断句到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其间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1.1〕上古汉语的判断句,往往在主后后用助词“者”提示并兼表顿宕语气,在名词(包括名词性词组)谓语后用语气词“也”煞句,表陈述语气。这样,“者”与“也”相  相似文献   

5.
简单地说,对主语有所断定的句子就是判断句。在现代汉语中,判断句要用判断动词来联系,如“我是中学生”。而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作判断的。文言判断句的形式较多。其基本式是:  相似文献   

6.
系词在后的判断句汉语判断句自使用系词“是”字以来,“是”字的位置一般处于主语和表语之间,其格式是: 主语 是 表语我们在敦煌变文里,看到一些判断句,其中系词“是”字却置于表语之后,形成如下格式: 主语 表语 是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文言句法的一些特点》一文讲判断句提到,“文言里还有判断句里用‘乃’‘为’的。”举出两个例句: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并指出:“‘乃’‘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我们考虑这种说法不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古汉语的判断句。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加以判断的句子,通常是名词谓语句。现代汉语判断句的典型格式是“主语 系词(判断词) 谓语”,而古汉语判断句(这里  相似文献   

8.
一、文言文中判断句辨析 以名词或者名词性词组作谓语,主语与谓语之间构成一种判断关系,表示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叫判断句。现代汉语中,常用“是”表示判断关系,而在文言文里较常用是语气词“者”、“也”,有双用“……者……也”;或者单用“……,……也”;“……者……”。另外也用“为”、“乃”、“则”、“皆”来表示的。在鉴别是否判断句时必须注意,文言文里有用代词“是”作主语的句子,不要把“是”(这、这个)误会为判断词。下面是常见的几种格式的判断句:  相似文献   

9.
《论语》中"是"的辨析--并论"是"作判断词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是”在《论语》中共出现58次,几乎包含了它在古汉语中的全部用法。“是”从指示代词演变为判断动词,取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上古汉语判断句普遍不用判断动词,由此形成“句法空位”表示判断的形式。二是作为指示代词,“是”因在判断句中常做主语、宾语、状语而贴近“句法空位”,并接受“句法空位”赋予的判断性。由于“句法空位”处于无形状态,“是”在句中同时占有主语和谓语、或宾语和谓语、或状语和谓语等位置,因而产生“这是”、“是这”、“只是”等语法意义,并削弱“是”的指代作用。如果其前后的主语宾语不需指代且明确,“是”就只做判断动词了。副词修饰“是”,则是对这一演变结果的证实。  相似文献   

10.
确定一个句子是否是判断句,要坚持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原则,即一是名词性质的词语做谓语,一是主语所指与谓语所指同一事物或同一类别。凡不符合该原则的就不是判断句。还着重分析了“判断句的活用”说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古代汉语的名词谓语句不都是判断句。  相似文献   

11.
笔者讨论了古汉语双音连词“孰与”以及用这种“孰与”构成的选择复句的形成过程。关于这种性质的“孰与”,到目前为止,学者对其来源、构成、性质,大都不甚了了,语焉不详。汉语中“某,孰与某”的复句是由单句“某与某孰某”经过复杂的省略、移位等转换而生成的句式,从而为研究汉语复句的形成提供了一个直观、具体的样板。  相似文献   

12.
文章把汉语里常用的"有"字句和泰语里的"■"字句进行对比后发现:表"存在"和"领有"的"有"字句和泰语里的"a"字句大致对应;表"估量"、"比较"的"有"字句和"■"字句不完全对应;表示"发生或出现"的"有"字句和"动词+有"用法在泰语里没有对应的形式。汉语里的"有"后可附动态助词"着"、"了"、"过",泰语里"■"的后面没有相应的动态助词,汉语里"有"的状语都在它的前面,而"■"的状语有的在前,有的在后。结合上面的结论,本文提出了促进正迁移,避免负迁移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3.
时间副词“一时”的三类语法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副词“一时”细分为三类语法意义。一类表“短时存在”,凸显某行为或状态在一段短时间内维持不变。与“暂时”相比,此“一时”后动词所指行为状态的可控性弱、存在的时段更短、否定式更多、陈述更客观。二类表“瞬间突发”,凸显某行为或状态是在某种条件刺激下瞬间突发的反应;所叙事件具有突发性、非可控性;“一时”后动词具有“终结性”语义特征;“一时”句往往为语篇中的后续句。与前分句构成条件——结果关系。三类表“临时变异”,凸显某行为或状态发生的临时偶然性;可作为始发句用来表示其后续句所述现象的原因。三类“一时”应根据其自然度高低确定合适的教学顺序。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时体意义的角度,讨论了寿县方言的"可VP"问句。分析该问句的类型及其特殊性,并将该句式与阜阳方言、合肥方言做了简单的比较。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中的“仔细”在用法上具有独特之处,除了在陈述名中作状语外,主要用于人物对话,它可以是零形式,也可在其后出现名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或小句。在语义上,它可以分为警告告诚、提醒注意两类,而不同小类在句法特征上有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可以从“移情”的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认定”义动词大致分为两类:“内向”动词与“非内向”动词。其中,“内向”动词可以形成两种不同的句式,一种是“主动宾”结构,另一种则是双宾句。构式理论认为这两种句式属于不同的构式,具有不同的构式义.双宾结构整体上具有“取得”义。“内向”动词之所以可以进入双宾语“取得”句式,是因为这类动词表示使句式义表示的动作行为得以实现的“手段”,即通过“结交”这种手段而有所得。“主观性”是语言的一种特性,当说话人想要表达某人通过“结交”的手段有所得时,则会采用这种“取得”义双宾句式。  相似文献   

17.
“擀面杖吹火”与“辘轳把擀面”这两句俗语在陕西境内广泛流传。其虽单独成句,但有着相同的文化内涵,故经常被人们连起来使用。这两句民间俗语是陕西人生活、生存状态的真实记录,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活化石,既反映了广泛的生活内容,同时又体现了陕西人尊长、尊亲和大度、宽容的优秀文化传统。尽管以前生活和生产方式逐渐消亡,但陕西人曾经的生活、生存状态却被这两句俗语永恒地镌刻在了陕西人的记忆之中了。  相似文献   

18.
以邢福义先生的小三角理论为框架,通过详实的语料,对"本NP"结构的不同类型、不同类型中"本"所承担的不同语义以及该结构特殊的语用功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孔子诗论》第七简"诚Ⅹ之也"这种句型是典型的判断句。"诚"并非指"真诚"这种品德,而是一表态副词,乃"确实"之意;"之"为指示代词,代指前面讲过的话或情况。此种句型所要强调的是"Ⅹ"字,而非"诚"字。  相似文献   

20.
考察《老乞大》、《朴通事》中的正反选择问句,以正反选择问句及其答语的客观性为基础,从答语等语境考察正反选择问句的语义焦点,从语义焦点看出正反选择问句的反项语义已经虚化。说明"VP-neg?"型问句煞尾的否定项,其语法化现象在元末明初燕京一带的通语中已比较普遍。这种现象在今甘肃临夏话中也有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